如何在OpenStack中从命令行创建可用区 (如何在OpenEuler上配置rsyslog或syslog?)

教程大全 2025-07-18 13:49:26 浏览

如何在openStack中从命令行创建可用区?

译文2019-08-27 08:00:10在OpenStack术语中,可用区(AZ)的定义是计算(Nova)、块存储(cinder)和网络服务(neutron)的逻辑分区。需要可用区来隔离生产环境和非生产环境等环境的工作负载。

【51CTO.com快译】在OpenStack术语中,可用区(AZ)的定义是计算(Nova)、块存储(cinder)和网络服务(neutron)的逻辑分区。需要可用区来隔离生产环境和非生产环境等环境的工作负载。

假设OpenStack中一个租户想要在生产环境和非生产环境中部署虚拟机,于是想在Openstack中创建这种类型的架构,我们先要确定哪些计算将被视为生产环境和非生产环境,然后我们要创建主机聚合组(host-aggregate group),我们会将计算添加到主机聚合组,然后我们将该主机聚合组映射到可用区。

我们在本教程中将演示如何通过命令行在Openstack中创建和使用计算可用区。

创建计算可用区

无论何时部署OpenStack,Nova都是自动创建的默认可用区(AZ),所有计算节点都属于Nova AZ。从控制器节点运行以下Openstack命令,列出可用区:

想列出计算的可用区,运行以下Openstack命令:

想列出映射到Nova可用区的所有计算节点,执行以下命令:

不妨创建两个主机聚合组,名为production和non-production,将计算4、5和6添加到production主机聚合组,将计算7、8和9添加到non-production主机聚合组。

使用以下OpenStack命令,创建Production和Non-Production主机聚合:

现在创建可用区,并将它与各自的主机聚合组关联起来。

语法:

最后,将计算主机添加到主机聚合群。

语法:

同样,将计算主机添加到non-production主机聚合组:

执行以下Openstack命令,验证主机聚合组及其可用区:

运行以下命令,列出与AZ和主机聚合组有关的计算:

上述命令的输出证实:我们已成功地创建了主机聚合组和可用区。

在可用区内启动虚拟机

现在不妨在这两个可用区内创建两个虚拟机;想在某个特定的可用区内创建虚拟机,运行以下命令:

语法:

例子如下所示:

运行以下命令以验证虚拟机的细节:

想在可用区下某个特定的计算节点内创建虚拟机,运行以下命令:

语法:

假设我们想在特定计算(compute-0-6)上的生产可用区下启用虚拟机,为了执行这项操作,运行以下命令:

执行以下命令以验证虚拟机的细节:

上述命令的输出会类似如下:

同样,我们可以在非生产可用区内创建虚拟机,例子如下所示:

使用以下命令以验证虚拟机的细节:

上述命令的输出会类似如下:

删除主机聚合组和可用区

假设我们想删除上述创建的主机聚合组和可用区;为此,我们先得从主机聚合组删除主机,使用以下命令:

如何在OpenEuler上配置rsyslog或syslog?

上述命令将为我们列出已添加到生产主机聚合组的计算主机。

使用以下命令从主机聚合机删除主机:

语法:

我们可以从上述输出看出,没有与生产主机聚合组关联的计算主机,现在我们可以删除组了。

使用以下命令来删除主机聚合组及关联的可用区:

运行以下命令,以核实可用区有没有删除:

同样,你可以参照上述步骤来删除非生产主机聚合组及其可用区。

以上就是本教程的全部内容,但愿上述内容可帮助你深入了解OpenStack主机聚合和可用区,欢迎留言交流。


dos下能进行碎片整理吗

可以的,命令是defrag用法:defrag [-a] [-f] [-v] [-?] volume 驱动器号或装载点(d: 或 d:\vol\mountpoint) -a 只分析 -f 即使可用空间不足,也强制碎片整理 -v 详述结果 -? 显示这段帮助文字

怎么设置磁盘分区

与DOS环境下苦涩难懂的分区操作相比。 在Windows XP中,利用图形界面和人性化的操作方式,可对硬盘进行更加高效灵活的分区操作。 不仅如此,借用Windows XP强大的磁盘分区管理功能,还可增强磁盘分区的合理使用,并有效提升磁盘的读写速度。 1.一分钟内分区及格式化硬盘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择“管理”命令。 在打开的“计算机管理”窗口中,依次展开“计算机管理”→“存储”→“磁盘管理”项。 之后,在右侧窗格中即可看到当前硬盘的分区情况。 在“未指派”的磁盘空间上点击右键,选择“新建磁盘分区”命令。 在弹出的磁盘分区向导窗口中,选择分区类型为“扩展分区”,点击“下一步” 后,输入新建分区的容量大小,接着在此设置分区的磁盘文件格式,并勾选“不格式化”项,最后点击“完成”按钮即可完成分区操作。 再打开“我的电脑”,右键 点击新建分区,选择“格式化”命令,使用快速格式化方式,即可在一分钟之内,完成分区到格式化的全部操作。 2.折分与合并磁盘分区如果硬盘中的某个分区容量过大,可将其拆分为两个分区。 首先将该磁盘分区中的所有文件保存到其它分区中。 之后在“磁盘管理”中右键点击该分区,选择“删除逻辑分区”命令。 确认后完成分区删除,此时该分区在列表中就会被识别为“未指派”的磁盘空间。 之后,按照如上操作,在“未指派”的磁盘空间上,使用“新建磁盘分区”命令,分别设置新建分区的空间大小,并格式化新建的两个分区即可。 需要合并两个分区时,则可将所有数据保存后,使用“删除逻辑分区”命令,获得两个空白的“未指派”分区。 接着选中“未指派”分区,点击右键后选择“新建磁盘分区”命令,即可完成分区的合并。 3.压缩分区增加磁盘空间如果某个磁盘分区空间紧张,而该分区中的数据并不是经常读取,则可将该分区进行压缩以“增加”可使用空间。 由于压缩分区必须在NTFS磁盘格 式下进行,所以对于采用FAT32磁盘格式的分区,可先在命令行提示符窗口中,执行“Convert 盘符 /FS:NTFS”命令,将该分区转换为NTFS磁盘格式。 之后,右键点击要压缩的分区,选择“属性”命令。 在打开窗口中选择“常规”选项卡,勾选“压缩 驱动器以节约磁盘空间”项。 在关闭窗口后,系统就将进行磁盘压缩操作,完成时便会发现该分区的剩余空间增加了。 4.命令行下为分区扩容如果某分区中的剩余空间不足,还可以使用分区扩容的方式,来增加可用空间。 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执行“Diskpart”命令,启动命令行磁 盘管理工具。 接着执行“list partition”命令,即可显示当前系统分区列表。 假设要删除第3个分区,为第2个分区扩容,则可执行命令“Select Parttition 3”,使第三个分区具有焦点属性,再执行“Delete Partition”即可删除第3个分区。 接着执行“Select partition 2”命令,使第2个分区具有焦点属性,再执行“Extend”命令,便可将之前被删除分区空间,自动添加到第2分区中。 如果被扩容的第2分区采用了 NTFS磁盘格式,那么扩容后不会丢失任何数据。 最后执行“Exit”命令,回到“我的电脑”中就可看到硬盘分区已被扩容了。 5.双倍提升硬盘传输速度如果有两块硬盘,配合Windows XP中的动态卷功能,即可极大提升硬盘传输速度。 首先,将两个硬盘中的所有分区转换为NTFS磁盘格式。 接着打开“磁盘管理”窗口,分别使用右键点击两块 硬盘,在弹出菜单中选择“转换到动态磁盘”命令,将两块硬盘都转换为动态磁盘。 右键点击第二块硬盘后的黑色区域,选择“新建卷”命令。 在打开的对话框中,点击“下一步”,出现3个选项,选择“带区卷”。 点击“下一步”, 第二块硬盘将出现在“可以选的”列表中,在下面的选择空间量中,输入要支配单个硬盘的空间。 单击“下一步”,为建立的分区指派一个盘符。 点击“下一步”, 选择使用NTFS磁盘格式,来快速格式化该分区,最后单击“完成”。 此时在“磁盘管理”窗口的分区列表中显示出的灰色区域,就是新建的带区卷。 打开“我的电脑”,将会看到新建的分区,当在此分区进行数据读取时,即可达到近两倍的数据传输率。 使用同样步骤,将剩余空间均新建为带区卷,即可变相享受磁盘阵列所带来的高数据传输率优势。

怎样在vista中建立扩展分区

安装时仅建立windows必须的安装所在磁盘的分区。 按装完后:1。 运行 CMD 进入命令行;2。 然后运行 DISKPART。 进入 DISKPART。 3。 运行list,显示磁盘列表,我有连个磁盘,会显示出 0,和14. 运行select disk 0,选择第一块硬盘5。 以后输入 CREATE PARTTITION EXTENDED 建立一个扩展分区。 注意:这个扩展分区会包括所有的空余磁盘空间。 6。 然后再输入 CREATE PARTTITION LOGICAL 建立一个逻辑分区。 这个逻辑分区也会使用扩展分区的所有空间,不用害怕,我们再次进入计算机管理中的磁盘管理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了,直接删除那个逻辑分区,然后再重新建立逻辑分区就可以了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