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暗网”已成为主流。过去,暗网市场的论坛、聊天室、工具等只在网络犯罪分子和黑客之间流行,主要被捍卫网络空间安全的网络执法人员、安全专业人员所熟知。

而今,暗网逐渐广为人知,不仅在电影和电视节目中,甚至在迪斯尼动画片中(《Ralph Breaks the Internet》)都频繁出现。暗网不仅在安全行业中炙手可热,在普罗大众中也变得名声大噪。
许多人坚定地认为,监测暗网是其安全运营的关键部分,安全行业很乐于助长这一信念。尽管在某些行业、某些情况下,监测暗网确实非常重要,因为情报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消除威胁的战略,但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安全行业不会告诉他们)的是,事实并非这么简单。
要了解哪些行业可以真正从暗网监测中受益,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暗网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
1.暗网是如何工作的
暗网不是由网站所在地定义的。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暗网只存在于tor网络上,但许多暗网实际都托管在常规 服务器 上,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正确的URL访问,就像访问其他任何网站一样。此外,尽管大多数人会将暗网定义为无法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网站,但实际上,如果你知道正确的关键字,是可以通过谷歌找到其中的许多网站的。
真正定义暗网的是访问它的内容和访客类型。毕竟,如果一个论坛是专门讨论金融犯罪,并且充斥着网络罪犯,那么它的托管地点和是否可以在谷歌上找到它,都无关紧要。内容是决定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您可以在特定的暗网中找到的一个专门干坏事的区域。有专门聚焦网络欺诈的暗网,专门讨论特定网络犯罪(如垃圾邮件或恶意软件编码)的暗网,以及专门针对圣战或恋童癖等其他事物的暗网。
这些站点是网络威胁潜在行为者相互联系的平台,因此它们通常有独立的小圈子。暗网的网络犯罪圈子和恋童癖圈子之间几乎没有联系。每一个圈子都有一个特定的目标——对圣战分子来说,这是发布和消化激进观点的渠道;对恋童癖来说,是获取龌龊素材的渠道。
对于网络犯罪分子来说,暗网让他们实施犯罪更加便利。网络犯罪是技术活,比如说一个简单的网络钓鱼攻击,就需要技术基础和多重因素的配合。暗网能让犯罪分子迅速找到填补这些空白的伙伴。与其从头学习如何编写恶意程序,不如从暗网找一个已经掌握该技术的人并付费购买。金融犯罪分子可以找到已经获得信用卡数据的人,购买数据,而不是飞到一个个国家去用取款机实际窃取信用卡。暗网的社区是为了实现这些具体目标而建立的,每个圈子都围绕特定目标运行。
这就是为什么暗网监测只作用于某些行业的原因。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暗网社区(主要是网络犯罪社区),致力于让其成员赚钱(尽管APT组织也在暗网中查找工具,但他们与这些圈子的联系非常松散)。这些成员花了很多年来完善和磨练他们的技能,他们专注于能带来稳定收入的事情(比如发起勒索软件攻击或进行欺诈性交易),而非一次性的项目(比如入侵某个组织),因为每次入侵面临的网络和随之而来的风险都不一样。
尽管此类一次性项目在回报足够大时的确会发生(他们拥有的数据是有价值的,很容易地转化为金钱,比如信用卡数据),但整个社区的目标是针对某些特定类型的组织,而你的组织很可能不在其中。
2.哪些行业从暗网监测中受益
由于网络犯罪分子的主要关注点是金融诈骗,因此银行和信用卡发行商等金融服务公司可以从监测暗网中受益匪浅。这不仅仅是监测到与你所在组织相关的暗网交易,还包括学习欺诈者如何进行工作,以便建立有效的反欺诈策略。
另一个在暗网监测中受益的是在线服务行业。例如Facebook、Google、Uber、比特币兑换商和赌博网站等,他们拥有许多消费者,犯罪分子显然有动机发起入侵。大多数其他行业,如制造业、B2B服务公司或政府机构,就没有那么有利可图。
当然,潜在威胁者自然会试图利用他们碰到的任何不安全的组织,毕竟送上门的大餐不吃白不吃,在圈子里卖内部数据是有钱赚的。然而,在暗网中发现这种性质的情报完全凭运气,是情报供应商无法控制的。
这些组织在暗网上的大多数发现都是“员工凭证”—在数据泄露事件中获取的该组织的员工凭证(网络攻击者访问敏感数据的最简单方法是破坏最终用户的身份凭证,当今的大多数网络攻击都源于凭证收集活动)。尽管监测此类凭据可以获得一些价值,但这仍然不足以成为采购暗网监测服务的理由。有些服务仅专注于员工凭证监测,这些服务要便宜得多。
由于暗网监测对许多公司而言,没有太多有价值的发现,但为了体现出服务的价值,威胁情报供应商经常试图用有关威胁和威胁参与者的通用报告来增加趣味性,但对公司并没有实际的相关性和意义。
最后来自灵魂的拷问:暗网监测服务是否有可能发现一起重要的数据库泄露事故?特别是对于一个通常不被网络罪犯盯上的组织?
理论上答案是肯定的,但问题是,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有多大,花这么多钱来监测暗网值得吗?这些钱花在对组织更有效的安全解决方案(如网络资产探测、漏洞扫描等)上是不是回报率更高?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为什么不能预测地震呢?
在地震学界,“地震预测”主要是地震部门利用现有地震仪器和监测手段,采集,记录提取地震异常信息,经过处理分析,对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时间和震级作出的科学预测,一般用于表示对地震的长期形势进行判断——比如尼泊尔坐落在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带上,那么长期来看这里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当然更大,这也符合大家看到有文章说有科学家预测尼泊尔将发生大地震的说法;“地震预报”(prediction)则用来表示对中短期甚至是即将发生的地震发出警报。 我们通常所关心的,其实就是对地震的“短临预报”,希望预报发出后,能够在地震发生前及时逃生。 1966年以来,我国虽然在海城地震、松潘地震等取得了有减灾实效的成功预报地震的例子,但地震预报仍是尚未攻克的世界性难题,各国仍在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中,能做出预报的地震仍占少数。 在当前尚未攻克地震预报难关的情况下,地震预报只能预测出一段时间内、一定区域发生一定震级的地震,将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都说得非常准确的地震预报非常可能是谣言。 为什么不做地震预报,就像做天气预报一样?我们习惯向地震频发的日本学习先进技术,但是你知道吗,日本已经放弃放弃地震预报幻想回到防灾现实,很重要的原因是地震预报很难做到。 地震预报之难其实来源于人们对地震缺乏了解。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滕吉文称,地震预报存在三大困难:一是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 迄今最深的钻井是前苏联科拉半岛的超深钻井,达12公里,和地球平均半径6370公里相比还是“皮毛”,还是解决不了直接对震源进行观测的问题。 学界对地震的描述还停留在李四光给下的定性表述“当地下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爆发”,但是并没有量的表述。 也就是说,并不知道能量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引发地震。 地震的临界点是聚集多少能量,短时间内根本解决不了,也没有理论支撑,地震科学家们把这种现状形象地比喻为还处于对地球了解的婴儿时期。 而在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陈学忠看来,地震发生机理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无法钻入地底下一查究竟,正如上天易入地难。 二是大地震的非频发性。 迄今对大地震之前的前兆现象的研究仍然处于对各个震例进行总结研究阶段,缺乏建立地震发生的理论所必需的切实可靠的经验规律。 三是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 地震过程是高度非线性的、极为复杂的物理过程。 地震前兆出现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可能与地震震源区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地震过程的高度非线性、复杂性密切相关。 向日本学习:预报不如预防!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日本是世界闻名的多地震国家,在日本,一年一度全国统一的“地震防灾日”甚至像节日一样,搞得轰轰烈烈。 和现在的中国一样,屡受地震之害的日本民众,也曾寄予地震预报以无限期待,他们相信,只要我们的科学技术够先进,地震的蛛丝马迹总会被提前捕捉。 1965年,日本有关地震预报的研究正式启动,承担有关科研项目的专家们众口一词地追随“预报可能论”,一时间预报研究竟成了摇钱树,当时累计投资达2000亿日元。 后来,随着地震复杂机理的逐渐明了,对近期预报的希望反而越来越渺茫了。 1962年的《地震预报的现状及发展规划》这一调查报告称“10年后将做出十分可靠的预报”,如今看来已经无法兑现。 从世界范围来讲, 在20世纪70年代, 地震预报是很多国家地震研究的主流方向, 进入90年代才开始重新审视这一方向。 当时,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专家小组曾做出1992年一1993年会发生大地震的预报,结果预报落空。 不过它也终于让人们理性起来,各国学术界都开始接受这一事实: 地震的近期预报目前来看是不可能的。 虽然走了一段弯路,但转换观念后,日本科研进程却显著加快了步伐。 日本气象厅以1995年阪神大震为契机,将全国的强震观测点扩大到了约600个。 科学技术厅也在全国铺设了由1000台强震仪构成的地震观测网。 这样一来,通过安装密度比过去高达数十倍的强震仪,就能够正确且迅速地获得地震发生时震动强度的分布状况,这是巨大的进步。 阪神大地震之后,日本政府重新审视了国家的防震减灾对策,《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也应运而生,将一直广泛使用的地震预报研究一词,一律改为地震调查研究。 日本建筑的抗震设计和地震监测体制也相应改变了以往的观念,以前只围绕特定地区开展地震前兆的研究,现在已扩展到全国。 很多企业,如日本国铁及电力系统,就已经率先采取了不依赖预报的防灾措施。 日本国铁各公司在沿线各车站设置地震仪,并引人了一旦出现异常值能使整个列车停驶的自动装置。 既然地震无法预测,难道坐以待毙吗?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琼斯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愿意提前一小时从楼房里逃出呢,还是希望房子根本不会倒?”日本学者也说过,地震最危险的时候,就是没有地震的时候。 地震直接导致的人员伤亡很少,绝大部分都是死于次生灾害,比如说房屋倒塌砸死。 尼泊尔这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震中靠近尼泊尔人口最稠密的首都加德满都,而当地房屋抗震性普遍较差,难以抵御如此级别的强震。 当我们还没有有效办法预防地震时,我们能做的最好的措施,不是寄希望于预报地震,而是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加固建筑,达到一定抗震标准,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另外,做好“地震预警”也非常重要。 “地震预警”是跑在地震波抵达距离震源更远地方的避难警报,即地震已经发生,但是要把地震的消息快速传递到地震还未波及的地区,这也是真正有效的防灾手段,也是我们需要着重做的。 当一个大地震发生后,在大地震震中附近的地震台首先收到了地震波。 这时立刻发出告警信号,由于电磁波传播极快,可以使远处的地区在地震波还没有到达之前就知道发生了大地震,立即采取避让措施,减轻人员伤亡。
小米路由器4c是不是一定要连接到网络才会检测到wan口有接入网线跟外网状态指示灯才会亮?
WAN口灯有网络信号进就会亮了,没亮就是外网internet没信号,网线或运营商那边出问题
电脑运行速度变慢,出现杂音,磁盘检测没有检测出坏道,部分磁道的读写速度超过2000毫秒...如何解决?
电脑运行慢原因:电脑垃圾文件过多,电脑存在木马病毒,电脑硬件过久等。 电脑电脑运行慢的解决方案:安装完金山套装后运行金山卫士,进入“系统优化”窗口,点击左侧“一键优化”功能选项卡.金山卫士会自动扫描当前系统状况,并将可禁止的启动项、可延迟的启动项、系统运行加速优化项一一列出,只需要单击“立即优化”按钮,即可完成系统优化,提升系统性能。 按照我的方法操作解决问题,不行再问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