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va的开发中,JPA(Java Persistence API)是一种应用广泛的ORM(Object-Relational Mapping,对象关系映射)框架。JPA在Java EE6标准中被引入,它提供了对关系型数据库的访问和管理,使得Java开发者可以使用面向对象的方式来操作数据库,而不需要直接使用SQL语句。
但是,JPA在处理数据库字段命名时,常常遇到与驼峰命名规则不匹配的问题。本文将介绍这个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背景
在Java开发中,驼峰命名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命名规范。它的规则是,将多个单词组合成一个标识符,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均为大写(除了之一个单词),而其余字母均为小写。例如,firstName、lastName等。
然而,在数据库中,我们通常采用下划线命名法(Snake Case)来表示命名规则,即使用下划线将单词分隔开,例如first_name、last_name等。
这就引起了一个问题:JPA框架在将Java对象映射到数据库表时,表中的字段名采用了下划线命名法,而Java代码中采用了驼峰命名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解决方案
以下是几种解决方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1. 使用@Column注解
@Column注解是JPA中最重要的注解之一,它可以用来映射数据库表中的列。如果Java类中的属性名称与数据库表中的列名称不同,我们可以使用@Column注解来指定列名称。
例如:
@Table(name = “users”)
public class User {
@GeneratedValue(strategy = GenerationType.IDENTITY)
private Long id;
@Column(name = “first_name”)
private String firstName;
@Column(name = “last_name”)
private String lastName;
// 省略getter和setter方法
在以上示例中,@Column注解用来指定firstName属性在数据库表中对应的列名为first_name。
2. 命名策略
我们还可以在JPA中配置命名策略,以自动将Java属性的驼峰命名转换为数据库表的下划线命名。
JPA中提供了两种命名策略:PhysicalNamingStrategy和ImplicitNamingStrategy。
PhysicalNamingStrategy定义用于转换Java属性名称到数据库列名称的策略。可以通过重写convertColumnName()或convertTableName()或convertClassName()方法来自定义策略。
例如:
public class SnakeCaseNamingStrategy extends PhysicalNamingStrategyStandardImpl {
public Identifier toPhysicalColumnName(Identifier name, JdbcEnvironment context) {
return Identifier.toIdentifier(
CaseFormat.UPPER_CAMEL.to(CaseFormat.LOWER_UNDERSCORE, name.getText())
在以上示例中,我们自定义了一个SnakeCaseNamingStrategy的命名策略,将Java属性的驼峰命名方式转换为下划线命名方式。
然后,我们可以将此策略应用于我们的JPA配置中:
spring.jpa.hibernate.naming.physical-strategy=com.example.SnakeCaseNamingStrategy
在以上示例中,我们将SnakeCaseNamingStrategy作为JPA的命名策略,应用于我们的Hibernate配置中。
除了PhysicalNamingStrategy,还有一个更简单的解决方案是ImplicitNamingStrategy。此策略用于自动将Java属性的驼峰命名转换为表和列的下划线命名。我们只需要定义一个默认的ImplicitNamingStrategy即可:
spring.jpa.hibernate.naming.implicit-strategy=org.hibernate.boot.model.naming.ImplicitNamingStrategyLegacyJpaImpl
在以上示例中,我们指定了一个Hibernate提供的默认的ImplicitNamingStrategyLegacyJpaImpl策略。
JPA在处理数据库字段命名时,会遇到与驼峰命名规则不匹配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使用注解和命名策略等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上述方案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保持Java代码和数据库表格名称、字段名称风格一致十分重要,能有效避免混乱的开发和代码难以管理的问题。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JPA(Hibernate实现)测试时报如下异常: 有没有高人见到这种情况该怎样解决
因为在实体类中并没有设置姿谨梁主键增长方式而JPA默认的又是自动增长,所以插入的时候设置ID的话就会出现这个错误。如果你构建对象的时候迹运为对象的ID赋值的话,建议将这行代晌缓码去掉。
环伏慧掘境Hibernate+jpa2 ,新增加int 字段,出异常如下
javax.persistence.PersistenceException: org.hibernate.PropertyAccessException: Null value was assigned to a property of primitive type setter of……
原因:bean中新添加的字段是int类型
private int employeeid;
@Column(name=calendar_employeeid)
public intgetEmployeeId() {
return employeeId;
public void setEmployeeId(int employeeId) {
this.employeeId = employeeId;
当数据库中缺核该字段为null时,就会报错
解决方法1:该bean 中相应字段int 改为Integer
@Column(name=calendar_employeeid)
public Integer getEmployeeId() {
return employeeId;
public void setEmployeeId(Integer employeeId) {
this.employeeId = employeeId;
解决方法碧乎2:数据库中相应字段默认不为null
jpa怎么样向数据库的date字段插入数据?为何我用String可以插入,而用Date反而不行?
用圆伏date的区分好是java.util.Data还是扒者java.sql.Date,而且这块我个人觉得更好用yyyy-MM-dd HH:mm:ss这种字符春腔薯串。
你存一下dateTimeSpan
关于jpa 数据库字段 驼峰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树叶云(www.IDC.Net)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 服务器 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利用结构化方法进行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中,数据字典应在哪一阶段建立
结构化数据(即行数据,存储在数据库里,可以用二维表结构来逻辑表达实现的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包括所有格式的办公文档、文本、图片、xml、html、各类报表、图像和音频/视频信息等等。 对于结构化数据(即行数据,存储在数据库里,可以用二维表结构来逻辑表达实现的数据)而言,不方便用数据库二维逻辑表来表现的数据即称为非结构化数据,包括所有格式的办公文档、文本、图片、xml、html、各类报表、图像和音频/视频信息等等。 非结构化数据库是指其字段长度可变,并且每个字段的记录又可以由可重复或不可重复的子字段构成的数据库,用它不仅可以处理结构化数据(如数字、符号等信息)而且更适合处理非结构化数据(全文文本、图象、声音、影视、超媒体等信息)。 非结构化web数据库主要是针对非结构化数据而产生的,与以往流行的关系数据库相比,其最大区别在于它突破了关系数据库结构定义不易改变和数据定长的限制,支持重复字段、子字段以及变长字段并实现了对变长数据和重复字段进行处理和数据项的变长存储管理,在处理连续信息(包括全文信息)和非结构化信息(包括各种多媒体信息)中有着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UML 在软件开发方面重要吗
土木工程师构造了很多种模型。 通常这些模型能帮助人们可视化并说明系统的各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业务或工程中所着重关心的内容(例如为了帮助研究地震时的结构行为)工程师也可以建立动态模型。 各种模型的组织是不同的,各有自己的侧重点。 对于软件,有几种建模的方法。 最普通的两种方法是从算法的角度建模和从面向对象的角度建模。
传统的软件开发是从算法的角度进行建模。 按照这种方法,所有的软件都用过程或函数作为其主要构造块。 这种观点导致开发人员把精力集中于控制流程和对大的算法进行分解。 这种观点除了倾向于产生脆弱的系统之外没有其他本质上的害处。 当需求发生变化(总会变化的)以及系统增长(总会增长的)时,用这种方法建造的系统就会变得很难维护。
现代的软件开发采用面向对象的观点进行建模。 按照这种方法,所有软件系统都用对象或类作为其主要构造块。 简单地讲,对象通常是从问题空间或解空间的词汇中抽取出来的东西;类是对具有共同性质的一组对象(从建模者的视角)的描述。 每一个对象都有标识(能够对它命名,以区别于其他对象)、状态(通常有一些数据与它相联系)和行为(能对该对象做某些事,它也能为其他对象做某些事)。
例如,可考虑把一个简单的计账系统的体系结构分成3层:用户界面层、业务服务层和数据库层。 在用户界面层,将找出一些具体的对象,如按钮、菜单和对话框。 在数据库层,将找出一些具体的对象,例如描述来自问题域实体的表,包括顾客、产品和订单等。 在中间层,将找出诸如交易、业务规则等对象,以及顾客、产品和订单等问题实体的高层视图。
可以肯定地说,面向对象方法是软件开发方法的主流部分,其原因很简单,因为事实已经证明,它适合于在各种问题域中建造各种规模和复杂度的系统。 此外,当前的大多数程序语言、操作系统和工具在一定的方式上都是面向对象的,并给出更多按对象来观察世界的理由。 面向对象的开发为使用构件技术(如J2EE或)装配系统提供了概念基础。
选择以面向对象的方式观察世界,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什么是好的面向对象的体系结构?项目会创造出什么样的制品?谁创造它们?怎样度量它们?
对面向对象系统进行可视化、详述、构造和文档化正是统一建模语言(UML)的目的。
Java的概念和定义是什么?
基础概念
1. 关键字和保留字
关键字:就是java语言中已经事先定义好具有特殊含义的名字。
保留字:目前java语言中还没有使用(暂时没有特殊含义),但是java后期可能会使用
2.标识符
标识符的作用?
用于给变量、常量、类、包和方法取名的规则。
标识符的规则:
由数字、字母、下划线和$组成,但是开始不能为数字。
标识符不能是关键字或保留字。
标识符对长度没有任何限制。
补充:因为java采用的是unicode编码,所以标识符还可以是中文,但是不建议使用。
命名规范
类名:大驼峰。 每个单词首字母都是大写。 例如:VariableDemo
变量名、方法名:小驼峰。 首单词字母小写,其余单词字母大写。 例如:userName
常量名:全部单词大写,多个单词以下划线连接。例如:MAX_VALUE
包名:单词全部小写。
3.变量
变量的本质:变量在内存中开辟一块内存空间(容器),用来存储数据的容器。
变量声明的本质:在内存中开辟一块指定大小的内存空间,用于准备存储指定类型的数据。(数据类型 变量名;)
变量赋值的本质:通过变量名找到内存中的存储空间,然后把等号右边的数据存入该内存中间中。(变量名 = 数据;)
=,赋值运算符,把等号右边的数据赋值给等号左边的变量
赋值的数据类型必须和声明变量的数据类型保持一致。
总结:
赋值的数据类型必须和声明变量的数据类型保持一致。
只声明未赋值的局部变量不能直接使用,因为没有初始值。
在同一个作用域中,不能声明相同名的变量。
变量名的命名必须遵守“标识符”规则,并且还需遵守“小驼峰”命名规范
没有声明的变量不能直接使用,因为该“变量”什么都不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