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服务器安全威胁-听听Sophos专家怎么说 (如何应对服务的无形性)

教程大全 2025-07-20 19:28:45 浏览

【】众所周知,对于企业IT部门来说,如何提高 服务 的安全性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旦企业级服务器发生安全事故,可能将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毕竟在一个强调数字化转型的大环境下,企业的核心业务和竞争力,几乎都是以数字和信息的形势,存在于服务器当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于企业的打击也许是毁灭性。” 国际安全厂商Sophos中国区总经理钟明辉在近日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如是说。会上,Sophos宣布推出具备预测性深度学习技术的新一代服务器防护方案Sophos Intercept X for Server,提出不断进化的安全措施对抗网络威胁。

你的企业服务器安全吗?

你的企业服务器安全吗?为了提高服务器的安全性,企业运营人员通常的做法是:及时更新系统,经常更换密码,限制用户权限,只安装真正需要的软件。这样就可以了么?显然并不可以,这仅仅是降低了服务器的安全风险。

越来越多的恶意软件、心怀不轨的黑客、商业间谍都将服务器当做目标,如网络罪犯成功利用勒索软件、恶意代码或系统漏洞渗透服务器,整个企业的业务或会被彻底击垮。因为只要服务器被入侵,攻击者便可深入企业网络造成严重破坏,造成数据泄漏,网络罪犯更可利用偷来的资料发动鱼叉式网络钓鱼攻击及一连串犯罪行为,或者在暗网或私人买家网络把资料高价转售。所以,仅凭几点简单的防护操作明显是不够的。

以服务器为目标的攻击

Sophos 产品部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Dan Schiappa指出:“许多企业的端点策略都忽略了服务器是关键基建设施这项要点。企业只为服务器安装传统的端点保护方案还不够,因为服务器防护要求更多的工具及功能,比如对Microsoft Azure及Amazon Web Services等公共云的云端负载侦测,以及降低闲散或被遗忘IT资产带来的风险。”。

企业究竟该如何应对服务器安全挑战?

针对以服务器为目标的攻击,企业该如何做呢?对此,Sophos销售工程师杨帆认为,企业需要从三个方面出发:一是,主动出击,应对高级威胁/未知威胁,防御勒索软件攻击。二是,更改和控制。比如:通过设置应用程序白名单锁定服务器,基于类别实现应用程序控制,从而减少服务器受攻击面,杜绝恶意入侵服务器的程序和代码对其进行更改和控制。三是,应对混合云带来的安全问题。总之,网络威胁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需要阻止未知威胁、防止勒索攻击、抵御黑客入侵。

他指出,此次推出的Intercept X for Server是专门针对服务器的安全解决方案,可以控制服务器应用程序,减少服务器的攻击面,是对服务器安全防护的补强,尤其是加入了深度学习、漏洞利用防护、主动攻击防护等新功能,对恶意软件进行非常具有针对性的防护。同时,特别适合于采用混合云架构的企业网络进行统一的安全管控,同时满足端点多样化部署。此外,与传统服务器防护系统不同的是,Sophos Intercept X for Server无需升级。

“服务器专属保护方案是降低数据泄露风险,建立成功的多层安全策略的重要一环。结合了Sophos Synchronized Security的情报分享和来自Sophos Central 的易于管理的仪表板,Intercept X for Server能有效防止企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Dan Schiappa说到。

基于深度学习的Sophos Intercept X for Server

Sophos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钟明辉表示,Sophos将自身擅长的端点防护恶意软件的解决方案移植到服务器端,给用户打造服务器安全解决方案。此次,Sophos Intercept X for Server发布的六大新功能包括:

如何应对的无形性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利用Intercept X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侦测前所未见的全新恶意软件和不需要的应用程序。部署后,模型将持续更新并识别关键属性,从而在良性和恶意软件有效负载之间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Sophos在发布面向个人用户的Sophos Intercept X时,就已经在强调Sophos Intercept X所新增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使其具有更快的速度、更准确的结果,以及更少的误报率。这主要是因为Intercept X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能够让系统可以通过经验进行学习,从而在观察到的行为和恶意软件之间,建立关联。而这些关联性分析,使得神经网络模型很容易扩展,从而随着得到的数据越多,模型就变得越智能。

主动缓解对手攻击 :阻挡已识别的网络罪犯及用于躲避传统防毒方保护案的常用技术;凭证盗窃防护防止内存、注册表和本地储存中的身份验证密码被盗。并且,Code Cave Utilization可检测出植入在合法应用程序中的恶意代码。

漏洞利用保护 :防止攻击者利用已知的系统漏洞;保护未完成修补的服务器免受由浏览器、插件及Java漏洞攻击包发动的攻击。

主引导记录保护 :WipeGuard功能扩展至包含Intercept X防勒索软件技术,阻截以主引导记录为目标的变种勒索软件及恶意程序代码;

根本原因分析 :事件检测及响应功能可提供详尽报告,分析入侵手法、攻击去向与触及的层面,并根据攻击分析作出行动建议。

针对服务器的云端工作负载发现 :检测及保护在Microsoft Azure和Amazon Web Services等公共云上运行的服务器,并预防闲散IT或被遗忘资产的风险。


ddos攻击是什么意思?机房那边说服务器被攻击了,这个要怎么解决?

DDoS攻击就是通过控制大量肉鸡对目标发起攻击,通过消耗目标带宽资源或耗尽服务器资源让服务器直接崩溃无法访问。 服务器运营商的防护手段一般就是黑洞策略,遇到大流量攻击时直接把企业服务器放入黑洞,这样是可以阻挡DDOS攻击,但同时也让正常访客无法访问了。 而墨者.安全的防护会提供1T的超大带宽,可以对畸形包进行有效拦截,抵御SYN Flood、ACK Flood、ICMP Flood、DNS Flood等攻击,通过JS验证、浏览器指纹、ACL等技术抵御CC攻击。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计算机硬件安全可以买个网吧版的机箱防盗性能不错的或者别的带锁的,电子城很多卖的,另外推荐买个保险柜式的柜子用来放机箱和显示器~!~,要是连家都看不住的人就别谈硬件安全了可以跳过了。 计算机病毒,邮件安全,推荐买个正版的杀毒软件,机器好点的话就推荐卡巴斯基,杀各种病毒、蠕虫木马等,恶意攻击和木马程序推荐360安全卫士,网络恶意代码可以用超级兔子或者优化大师(主要用来后期修复,你要没事去A网用什么都没用)。 操作系统建议买个正版的系统回来安装,开启自动更新和防火墙。 如果是给人家写方案的话你就直接网上档一个吧。 没别的说了什么计算机管理制度,什么网络安全管理,什么电脑使用须知自己汇总编辑吧,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不会抄了。

在node.js领域中哪一个框架用来架构API比较好

程序 or 框架?程序是已经成型的应用,你需要的是为它搭建环境、添加配置,然后就可以运行起来;框架则是应用的骨架,你需要为它添加数据模型、业务逻辑,它才能成为应用,开始提供服务。 事实上,对于Web开发来说,程序和框架的区别正越来越模糊,比如几乎妇孺皆知的Wordpress,它是一个博客程序,但它丰富的插件以及高度的 自定义能够支持很大程度上的二次开发,在这点上它比起一些PHP框架也并不逊色。 我个人认为,如果重心在于提供服务而不是掌握技术,有WordPress 这样的程序是没有必要使用框架的。 可惜的是,由于Nodejs还很年轻,目前还没有WordPress这样的程序,因此目前在开发里,如果想做出自己想要的作品,框架是必然的选择。 如果是某些特定类型的应用,可以尝试一些开源的程序,比如要用Nodejs做博客,有Hexo、Ghost等。 回到顶部 Web框架有哪些?里的Web框架分为API框架和Web应用框架。 前者能够开发出RESTful的API,后者也能开发出RESTful API,但还包括模板、渲染等为前端所准备的功能。 API框架的使用场景是为跨平台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模型,而渲染由前端/客户端自行解决。 目前比较知名的API框架有restify(文档、Github、NPM)(官网、Github、NPM)LoopBack(官网、Github、NPM)Frisby(官网、Github、NPM)(官网、Github、NPM)Web应用框架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打造Web应用所开发的框架。 这里有两种风格的Web应用框架。 一个是Sinatra风格,另一个是Rails风格。 Sinatra和Rails都是Ruby语言的Web框架,后者的影响力更大也更为知名。 这里简单的解释一下两种风格是什么意思。 Sinatra风格是指高度可配置,注重开发的自由度。 代表性的Nodejs Web框架有:Express(官网、Github、NPM)TJ大神开发,官方推荐 hapi(官网、Github、NPM)(官网、Github、NPM)flaliron(官网、Github、NPM)(官网、Github、NPM)locomotive(官网、Github、NPM)Rails风格则是指不重复自己和约定优于配置,以及严格遵循MVC结构开发。 代表性的框架有(官网、Github、NPM)geddy(官网、Github、NPM)CompoundJS(官网、Github、NPM) 原railswayjs这两种风格无所谓谁优谁劣,全凭使用者的偏好。 而在这两种Web框架之外,还有更大型的框架,即全栈框架,其中的代表是MEAN。 回到顶部MEAN?MEAN指MongoDB+Express++,这一组合包括运行环境、数据库、Web框架和前端引擎。 被称为 全栈框架(Full-stack framework)。 这其中除了之外,每一个都是可替换的,目标是创建从前端到后端,全部使用javascript的Web应用。 由于这一框架的完善性,有人将其称为LAMP的接班人。 LAMP即PHP的典型运行环境,Linux+Apache+MySql+PHP,被大量的用于各种虚拟主机上。 MEAN看似庞大,但事实上要构建完整的现代化Web应用,特别是SPA(单页面应用),这几个组件都是难以缺少的,并且,其中每一项几乎都是目前 情况下的最佳选择,因此用于学习和重头开始打造新的Web应用是非常合适的。 但由于实际业务的独特性,很可能要替换其中的组件,比如用Mysql来替换 MongoDB,因此,学习其中的原理和架构,打造自己的类MEAN框架也是一种选择。 作为个人和小团队来说,全栈框架MEAN基本上足够了,但目前大多数全栈框架还包含一项特性,那就是实时,拥有实时功能的框架我们又称为实时框架。 回到顶部实时框架好吗?实时框架(Real-time framework)指包含了webSocket的双向通信功能,能够在服务器和客户端做到实时通信的框架。 服务端和客户端自由通信的需求一直都在,但由于HTTP协议本身的局限性,因此催生了Comet等变通的方法,但即使这样也离实时相距甚远。 而当 兴起后,另一个HTML5技术webSocket也渐渐成熟,人们突然发现,实时通信一下子变得触手可及,于是webSocket技术在 中得到大量的应用,其中最为知名的模块就是,而各种全栈框架也纷纷加入实时特性来应对更广阔的开发需求。 目前有代表性的实时框架有:Meteor(官网、Github、NPM)(官网、Github、NPM)Derby(官网、Github、NPM)SocketStream(官网、Github、NPM)不过说实话,目前能看到的实时通信的应用场景其实不多,其中大多集中于聊天室、to-do、实时图表、在线游戏等领域。 其他领域使用实时特性不但没必要,而且是对服务器资源的浪费。 因此目前是否要采用实时框架,要看具体的项目而定。 以上基本就是 Web框架的现状了,相信看到这里,对于选择何种框架读者已经心里有数了吧。 最后再介绍一个容易搞混的概念,和解释一下我的选择。 回到顶部YEOMAN?第一次见到这个词,我还以为它和MEAN有什么联系。 事实上,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 YEOMAN由YO(脚手架)、grunt(构建工具)、bower(包管理器),它代表的是一种工作流,与框架开发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具体的介绍可见这里。 YEOMAN能够和框架达到类似的目的,都是为构建一个Web应用做好准备,但是要不要采用YEOMAN,则是见仁见智。 我个人的看法是,学习 YEOMAN本身就需要不少时间,并且有一定的学习门槛。 至少在目前,使用框架开发还是相对经济的,而如果以后YEOMAN这种模式推广开来,再来学习也 不迟,更何况有一定的项目经验之后再来学习YEOMAN要轻松很多。 事实上,我还是很认可YEOMAN这种Generator+package Manager的模式的,这是因为本身崇尚微模块的 概念,即无论是多么小的功能,都将它们模块化,甚至大的模块也要拆分成小的模块,然后通过搭积木的方式来构建应用。 这样能够彻底的解耦,对于不容易调试的 Javascript来说,也有助于定位和修复应用中的问题。 Generator就是这种理念催生下的产物,通过选择不同的配置和选项,将积木搭起来。 不 过对于这种模式目前大家也还处于实验当中,不急于进行实际应用。 回到顶部为什么我选择了Hackathon Starter?在我的个人项目中,使用的是Hackathon Starter,一个 Web应用脚手架。 我使用它的原因是,要求高度可配置,同时又讨厌写一些配置的代码,因此它对于我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一些全栈框架对我来说,封装过多,将原生的 /Express API隐藏掉了,要使用还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 而Express这样的框架又太过简洁,在实际的项目中使用还需要大量的插件和配置,而这些在 Hackathon Starter中都已经帮我们做好了,同时还有一些示例代码以供学习,对于新人来说非常友好,可以避免过多的挫折感。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