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郑雨林: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2014-06-11 09:45:08“用友是一个拥抱变化、正在变化、随时随地变化、而且一定会变化的企业, 用友的基因就是变化, 变化是用友的主旋律, 也许他会慢半拍, 但是他一定能赶上。”郑雨林对用友二十五年来能够常青的原因给出了最精辟的总结
面对产业与技术带来的变革,如何打破这种局面? 用友有自己的解决之道: 将新业务创新和传统业务分开。用独立的团队去开拓新业务, 用不同的机制去考核新业务, 差异化对待。此外, 不断吸引新的人才去做新的业务, 不能只靠老员工去从事新业务。现在基本有两种模式,用友高级副总裁郑雨林举例说:“比如已经成立的负责支付和移动业务的两个子公司, 就是独立考核的。对于他们的考核不能以收入和利润为***指标去考核, 他们理应先亏损三年。应以产品的创新、吸引的在线活跃客户数、在线客户的活跃度等为考核指标。” 还有一种模式, 不单独成立独立子公司,把新业务纳入集团管理, 变成独立的部门, 给予其足够的预算, 集团担当起孵化的角色, 发现有潜力的项目就纳入集团孵化, 不一定每个项目都成功, 但总有脱颖而出的项目。用友有些创新2010 年就开始了, 比如工作圈(企业员工交流社区), 快乐家园(面向会计从业者的社区), 公有云平台, 已经上市了, 可能就快看到成果了, 有些创新则刚刚开始。
“用友是一个拥抱变化、正在变化、随时随地变化、而且一定会变化的企业, 用友的基因就是变化, 变化是用友的主旋律, 也许他会慢半拍, 但是他一定能赶上。”郑雨林对用友二十五年来能够常青的原因给出了最精辟的总结。的确, 在用友***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用友一直在不断探索, 帮助企业提升管理, 进而从技术管理上升到商业运营模式创新。在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冲击下, 用友需要变种求胜, 力求以专业的产品和服务帮助企业信息化从部门级过渡到企业级, 从IT战略上升为企业战略, 从内部管理延展到供应链合作, 最终实现对终端渠道掌控。同时用友自身也在转型, 从产品转型为服务, 从线下转移到线上, 从PC 发展到移动终端,这些都以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变化为出发点, 基于用户对IT的需求而变。“我们从事的工作虽然表面上看挺令人激动的, 但其实很枯燥的, 每天都重复着开会、出差这样的工作, 基本上都是这样度过的。” 可我想说,把烦燥的工作做得精彩, 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 这本身就需要智慧。对郑雨林而言, 工作和生活本质上是一样的, 两者可以达到和谐的统一, 在工作中也能找到生活中才有的愉悦和内心的平静。“当然生活的成就感主要来自下一代,”他补充道。
“不熟悉我的员工跟我一起工作时感觉压力巨大, 熟悉我的员工则感到很愉快。”他更喜欢与专业、积极、勤奋的人一同工作。同样做一个业务, 甲员工去了后回来说: “没戏。” 而乙员工回来说: “困难很多, 但不是没有可能。”乙员工回来后想办法促成这笔业务。用友更喜欢吸纳后者成为其中的一员。目前用友高层管理者以六零后、七零后为主, 缺少三十岁以下的新生力量, 高层需要年轻化,“虽然创新和年龄无绝对的关系, 但移动互联网的确实是年轻人的天下, 很多老员工不一定能找到感觉, 当然微信是个例外。” 遗憾的是目前用友没有三十岁以下的副总。当记者提出“既然用友绝不缺乏优秀人才, 为什么年轻人没能脱颖而出, 走入高层?” 郑雨林笑言:“或许是我们这些老人阻碍了年轻人的进步, 将来我先选择主动退休,做个表率, 给年轻人让路。” 和许多用友人一样, 郑雨林很享受在用友工作的日子, 或许正是这份热爱, 这份沉醉,才成就了今日的用友。
如何让牙齿更快变白,如何有效的美白牙齿;牙黄该怎样变白呀
首先要弄清楚牙齿发黄的原因,才能找到健康合适的美白方式。
牙齿发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1、牙渍和牙垢:这是由于抽烟、喝茶或每天口腔卫生习惯不好造成的;
2、药物或食物损害:在牙齿发育阶段遭受的药物(如四环素牙)或食物(如水源造成的氟斑牙)造成的不可逆损害;
3、天生牙黄:这是黄种人基因所决定的,基因决定了黄种人的牙齿比白种人、黑种人的牙齿要黄的。
如果确定是第一种原因引起,可以去医院做超声波洗牙,这是见效最快的,但是过程有些痛苦,洗牙后牙齿会出现过敏;如果想无痛去渍,不想出现牙过敏,也可以使用一些口腔护理产品去渍去垢,如牙齿黄金口含片,但是由于其原理是植物成份分离牙渍等衍生物,见效会比洗牙慢。
如果是第二种原因引起的牙黄,可使用无害的、植物类口腔护理修复产品来修复美白,并改善牙黄,如牙齿黄金咀嚼片;
如果是第三种原因,建议只需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维持牙齿健康更更要,不需要刻意以牺牲健康去改变这种天生牙黄。
特别提醒~各种以化学漂白原理的产品对牙齿伤害很大,选择美白产品时应重点了解是否含有这些化学成份,以牺牲牙齿长久健康来换取短暂美白,是得不偿失的,要慎重考虑。
希望本答案对你有帮助吧。
喝酒为什么会醉?
1、不要空腹饮酒,因为空腹时酒精吸收快,人容易喝醉;而且空腹喝酒对胃肠道伤害大,容易引起胃出血、胃溃疡,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在喝酒之前,先行食用油质食物,如肥肉、蹄膀等,或饮用牛奶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来保护胃部,以防止酒精渗透胃壁。 不要空腹饮酒,这是饮酒不醉的主要诀窍。 因为这样可使乙醇在体内吸收时间延长。 2、不要和碳酸饮料如可乐、汽水等一起喝,这类饮料中的成分能加快身体吸收酒精。 3、至于在饮酒之后,能够尽量的饮用热汤,尤其是用姜丝炖的鱼汤,特别具有解酒效果。 4、由于酒精对肝脏的伤害较大,喝酒的时候应该多吃绿叶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保护肝脏。 还可以吃一些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5、民间流行喝浓茶解酒的说法没有什么科学根据,茶叶中的茶多酚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浓茶中的茶碱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而会加剧头疼,因此酒醉后可以喝点淡茶,最好不要喝浓茶。 如果有人身不由己喝得太多,可以事后吃一些水果,或者喝一些果汁,因为水果和果汁中的酸性成分可以中和酒精。 很多人酒后往往不吃饭,这样危害更大,应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来一碗面条就非常好。 6、宜慢不宜快。 饮酒后五分钟乙醇就可进入血液,30—120分钟时血中乙醇浓度可达到顶峰。 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 若慢慢饮入,体内可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产生量就少,不易喝醉。 7、食饮结合。 饮酒时,吃什么东西最不易醉的以吃猪肝最好。 这不仅是因为其营养丰富,而且因为猪肝可提高机体对乙醇的解毒能力,常饮酒的人会造成体内维生素B的丢失,而猪肝又是维生素B最丰富的食物,故吃煮猪肝或炒猪肝是很理想的伴酒菜。 8、甜点加水果。 饮酒后立即吃些甜点心和水果可以保持不醉状态。 俗话说“酒后吃甜柿子,酒味会消失”,这话不错。 甜柿子之类的水果含有大量的果糖,可以使乙醇氧化,使乙醇加快分解代谢掉,甜点心也有大体相仿的效果。 9、预防酒醉性胃炎和脱水症,可饮加砂糖或蜂蜜的牛奶,既可促进乙醇分解,又能保护胃黏膜。 由于脱水会使盐分丢失,可适量饮些淡盐水或补液盐。 10、宿醉对策。 所谓宿醉,是指喝酒过量,造成第二天早上头痛、胃部不适等症状。 这是因为大量饮酒后,肝细胞无法将有害物质乙醛全部处理,而造成急性中毒征状。 宿醉时,肝脏会屯积脂肪,胃肠易患酒精性急性胃炎,自律神经平衡失调引起心跳加速,血液中水分与电解质平衡失调等,影响遍及全身。 最好能用「睡觉休息」来解决,充足休息可助你快些复原。 喝酒后来个热水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新陈代谢,使酒精随汗水一起排出。 不过有高血压、心脏血管疾病患者,酒后沐浴要小心中风,宜先稍作休息。 酒精使体内的细胞脱水。 在睡前,补充大量的水,醒后再补充一次,有助缓解脱水引起的不适。 多喝果汁或蜂蜜柠檬汁,既补充水分,另外果汁含有果糖,它可加速酒精的代谢,同时能减缓恶心征状。 吃一顿营养均衡的正餐,能补充各种流失的必需营养素;但要吃得清淡些,不吃油炸或脂肪食物。 11、喝完第一杯后,要过三十分钟再喝第二杯,如果想再喝第三杯的话,一定要等上一个钟头。 但为了你的身体着想,尽量不要伸手拿第四杯了。 12、喝烈酒时别忘了加冰块。 13、空腹、疲倦或洗澡时,还是暂时别喝为宜。 14、吃药后绝对不要喝酒,特别是在服过安眠药、镇静剂、感冒药之后,更是绝对不能喝酒。
有关于月亮的简介

月球以每年三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十亿年前,它和地球的距离只有现在的一半长。 [编辑本段]【古代的月亮】古代的月亮在中国甘肃、新疆一带的上空挂着不动(即月亮公转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能保持到同步),并且离地球很近,能看到月亮上的山川峡谷,后来由于天体撞击月亮,使月亮公转速度加快,从而使月亮的离心力加大,从而远离地球,因此引发全球性大潮汐而发生大洪水。 证据:1:中国有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之说2:中国有“天每日升高一丈”之说3:玛雅文明对宇宙天体的认识可是超过今天人类的,但是在玛雅文明里没有月球的记载4:考古学家们发现中国古代墓葬都头朝西北或北方,符合“死后升天”的道理5:在瑶族的传说中,月亮以前离地球很近,看得到月亮上的山川峡谷6:印第安人的传说中,以前没有月亮,自从大洪水之后才有月亮的7:大禹治水之前,没有关于月亮运行的记载,只有“黄帝神乘龙于天地之间”的传说8:诺亚方舟、大禹治水、及印弟安人也流传着一次大洪水,世界地各种文化都流传着大洪水的传说,而玛雅文明的灭绝正是在大洪水的时候,并且考古学家也认为的确存在一次世界范围的大洪水9:中国有嫦娥奔月的传说,而在不知道万有引力以及月亮到底有多大的情况下,古人如何知道盘子般大小月亮上能站人?除非看到月亮上有山川峡谷10:现代科学证明月球的确在离地球远去[编辑本段]【月球基本概况】月球基本上没有水,也就没有地球上的风化、氧化和水的腐蚀过程,也没有声音的传播,到处是一片寂静的世界。 月球本身不发光,天空永远是一片漆黑,太阳和星星可以同时出现。 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因而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很大。 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25℃;夜晚温度可低到-183.75℃。 由于没有大气的阻隔,使得月面上日光强度比地球上约强1/3左右;紫外线强度也比地球表面强得多。 由于月球大气少,因此在月面上会见到许多奇特的现象,如月球上的天空呈暗黑色,太阳光照射是笔直的,日光照到的地方很明亮;照不到的地方就很暗。 因此才会看到的月亮表面有明有暗。 由于没有空气散射光线,在月球上星星看起来也不再闪烁了。 月面上到处是裸露的岩石和环形山的侧影。 整个月面覆盖着一层碎石粒和浮土。 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有明亮的区域和暗灰色部分。 原来明亮的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山区和高地,暗灰色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平原。 月亮比地球小,直径是3476公里,大约等于地球直径的3/11。 月亮的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积的1/14,比亚洲的面积还稍小一些;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49,换句话说,地球里面可装下49个月亮。 月亮的质量是地球的1/81;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 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1/6,也就是说,地球上6公斤重的东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重了。 人在月面上走,身体显得很轻松,稍稍一使劲就可以跳起来,宇航员认为在月面上半跳半跑地走,似乎比在地球上步行更痛快。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是围绕地球运转的、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公里。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轨道,其近地点(离地球最近时)平均距离为公里,远地点(离地球最远时)平均距离为公里,相差公里。 像地球一样,月球也是南北极稍扁,赤道稍隆起的扁球。 它的平均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500米,南北极也不对称,北极区隆起,南极区凹陷约400米。 月球在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还要跟着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 这就是说,月球绕地球运动一周后,再回到的空间位置已不是原出发点了。 由此可见,月球在运动过程中还要参与多种系统的运动。 月球的运动和其他天体一样,月球也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月球除东升西落外,它每天还相对于恒星自西向东平均移动13°多,因此,月亮每天升起来的时间,都比前一天约迟50分钟。 月亮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而自西向东的移动却是月亮围绕地球公转的结果。 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叫做一个“恒星月”,平均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 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它本身也在自转。 月亮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是相等的,即1:1,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也就是它自转的周期。 月球这种奇特地自转结果是:月球总以同一半面向着地球,而从地球上永远看不到月球背面是什么样,只有靠探测器才能揭开月背千古之谜,人类的这个愿望早在30多年前就已实现了。 当今大型天文望远镜能分辩出月面上约50米(相当于14层高楼)的目标。 月球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顾菟(阳鸟未出谷,顾菟半藏身——李白);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此外,月球还有许多别致的雅号,如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