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arams传参
this.$router.push({name:"admin",//这里的params是一个对象,id是属性名,item.id是值(可以从当前组件或者Vue实例上直接取)params:{id:item.id}})//这个组件对应的路由配置{//组件路径path: '/admin',//组件别名name: 'admin',//组件名component: Admin,}

通过params传递参数,如果我们想获取 id 的参数值,可以通过
this.$route.params.id
这种方式来打印出来就可以得到了;
注意 :获取参数的时候是 $route,跳转和传参的时候是 $router
二、路由属性配置传参:
this.$router.push({name:"/admin/${item.id}",})//这个组件对应的路由配置{//组件路径path: '/admin:id',//组件别名name: 'admin',//组件名component: Admin,}
通过路由属性配置传参我们可以用
this.$route.params.id
来获取到 id 的值,
注意 this. $router.push 方法里面路径带的是值,路由配置项那里带的是变量名(属性名)来实现的对应;
三、query传参
this.$router.push({name:"/admin",query:{id:item.id}})//这个组件对应的路由配置{//组件路径path: '/admin',//组件别名name: 'admin',//组件名component: Admin,}
这种方式是可以解决页面刷新参数消失问题的,这种方式可以理解为是 ajax 中的 get 方法,参数是直接在 url 后面添加的,参数是可见的,所以解决页面刷新参数消失问题建议使用此方法来解决;
请描述一下IP分组的路由转发过程
2 路由原理——当IP子网中的一台主机发送IP分组给同一IP子网的另一台主机时,它将直接把IP分组送到网络上,对方就能收到。 而要送给不同IP于网上的主机时,它要选择一个能到达目的子网上的路由器,把IP分组送给该路由器,由路由器负责把IP分组送到目的地。 如果没有找到这样的路由器,主机就把IP分组送给一个称为“缺省网关(default gateway)”的路由器上。 “缺省网关”是每台主机上的一个配置参数,它是接在同一个网络上的某个路由器端口的IP地址。 ——路由器转发IP分组时,只根据IP分组目的IP地址的网络号部分,选择合适的端口,把IP分组送出去。 同主机一样,路由器也要判定端口所接的是否是目的子网,如果是,就直接把分组通过端口送到网络上,否则,也要选择下一个路由器来传送分组。 路由器也有它的缺省网关,用来传送不知道往哪儿送的IP分组。 这样,通过路由器把知道如何传送的IP分组正确转发出去,不知道的IP分组送给“缺省网关”路由器,这样一级级地传送,IP分组最终将送到目的地,送不到目的地的IP分组则被网络丢弃了。 ——目前TCP/IP网络,全部是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的,InterNet就是成千上万个IP子网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的国际性网络。 这种网络称为以路由器为基础的网络(router based Network),形成了以路由器为节点的“网间网”。 在“网间网”中,路由器不仅负责对IP分组的转发,还要负责与别的路由器进行联络,共同确定“网间网”的路由选择和维护路由表。 ——路由动作包括两项基本内容:寻径和转发。 寻径即判定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由路由选择算法来实现。 由于涉及到不同的路由选择协议和路由选择算法,要相对复杂一些。 为了判定最佳路径,路由选择算法必须启动并维护包含路由信息的路由表,其中路由信息依赖于所用的路由选择算法而不尽相同。 路由选择算法将收集到的不同信息填入路由表中,根据路由表可将目的网络与下一站(nexthop)的关系告诉路由器。 路由器间互通信息进行路由更新,更新维护路由表使之正确反映网络的拓扑变化,并由路由器根据量度来决定最佳路径。 这就是路由选择协议(routing protocol),例如路由信息协议(RIP)、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和边界网关协议(BGP)等。 ——转发即沿寻径好的最佳路径传送信息分组。 路由器首先在路由表中查找,判明是否知道如何将分组发送到下一个站点(路由器或主机),如果路由器不知道如何发送分组,通常将该分组丢弃;否则就根据路由表的相应表项将分组发送到下一个站点,如果目的网络直接与路由器相连,路由器就把分组直接送到相应的端口上。 这就是路由转发协议(routed protocol)。 ——路由转发协议和路由选择协议是相互配合又相互独立的概念,前者使用后者维护的路由表,同时后者要利用前者提供的功能来发布路由协议数据分组。 下文中提到的路由协议,除非特别说明,都是指路由选择协议,这也是普遍的习惯。 3。 路由协议——典型的路由选择方式有两种: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在路由器中设置的固定的路由表。 除非网络管理员干预,否则静态路由不会发生变化。 由于静态路由不能对网络的改变作出反映,一般用于网络规模不大、拓扑结构固定的网络中。 静态路由的优点是简单、高效、可靠。 在所有的路由中,静态路由优先级最高。 当动态路由与静态路由发生冲突时,以静态路由为准。 ——动态路由是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器表的过程。 它能实时地适应网络结构的变化。 如果路由更新信息表明发生了网络变化,路由选择软件就会重新计算路由,并发出新的路由更新信息。 这些信息通过各个网络,引起各路由器重新启动其路由算法,并更新各自的路由表以动态地反映网络拓扑变化。 动态路由适用于网络规模大、网络拓扑复杂的网络。 当然,各种动态路由协议会不同程度地占用网络带宽和CPU资源。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因此在网络中动态路由通常作为静态路由的补充。 当一个分组在路由器中进行寻径时,路由器首先查找静态路由,如果查到则根据相应的静态路由转发分组;否则再查找动态路由。 ——根据是否在一个自治域内部使用,动态路由协议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GP)。 这里的自治域指一个具有统一管理机构、统一路由策略的网络。 自治域内部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称为内部网关协议,常用的有RIP、OSPF;外部网关协议主要用于多个自治域之间的路由选择,常用的是BGP和BGP-4。 下面分别进行简要介绍。
wifi路由器怎么用啊
将线路连接好后进入路由器设置宽带拨号保存后重启路由器即可上网。 线路连接如下:设置拨号步骤详细如下:1、翻看路由器底部铭牌或说明书,查找到路由器IP、默认帐号及密码;2、启动设备后,打开浏览器,打开IE浏览器输入路由器IP并按下回车,如192.168.1.1。 如不对,则表示被修改过IP,需要将路由器恢复出厂设置,只需长按路由器的Reset按键,指示灯会全部熄灭,然后又重新亮起,则表示恢复出厂设置成功;3、进入路由器登陆界面,输入默认帐号及密码,如不对则需将路由器恢复出厂设置;4、选择设置向导之后会弹出一个窗口说明,通过向导可以设置路由器的基本参数,直接点击下一步即可;5、根据设置向导一步一步设置,选择上网方式,通常ADSL用户则选择第一项PPPoE,如果用的是其他的网络服务商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下面两项,如果不知道该怎么选择的话,直接选择第一项自动选择即可,方便新手操作,选完点击下一步;6、输入从网络服务商申请到的账号和密码,输入完成后直接下一步;7、设置wifi密码,尽量字母数字组合比较复杂一点不容易被蹭网;8、输入正确后会提示是否重启路由器,选择是确认重启路由器,重新启动路由器后即可正常上网。
怎么连接局域网中的电脑
看你做什么了。 只看文件的话,文件夹设置为“共享”就行。 注意:防火前设定为允许局域网共享模式。 若是控制的话,可以参考下面方法:给出方法:你来操作,肯定可以的。 1、设定你公司的路由器为A,你家里的是B。 现在情况是你从B网络里的一台电脑控制A里的一台电脑。 2、知道问题,我们来做控制,我们可以通过QQ,进行远程控制,需要两边都可以远程程序。 3、我们可通过远程桌面,只要将我的电脑属性中的远程桌面打开,指定一个用户即可,因此设置A里有一台电脑IP是192.168.1.10以例,真实的你得更改。 在A的路由器中发布,或者叫做建立虚拟服务器,发布IP为上面,端口3389.这样我们可以互联网任何地方通过A中路由器的外网IP连接那台电脑。 注意点:a,这台电脑需要关闭防火墙,或者开启远程桌面功能。 b,A路由器使用动态域名服务,和花生壳,申请完成后在路由器相应功能填入申请的验证,这样在任何位置,可以上网的,输入同样的域名即可访问。 c,到于B没什么要求,可以无限制上网即可。 d,要知道验证用户名和密码,打开远程连接工具,连接输入域名即可,或者运行mstsc打开程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