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创云元年,易捷行云EasyStack发布新一代全栈信创云
2021-04-26 10:43:114月25日,企业级云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易捷行云EasyStack在北京正式发布一云多芯、全栈可进化的新一代全栈信创云,通过基于数字原生引擎的新一代数字原生架构,在企业级数据中心当中以一个云平台上统一承载、管理、使能全栈信创云产品与云服务,并可实现全栈信创云产品和云服务的OTA(over the air)式平滑无感在线升级可进化。
作为新基建的基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平台, 信创云对下承载包括芯片、整机、操作系统等软硬件基础设施,对上支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一代企业级应用,在整个信创产业链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贯穿生态的重要作用。
4月25日,企业级云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易捷行云EasyStack在北京正式发布一云多芯、全栈可进化的新一代全栈信创云,通过基于数字原生引擎的新一代数字原生架构,在企业级数据中心当中以一个云平台上统一承载、管理、使能全栈信创云产品与云服务,并可实现全栈信创云产品和云服务的OTA(over the air)式平滑无感在线升级可进化。同时,在全栈可信基础之上,易捷行云EasyStack还推出5大系列信创云产品及全栈信创云服务目录,并针对金融行业用户信创需求推出9大金融信创云解决方案,加速企业数字化进程。

一、以世界级水准,开启“2021信创云元年”
当前,信创云进入黄金发展期,也面临多重挑战,比如多种技术路线并存,统一管理复杂;核心业务加速升级,对IT架构的稳定性、可靠性、高性能提出更高要求等。
易捷行云EasyStack创始人&CEO陈喜伦表示:信创云应该是世界级水准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云
今年将会迎来信创云部署的爆发期,易捷行云EasyStack创始人兼CEO陈喜伦判断,2021年将是“信创云元年”。“关于信创,我们期望来自中国的技术是世界级的技术,来自中国的产品是世界级的产品,来自中国的创新是世界级的创新,我们持续在这条路上奋斗。”陈喜伦表示,“因此,信创云应该是世界级水准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云。”
这基于以下三点判断:
第一,应用推动创新。
第二,人才是创新核心。
第三,新思路、新技术、新赛道。
那么,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信创云?易捷行云EasyStack成立七年以来已经部署了超过10万台 服务器 的云平台规模,并从2019年信创萌芽期开始大力投入信创研发,截止目前已经建设了100多朵信创云,针对对行业用户的深度理解和信创云的建设和服务经验,陈喜伦认为:
信创云是开发新应用、应用重构的创新云平台,不是简单的传统应用迁移到云平台;
信创云是架构升级的创新云平台,不是虚拟化+云管的传统平台;
信创云是采用“云物移大智”等新技术的创新云平台,不是新瓶装旧酒技术落后的云平台;
信创云是从芯到云全栈可信的创新云平台,不是仅仅单层替换的云平台;
信创云是真上、真试,真用,好用的创新云平台,不是不好用不上生产的云平台;
信创云需要的是一个云平台支持一云多芯的创新云平台,不是基于云管去管理多个芯片资源池的云平台。
二、基于数字原生架构,构建可进化的新一代全栈信创云
为了应对数据中心面临的信创挑战以及顺应技术发展趋势,易捷行云EasyStack最新发布的全栈可进化、一云多芯的新一代全栈信创云:基于新一代数字原生架构,在企业级数据中心以一个云平台统一承载、管理、使能全栈信创云产品与云服务,并可实现全栈信创云产品和云服务的OTA(over the air)式平滑无感可进化;一云多芯,全面兼容适配信创生态包括芯片、整机、操作系统等软硬件基础设施,拥有超过60+的信创云产品与服务,100+的信创云生态合作伙伴,构建全栈信创云解决方案和信创云服务目录。
易捷行云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兼CTO刘国辉表示:新一代全栈信创云基于数字原生架构,通过数字原生引擎对底层多种芯片架构的兼容与高度抽象,为上层提供稳定的底座,通过云开放平台解耦平台与服务,提供⾯向全栈的统一平台能力,做到逻辑一体,物理分离。
新一代全栈信创云通过一体化架构设计,实现从部署规模的弹性动态伸缩到部署形态和云端能⼒的持续进化;同时,整个云平台⾼度⾃动化,平滑⽆感,全栈全平⾯OTA(Over The Air),使得新⼀代全栈信创云将不再受限于软件版本的限制,从⽽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云平台永续⽣命周期。
对于行业企业用户,新一代全栈信创云帮助他们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按需获取全栈云目录中的云服务,以低代码方式自我创建全新的云服务,为行业企业用户提供一体化架构、一体化运维、一键部署快速上线等能力,并支持云产品与云服务持续平滑无感升级进化,以公有云似的全栈体验获得全栈信创云的永续生命周期。
三、发布信创云5大产品,云服务所见即所得
基于新一代全栈信创云,易捷行云EasyStack同时发布一云多芯、信创云基础设施、高性能信创云存储、信创安全容器、全栈信创云开放平台5大产品及《新一代全栈信创云产品及成功案例白皮书》。通过一云多芯,兼容多态异构硬件,全栈一体设计,高性能云存储加持,持续可进化,满足不同规模不同场景的云需求,通过开放的生态,形成丰富的场景化解决方案,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的业务需求。
易捷行云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兼CTO刘国辉表示:新一代全栈信创云基于数字原生架构,做到逻辑一体,物理分离。
四,新一代金融全栈信创云,9大方案加速金融信创
作为信息化的龙头行业,金融行业在技术能力和技术理念领先,在信创建设也会成为行业信创风向标,对其他行业产生借鉴意义。易捷行云EasyStack服务了1000+中大型用户,积累了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全栈能力,在金融行业我们有超过100个用户,并已经开始为金融用户建设信创云。
易捷行云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兼COO王瑞琳表示:我们在金融行业有超过100个客户,并已经开始为金融用户建设信创云。

易捷行云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兼COO王瑞琳指出,基于易捷行云EasyStack对200多家金融行业用户需求的调研发现,50%以上的金融用户会考虑把信创建设和信息化重构两步并作一步走,在信创建设的同时进行技术升级,用分布式替代集中式、云架构替代传统IT架构。业务数字化、技术分布式、平台可进化、全栈信创是金融用户信创建设的强需求。此外,70%的金融用户在数据中心信创建设上都会采用信创云,而90%的用户都有一云多芯的需求。
为满足金融用户建设信创云的需求,易捷行云EasyStack同步发布了新一代金融全栈信创云以及《新一代金融全栈信创云解决方案及成功案例白皮书》,推出了9大金融信创解决方案,帮助金融机构更加从容应对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和生态面的的挑战,能够逐步实现全面满足办公类系统的应用、金融机具应用、一般业务系统应用和重要业务系统等场景的应用需求,助力金融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在金融信创的建设上,易捷行云EasyStack不只是一个云平台厂商,更是端到端金融全栈信创云的整体服务提供商,可为信创的落地和垂直贯穿提供保障。
未来,易捷行云EasyStack将继续大力投入信创云产品的创新研发与应用,创新研发出更多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以信创云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基建,赋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信息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推动政府和企业数字化进程,为我国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提供助力。
五湖分别是什么?长江三峡是哪三峡??
洞庭湖、鄱阳湖、巢湖、洪泽湖、太湖称做五湖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闻名中外。 它西起四川奉节县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204公里,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唐代大诗人李白经过这里留下了优美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西陵峡 在湖北秭归、宜昌两县境内,东起香溪口,西至南津关,约长七十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一个,以滩多水急闻名。 整个峡区由高山峡谷和险滩礁石组成,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 自西向东依次是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肝峡、崆岭峡、灯影峡四个峡区,以及青滩、泄滩、崆岭滩、腰叉河等险滩。 兵书宝剑峡在长江北岸,有一叠层次分明的岩石,看似一堆厚书,还有一上粗下尖的石柱,竖直指向江中,酷似一把宝剑,故得名。 传说是诸葛亮存放兵书和宝剑的地方。 崆岭峡内有崆峪滩,是长江三峡中「险滩之冠」。 滩中礁石密布,枯水时露出江面如石林,水涨时则隐没水中成暗礁,加上航道弯曲狭窄,船只稍一不慎即会触礁沉没,加而有民说,「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灯影峡又名明月峡,河谷狭窄,岸壁陡峭,峰顶奇石腾空,岩间瀑布飞泉。 南岸马牙山上,有四块岩石屹立,形似「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 巫峡 在四川巫山和湖北巴东两县境内,西起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迄巴东县官渡口,绵延四十余公里,包括金蓝银甲峡和铁棺峡,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 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 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可以说处处有景,景景相连连。 清人许汝龙“巫峡”诗中说:「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 」这里群峰竞秀,气势峥嵘,云雾缭绕,姿态万千,令人神驰。 北岸六峰依次为登龙、圣泉、朝云、望霞、松峦、集仙;南岸也有六峰,但在江中能见到的,依次为飞凤、翠屏、聚鹤三峰,其余净坛、起云、上升三蚩并不临江。 如欲游览,须从飞凤峰附近的青石溪溯流而上,到兰厂登岸,才可领略三案的雄姿。 因此陆游在「三峡歌」说:「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唐代诗人赞美巫山十二峰的诗句,有「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巫山案十二,合沓隐昭同」。 巫峡区内有不少古址,游人容易见到的,是集仙峰下的孔明碑。 此峰形似群仙相聚,上分两叉,很像剪刀插天,故又名剪刀峰。 峰下有一长方形白色岩壁,上刻「重崖叠嶂巫峡」六个大字,相传为诸葛亮所书。 此外还有一些题刻,饱受风雨侵蚀,字迹模糊。 瞿塘峡 长江三峡之一,西起奉节县白帝山,东迄巫山县大溪镇,长八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但最为雄伟险峻。 瞿塘峡两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门户,名燮门,也称瞿塘峡关,山岩上有「坠门天下雄」五个大字。 左边的名赤甲山,相传古代巴国的赤甲将军曾在此屯营,又因尖尖的山嘴活像一个大蟠桃,故有桃子山卜山桃山两个别名。 右边的名白盐山,不管天气如何,总是迂出一层层或明或暗的银辉。 江水劈此一门,浩荡东泻,唐代诗人杜甫写下「欢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的名句。 这里山高峡窄,仰视碧空,云天一线。 白居易在「夜上瞿塘」一诗中赞咏,「岸似双屏合,天如 匹练开」。 峡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处不足五十公尺,波涛汹涌,奔腾呼啸,令人惊心动魄。 瞿塘峡虽短,却能「镇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有「西 控 巴渝收万壑,东莲荆楚压摹山」的雄伟气势。 古人形容瞿塘峡说,“案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 在白帝城下的礁石上,有两根铁柱,是古代「铁锁关」的 遗迹。 铁锁关是用铁链「断江」或「锁江」。 据「五代史信乙」载,公元九○四年(唐天佑元年),张武在瞿塘峡口「作铁捆,绝江 中流,立珊于两端,谓之锁峡」。 建立铁锁关的目的,起初是防御外敌人侵,后来曾一度成为关卡,商旅往来均须缴纳税银。 在白临山的绝壁上,有一列之字形石孔,自下而上至山腰。 在山下起点处,有“宋开庆路元帅”字样依稀可辨,上边有一个平坦的台子,叫望乡台。 相传这是孟良梯,其实是古代人民凿孔栽木或采药的古栈迢遗址。 在北岸一处黄褐色悬崖上,有几个竖立的洞穴,约宽半公尺,从前里面置有长方形的东西,从远处看去,状如风箱,故名风箱峡。 那些风箱是战国时代遗留的悬棺,共发现九副,棺中有青铜剑和人骨,现在悬棺已坠毁,洞穴仍存。 南岸粉壁崖上多古人题咏石刻,篆隶楷行,造诣各殊,刻艺精湛。
蓝光碟机和蓝光光盘是怎么回事?
蓝光(Blu-ray)或称蓝光盘(Blu-rayDisc,缩写为BD)利用波长较短(405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并因此而得名。 而传统DVD需要光头发出红色激光(波长为650nm)来读取或写入数据,通常来说波长越短的激光,能够在单位面积上记录或读取更多的信息。 因此,蓝光极大地提高了光盘的存储容量,对于光存储产品来说,蓝光提供了一个跳跃式发展的机会。 目前为止,蓝光是最先进的大容量光碟格式,BD激光技术的巨大进步,使你能够在一张单碟上存储25GB的文档文件。 这是现有(单碟)DVDs的5倍。 在速度上,蓝光允许1到2倍或者说每秒4.5至9兆的记录速度。 蓝光光碟拥有一个异常坚固的层面,可以保护光碟里面重要的记录层。 飞利浦的蓝光光盘采用高级真空连结技术,形成了厚度统一的100µm的安全层。 飞利浦蓝光光碟可以经受住频繁的使用、指纹、抓痕和污垢,以此保证蓝光产品的存储质量数据安全。 在技术上,蓝光刻录机系统可以兼容此前出现的各种光盘产品。 蓝光产品的巨大容量为高清电影、游戏和大容量数据存储带来了可能和方便。 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清娱乐的发展。 目前,蓝光技术也得到了世界上170多家大的游戏公司、电影公司、消费电子和家用电脑制造商的支持。 八家主要电影公司中的七家:迪斯尼、福克斯、派拉蒙、华纳、索尼、米高梅、 狮子门的支持。 DVD的激光头现在用的是橙红色,蓝光的波长更小,也就是在碟片上的聚焦点更小。 这样就能把更多的数据储存在同样大小的碟片上。 这就是蓝光的基本原理了一张碟片好像是能储存50G的内容。 蓝光影碟机是用蓝色激光读取盘上的文件。 因蓝光波长较短,可以读取密度更大的光盘。 那么蓝光为什么可以读写密度更大的光盘呢?这要从激光谈起: 读写用的激光,是一种十分精确的光,精确到极限,就是光波长的一半,由于红光波长有700纳米,而蓝光只有400纳米,所以蓝激光实际上可以更精确一点,能够读写一个只有200nm的点,而相比之下,红色激光只能读写350nm的点,所以同样的一张光盘,点多了,记录的信息自然也就多了! Blu-RayDisk是蓝光盘,是DVD的下一代的标准之一,主导者为索尼与东芝,以索尼、松下、飞利浦为核心,又得到先锋、日立、三星、LG等巨头的鼎力支持。 存储原理为沟槽记录方式,采用传统的沟槽进行记录,然而通过更加先进的抖颤寻址实现了对更大容量的存储与数据管理,目前已经达到惊世骇俗的100GB。 与传统的CD或是DVD存储形式相比,BD光盘显然带来更好的反射率与存储密度,这是其实现容量突破的关键。 与蓝光相对的是HD-DVD阵营,原本东芝已经加入蓝光阵营,然而利益的分配以及相关技术特性诱使东芝断然退出该组织,转而联合NEC开发Advanced Optical Disk,并且得到DVD-Forum的鼎力支持,改名为HDDVD。 由于蓝光DVD和当前的DVD格式不兼容,直接加大了厂商过渡到蓝光DVD生产环境的成本投入,因此大大延迟了蓝光成为下一代DVD标准的进程。 不过另外一位DVD论坛的主要成员东芝则带来了一款和蓝光完全不兼容的新技术AOD(Advanced Optical Disk)光盘。 由东芝和NEC联合推出的AOD技术相比于蓝色激光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兼容当前的DVD,并且在生产难度方面也要比蓝光DVD的生产难度低得多。 蓝光光盘的直径为12cm,和普通光盘(CD)及数码光盘(DVD)的尺寸一样。 这种光盘利用405n蓝色激光在单面单层光盘上可以录制、播放长达27GB的视频数据,比现有的DVD的容量大5倍以上(DVD的容量一般为4.7GB),可录制13小时普通电视节目或2小时高清晰度电视节目。 蓝光光盘采用MPEG-2压缩技术。 [编辑本段]蓝光光驱的由来早在1998年,飞利浦就与索尼公司率先发表了下一代光盘的技术论文,并着手开发单面单层实现23GB ~ 25GB 的技术方案,给业界带来了一个惊喜。 2002 年2月19日,以索尼、飞利浦、松下为核心,联合日立、先锋、三星、韩 LG、夏普和汤姆逊共同发布了 0.9 版的 Blu-ray Disc (简称 BD )技术标准。 Blu-ray 是 Blue Ray(蓝光)的意思,因此 2 月 19 日也正式表明下一代 DVD 候选人——蓝光盘的诞生。 BD 集团随后在 2002 年 6 月 14 日向外正式发售 BD 规范 1.0版,一共 3 册共 5000 美元,至此标志着 BD 的设计已经完全确立下来。 虽然目前BD与HDVD谁将作为下一代的蓝光存储标准这一争议一直存在,但这也促使两家不断推陈出新,进行技术改革。 2003年,蓝光激光头达到投产水平,但是适合投放市场的蓝光产品在2006年才开始出现。 2006年,索尼、先锋、三星等等都发布了其蓝光技术与蓝光产品,并且都提出了自己的蓝光计划。 在中国市场,2006年7月19日,明基第一个推出了其成型的蓝光产品。 可以说,2006年,是真正意义上的“蓝光元年”。
"三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长江三峡长江三峡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闻名中外。 它西起四川奉节县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204公里,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唐代大诗人李白经过这里留下了优美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西陵峡在湖北秭归、宜昌两县境内,东起香溪口,西至南津关,约长七十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一个,以滩多水急闻名。 整个峡区由高山峡谷和险滩礁石组成,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 自西向东依次是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肝峡、崆岭峡、灯影峡四个峡区,以及青滩、泄滩、崆岭滩、腰叉河等险滩。 兵书宝剑峡在长江北岸,有一叠层次分明的岩石,看似一堆厚书,还有一上粗下尖的石柱,竖直指向江中,酷似一把宝剑,故得名。 传说是诸葛亮存放兵书和宝剑的地方。 崆岭峡内有崆峪滩,是长江三峡中「险滩之冠」。 滩中礁石密布,枯水时露出江面如石林,水涨时则隐没水中成暗礁,加上航道弯曲狭窄,船只稍一不慎即会触礁沉没,加而有民说,「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灯影峡又名明月峡,河谷狭窄,岸壁陡峭,峰顶奇石腾空,岩间瀑布飞泉。 南岸马牙山上,有四块岩石屹立,形似「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 巫峡在四川巫山和湖北巴东两县境内,西起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迄巴东县官渡口,绵延四十余公里,包括金蓝银甲峡和铁棺峡,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 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 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可以说处处有景,景景相连连。 清人许汝龙“巫峡”诗中说:「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 」这里群峰竞秀,气势峥嵘,云雾缭绕,姿态万千,令人神驰。 北岸六峰依次为登龙、圣泉、朝云、望霞、松峦、集仙;南岸也有六峰,但在江中能见到的,依次为飞凤、翠屏、聚鹤三峰,其余净坛、起云、上升三蚩并不临江。 如欲游览,须从飞凤峰附近的青石溪溯流而上,到兰厂登岸,才可领略三案的雄姿。 因此陆游在「三峡歌」说:「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唐代诗人赞美巫山十二峰的诗句,有「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巫山案十二,合沓隐昭同」。 巫峡区内有不少古址,游人容易见到的,是集仙峰下的孔明碑。 此峰形似群仙相聚,上分两叉,很像剪刀插天,故又名剪刀峰。 峰下有一长方形白色岩壁,上刻「重崖叠嶂巫峡」六个大字,相传为诸葛亮所书。 此外还有一些题刻,饱受风雨侵蚀,字迹模糊。 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西起奉节县白帝山,东迄巫山县大溪镇,长八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但最为雄伟险峻。 瞿塘峡两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门户,名燮门,也称瞿塘峡关,山岩上有「坠门天下雄」五个大字。 左边的名赤甲山,相传古代巴国的赤甲将军曾在此屯营,又因尖尖的山嘴活像一个大蟠桃,故有桃子山卜山桃山两个别名。 右边的名白盐山,不管天气如何,总是迂出一层层或明或暗的银辉。 江水劈此一门,浩荡东泻,唐代诗人杜甫写下「欢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的名句。 这里山高峡窄,仰视碧空,云天一线。 白居易在「夜上瞿塘」一诗中赞咏,「岸似双屏合,天如 匹练开」。 峡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处不足五十公尺,波涛汹涌,奔腾呼啸,令人惊心动魄。 瞿塘峡虽短,却能「镇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有「西 控 巴渝收万壑,东莲荆楚压摹山」的雄伟气势。 古人形容瞿塘峡说,“案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 在白帝城下的礁石上,有两根铁柱,是古代「铁锁关」的 遗迹。 铁锁关是用铁链「断江」或「锁江」。 据「五代史信乙」载,公元九○四年(唐天佑元年),张武在瞿塘峡口「作铁捆,绝江 中流,立珊于两端,谓之锁峡」。 建立铁锁关的目的,起初是防御外敌人侵,后来曾一度成为关卡,商旅往来均须缴纳税银。 在白临山的绝壁上,有一列之字形石孔,自下而上至山腰。 在山下起点处,有“宋开庆路元帅”字样依稀可辨,上边有一个平坦的台子,叫望乡台。 相传这是孟良梯,其实是古代人民凿孔栽木或采药的古栈迢遗址。 在北岸一处黄褐色悬崖上,有几个竖立的洞穴,约宽半公尺,从前里面置有长方形的东西,从远处看去,状如风箱,故名风箱峡。 那些风箱是战国时代遗留的悬棺,共发现九副,棺中有青铜剑和人骨,现在悬棺已坠毁,洞穴仍存。 南岸粉壁崖上多古人题咏石刻,篆隶楷行,造诣各殊,刻艺精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