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WS 发布 AWS Wavelength
2019-12-04 10:47:09AWS Wavelength通过在5G网络边缘部署AWS计算和存储,让开发者构建应用程序、向移动设备和用户交付只有几毫秒的延迟。
西雅图时间2019年12月3日(北京时间12月4日)–今天,在AWS re:Invent全球大会上,亚马逊(NASDAQ:AMZN)旗下公司Amazon Web Services, Inc.(AWS)发布了AWS Wavelength,它让开发者能够在5G网络上构建应用程序、向最终用户交付几有几毫秒的延迟。AWS Wavelength将AWS计算和存储服务嵌入到电信提供商的5G网络边缘,使开发者能够服务于需要超低延迟的应用场景,例如边缘的机器学习推理、自主工业设备、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物联网(IoT),以及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AWS Wavelength将AWS的实力带到了5G网络的边缘,这样开发者就可以将需要超低延迟的应用程序部分部署在5G网络以内,然后无缝连接到应用程序的其余部分,连接到运行在AWS上的全系列云服务。现在,AWS客户可以使用目前已经用得很熟练的AWS API、工具和功能,在全球的5G网络边缘提供低延迟的应用程序。
AWS正在与Verizon合作,在美国各地提供AWS Wavelength。目前,AWS Wavelength正在提供给Verizon 5G Edge (Verizon的移动边缘计算MEC解决方案)在芝加哥的精选客户进行试点。此外,AWS正在与其它领先的电信公司,包括沃达丰、SK电信和KDDI协作,将于2020年在欧洲、韩国和日本推出AWS Wavelength,很快将有更多全球合作伙伴。要了解有关AWS Wavelength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利用22个AWS区域、69个可用区组成的基础设施,开发者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以低延迟服务于最终用户。但是,新兴的交互式应用程序,例如游戏、虚拟现实和实时渲染,需要更低的延迟,最终用户和设备通过移动网络连接的延迟只有几毫秒。此外,工业自动化、智慧城市、物联网和自动驾驶车辆等应用场景,要求数据处理在数据源附近进行,以便节省设备能源和带宽等资源。5G网络的速度可比4G快20倍,可以显著增加连接的设备数量,缩小移动设备的网络延迟。但是,即使5G的到来,移动设备通过Internet连接到应用程序时,仍然必须跨越多个网络跃点(hops)。如今,应用流量必须从设备到基站,到城域聚合站点,到区域聚合站点和Internet,然后才能访问AWS上运行的资源。这些网络跃点可能会导致超过100毫秒的延迟。这会阻碍开发者充分利用5G的全部潜力来满足低延迟的应用场景。
AWS Wavelength将AWS服务引入到5G网络的边缘,将移动设备连接应用程序的延迟降至最低,从而解决上述问题。借助AWS Wavelength,AWS开发者可以将其应用程序部署到Wavelength区域(Wavelength Zones)。Wavelength是一种AWS基础设施部署,它将AWS计算和存储服务嵌入5G网络边缘、网络运营商数据中心之内。因此应用流量只需要从设备到基站、然后就到达城域聚合站点中运行的Wavelength区域。这消除了区域聚合站点和Internet之间的多个跃点会导致的延迟,使客户能够充分利用5G网络。AWS Wavelength还在全球多个5G网络中提供一致的开发者体验,让开发者可以使用目前熟悉的AWS服务、API和工具构建新一代超低延迟的应用程序。开发者无需与多个电信提供商协商空间和设备,也不需要对接不同的管理接口、将应用部署和运营拼接在一起、才能开始部署其应用。
AWS Wavelength将AWS云的实力与Verizon、沃达丰、KDDI和SK电信等领先电信提供商的尖端5G网络相结合,开启了全球创新应用和服务的新浪潮。通过提供这些新功能,AWS Wavelength使开发者能够以几毫秒的延迟为移动用户提供服务,并通过在更接近源头的位置处理数据,优化其应用程序,实现从工厂、到商店、到汽车、到家庭的各种平台的应用场景。
开发者要将其应用程序部署到5G边缘,只需扩展其Amazon VPC、包括一个Wavelength区域,然后创建AWS资源,例如Amazon EC2实例、Amazon EBS卷,以及AWSECS和Amazon EKS容器。此外,开发者可以继续使用熟悉的、功能强大的AWS服务,例如AWSCloudFormation、AWSIAM和AWSAuto Scaling,管理、保护和扩展其应用程序。这让开发者能够轻松运行各种对延迟敏感的工作负载,如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机器学习、游戏流和增强与虚拟现实。
AWS计算服务副总裁Matt Garman表示:“借助Wavelength,我们将5G和云结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强大的新功能,几毫秒内在移动终端用户稳定地运行云服务。对开发者来说,这是一件改写规则的事情,它将解锁全新的一代应用程序和服务。我们非常激动地看到客户可以利用这些以前没有的独特新功能进行创新。”
Verizon正在建设美国最强大的5G网络。Verizon在4月发布的5G超宽带网络,目前遍布全美18个城市以及16个体育和娱乐场所,计划到2019年底扩展到美国30多个城市。Verizon CTOKyle Malady表示,“延续我们首先将新技术推向市场的传统,我们很高兴推出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将我们的5G Edge平台与Wavelength集成,使开发者能够构建新类别的应用程序和网络云体验。融合Verizon 5G超宽带网络和AWS的全部功能,我们为客户释放5G服务的全部潜能,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和超低延迟创建应用程序和解决方案。”
Varjo Technologies Oy总部位于赫尔辛基,为突破性的VR/AR/XR计算设备打造世界上一流的硬件和软件,以人眼分辨率将真实世界和数字世界无缝融合在一起。“与标准VR方法相比,以您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相同敏锐度模拟事物,是一种游戏规则的改变。Varjo独特的人眼分辨率技术可帮助专业人士节省时间、金钱和精力,”Varjo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Niko Eiden说。“不太远的将来,我们的技术将发展到完全无线的、协作的混合现实。这种未来的工作空间需要在云中呈现,数百万像素的极高分辨率、未压缩内容,通过5G在几毫秒内传送到我们的设备,无论是在汽车制造商的本地还是在远程站点。现在,我们不必开发昂贵的本地计算服务,那不可能在电池供电的设备上运行,而是使用边缘计算,将渲染能力和工业级VR/MR业务规模化,从数千台扩展到数十万台。AWS云的强大实力,以及5G的高带宽、低延迟和增强连接性,对于我们交付专业的沉浸式计算体验、拓展我们的业务,至关重要。”
Mapbox是移动和Web开发者的位置数据平台,提供构建基模块,用于将地图、搜索和导航等位置功能添加到任何体验中,改变人们在城市中移动和探索世界的方式。超过170万实时位置开发者使用Mapbox工具,为人员、技术和业务提供日常体验。Mapbox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埃里克·甘德森(Eric Gundersen)表示:“每个人都需要地图,因此每个月有6亿人触摸Mapbox,在他们阅读《纽约时报》头条新闻、在Weather.com看天气、以及在Facebook找不错的餐厅或音乐会时。每当有人触摸地图,我们的地图都会变得更智能,使用AI不断更新交通流量和新的街道。AWS Wavelength的超低延迟计算可以帮助我们处理数十亿传感器的数据,更新地图,识别新建的道路,引导司机错开交通拥堵,使用Vision SDK发现道路施工,等等。AWS Wavelength可将刷新时间从几分钟缩短到几秒钟,为Mapbox用户提供真正活的地图。”
SK电信是韩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在韩国拥有近50%的市场份额,通过不断的技术和服务创新,一直引领着全球移动行业。作为5G的先驱,SK电信也是首批与AWS合作推出商用5G移动边缘计算(MEC)的电信提供商之一。“过结合SK电信的5G网络和AWS云的优势,我们将为所有个人、企业和行业带来创新变革。这一协作可以支持多种令人激动的应用场景,例如云游戏、无头机器人、超高清交互式媒体、自动驾驶和智能工厂。例如,通过使用AWS Wavelength和SK电信先进的5G解决方案,智能工厂可以改进机器人执行维护、安全和制造任务的响应时间,使工厂扩大规模而无需增加成本,”SK电信副总裁兼MNO业务主管余永善(Ryu Young-sang)说。“SK电信和AWS正在边缘部署5G多路访问(multi-Access)云服务,帮助第三方开发者和企业改善体验、创新业务模式,加快上市时间,创造新的收入机会。借助SK电信的5G网络,我们可以共同开发先进的云服务,为韩国任何规模的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沃达丰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电信和技术服务提供商之一,在连接、汇聚和物联网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在新兴市场倡导移动金融服务和数字化转型。沃达丰企业业务部和AWS将AWS云带到靠近需要它的设备,在沃达丰5G网络边缘内的战略地点运行AWS Wavelength,向开发者、IoT设备和终端用户提供多路访问的边缘计算能力。沃达丰企业业务部首席执行官Vinod Kumar表示:“沃达丰拥有欧洲最大的5G网络,覆盖58个城市。同时,作为物联网(IoT)的全球领导者之一,沃达丰拥有9000多万个连接。沃达丰很高兴成为欧洲第一家引入AWS Wavelength的电信公司。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延迟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的客户开展业务的方式,他们可以在我们自己的网络中,依靠沃达丰现有的功能和安全层。”
KDDI是日本领先的电信提供商,提供包括移动和固话通信以及互联网服务在内的服务。KDDI计划于2020年3月前在日本推出商用5G服务,并积极发展其5G网络,以便同时在人口稠密的大都市和农村地区实现增强的移动宽带。“在我们推出5G服务的准备过程中,KDDI已成功证明5G在日本大都市和农村地区能够以可靠的质量提供服务。我们完成了多项成功的试验,例如高速赛车和火车的5G切换、棒球场任意角度的实时视频流以及一个主要电视台的4K视频传输。KDDI总裁Makoto Takahashi说,“借助KDDI 5G网络边缘的AWS云处理和存储服务,我们可以加快高清VR视频流、VPS(视觉定位服务)、智能工厂、自动驾驶汽车等应用的物联网创新。AWS Wavelength让日本企业和消费者可以立即通过KDDI 5G网络访问这些服务。这也将使我们能够解决日本的一些紧迫的社会问题,例如在面临人口减少的地区振兴经济、重建基础设施、提高对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等等。”
13年以来,Amazon Web Services(AWS)一直是世界上服务丰富、应用广泛的云服务平台。AWS提供超过165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联网、分析、机器人、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遍及22个地理区域的69个可用区(AZ),并已公布计划在印度尼西亚、意大利、南非和西班牙建立4个AWS区域、13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AWS,通过AWS的服务强化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欲了解AWS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亚马逊秉承四大原则:顾客至尚、崇尚创新、卓越运营与长远思考。公司开创了诸多创新服务,包括客户评价、一键下单、个性化推荐、Prime会员服务、亚马逊配送、亚马逊云计算服务、Kindle直接出版(Kindle Direct Publishing)、Kindle、Fire tablets、Fire TV、Amazon Echo以及Alexa等。更多信息,请访问
【点亮彩钻后,彩钻图标是不是永久的呢?】
您好!楼主彩钻图标不是永久的.每天会减少一定成长值...零GG网游热线 awsiori 为您提供参考
中国古代史论文格式是怎么样的
1、史料引用的规范问题 前已述及,重视史料的引用是历史论文撰写的重要特点,也是衡量一篇历史学术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同时,史料的引用还存在一个规范问题。 这种规范的具体要求是: (1)尽量使用第一手资料,要靠第一手资料说话,少用第二手、第三手资料。 这种规范要求,其实也是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 因为相对而言,第一手资料比起第二手、第三手资料更具有真实性。 当然,对此也要辩证地看,即使是第一手资料,也是前人的研究成果,一样带有主观性,因此也存在一个分析与甄别的问题。 (2)引用的资料必须详细地注明出处。 引用资料包括直接引用文献原文和转述文献之意或他人的学术观点两种,无论是哪一种,都必须要详细注明出处。 一方面,用有出处的史料作论据,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另一方面,注明出处也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属于文品、道德问题,同时也可避免抄袭之嫌。 切忌通篇文章洋洋洒洒,引用了大量前人和同时代人的观点或具体表述,却一个引号也不打,一个出处也不标。 2、论文表述的规范问题 (1)历史语言问题。 中国古代史家普遍主张史文词达意、词达道即可,也就是所谓的简而工。 重视文与史的区别,这一点当然是对的,历史语言不能和文学语言那样,随意使用夸张、描写,它一定要尊重史实。 但是,对此的理解也不能绝对化。 历史叙述是可以采用细节描写的,像司马迁写“鸿门宴”就是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从而使历史文字读来更加生动,人们也决不会认为司马迁在胡编乱造。 特别是写历史人物和具体事件,一些事件场景描写、人物心理刻画等,在符合逻辑的前提下是完全可以的,它增强了史文的可读性和影响力。 (2)论文格式问题。 总体来说,历史学术论文强调考实,它必须有论有据、有叙有议,也就是史论结合、评述结合。 一篇文章如果光有论点,没有论据,或者论据不充分,那么它的论点就支撑不起来。 同样,如果提不出论点,没有自己的看法、想法,也不能成其为学术论文。 同时,学术论文的文体又是多样的,既有一般性的研究论文,也有札记、笔记、读后感、书评、动态综述等不同形式的论文,对此当然也有一些具体的和不同的规范。 例如,札记主要是写出自己的点滴心得或认识,无需长篇大论,但要言之有物;笔记与札记有类似的地方,不过更灵活;书评是要把握原书的基本精神和学术价值、地位,从而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动态综述主要是梳理某一学术问题的发展状况。 (3)符号规范问题。 除了基本的文句符号(标点符号)要准确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数字的标示问题。 根据现行出版规范,凡是文中出现表示数量的数字和公元纪年,一般采用阿拉伯数字符号;而对于古代帝王纪年,则必须使用汉字数字符号,同时在紧接其后的括号里注上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相应公元纪年。 (4)参考文献著录问题。 学术期刊的参考文献著录,大多依据国家标准,不过有的期刊有自己的文献著录依据,这就要根据投稿期刊的具体要求来进行了。 文章转载自 期刊云 ,论坛里面有关于论文格式的详细介绍,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下。
常见的信道利用方式有哪些?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STDM) 复用中若将时隙分给并不总是进行传输的站,就不能很好地利用传输线路,这些预分的时隙可能会被浪费。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通过动态分配时隙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更有效地利用线路。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较昂贵,这是因为它包含一些处理器,并使用缓冲技术来有效地利用信道。 缓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