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国家的高度-思考数据泄露防护的意义 (站在国家的高度)

教程大全 2025-07-07 21:56:40 浏览

【.com 综合报道】中国官方媒体在2008年末披露了“东风31洲际导弹”泄密案的详情,案犯沃维汉、郭万钧向台湾提供涉及东风31洲际导弹等七项绝密情报,对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造成特别巨大危害,后果特别严重,均被判处死刑。

中共统战部西藏工作局局长毕华不慎把内含文件及工作日记的移动硬盘插在一部被远程控制的电脑上,结果被台湾方面掌握有关资料。毕华使用电脑不当造成泄密,因此被统战部撤职。

以上两事件给我们高度的警示,更引发我们对于信息安全重要性的思考。信息安全,尤其是涉及到国家机密的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反华势力出于遏制中国的战略企图,渗透破坏活动不会停止。针对中国的网络间谍攻击正变得越来越多,信息安全关系到银行金融, 政府机关, 军队建设等很多领域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多数都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目前,台湾间谍情报机关网络策反和窃密活动正在猖狂进行,其他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也千方百计从事网络策反和窃密活动。

站在国家的高度

发达国家和地区已通过空间、海洋和网络技术把国家主权的行使范围推展到太空、远洋乃至电磁空间,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因缺乏资金、技术和基础设施,传统概念上的领空、领海主权尚难以完全实现,更不用说控制“信息主权”了。从“信息主权”行使的质量来看,发达国家也远远优于发展中国家。网络化是在工业革命所形成的世界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上形成的,这就使得网络所带来的全球相互依赖现象在广度和深度上对各国是不对等的。发达国家通过对发展中国家所用的计算机芯片和关键软件技术的垄断,实际上控制了这些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要害部门的神经中枢,这种难以克服的依附性实际意味着国家主权的部分丧失。由此可以认为,技术上的垄断终将造成政治上的霸权,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技术扩大了国家主权事实上的不平等。

随着全球经济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经济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黑客已经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重要人群,搜索技术使信息保护难度增加,一些国家还在网络产品中嵌入间谍软件,通过“后门”,直接威胁重要信息的安全。计算机芯片、操作系统、手机、应用软件等被植入“间谍软件”的实例举不胜举,微软操作系统植入“间谍软件”已经不是秘密。据CNCERT/CC抽样监测发现,2006年中国大陆约有1000多万个IP地址的主机被植入“间谍软件”程序。

信息安全,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我们所熟知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黑客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 通过网络密码破解、远程计算机控制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或者破坏对方网站、系统。还有就是军事上所说的信息战。另一种是内容的安全,表现为文档或数据的安全,这方面最主要的威胁是黑客入侵、国外间谍人员窃密或内部泄密,可能造成的文档或者数据泄露。

传统的信息安全产品如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漏洞扫描分别属于PDR和P2DR模型中的防护和检测环节,它们都是从网络层或者应用层进行安全防护,这只是对网络安全层面的安全防护,没有对网络中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保护。数据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有重大保密责任的机构和单位在实行网络化办公的过程中,方便高效和安全保密重视数据本身的安全。如果忽视对数据安全的管理和投入,势必漏洞百出,给境外网络间谍留下可乘之机。


220千伏变电站的安全距离?220千伏变电站

您的问题比较空泛,220KV的变电站中的电气设备也有不同电压等级的。 如果是220KV的设备,那么安全距离是3米。 110KV的设备,安全距离是1.5米。 35KV的设备,安全距离是1米。 10KV的设备,安全距离是0.7米。 希望这样能解答你的疑惑。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哪三个?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新入厂职员和工人的厂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车间级安全教育(部门级)和岗位(班组级)安全教育,厂矿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制度的基本形式。

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 是指新入厂职员和工人的厂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车间级安全教育(部门级)和岗位(班组级)安全教育,厂矿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制度的基本形式。

企业必须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对调换新工种、复工、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工人,必须进行新岗位、新操作方法的安全卫生教育,受教育者,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安全人命关天。 三级安全教育是新职工入厂接受的第一次正规的安全教育,因此我们应以对职工生命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严把关口,扎扎实实地开展好三级安全教育,使他们从第一次就树立起正确的安全观,积极投入到安全生产中去。

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看,有赢有输。 这种输和赢的关系,是相对应还是相对立?

应该是相对应的,同一件事,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没有这件事的发生,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对与错,输与赢。 事情发生了,我们也许没办法去改变它,但是站在什么角度去看它很重要。 比如,一次失败,我们输了机会,但我们赢得了教训,积累了经验,下一次再有机会,我们的胜算将会比没有失败过的人大了许多。 这便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看事情的角度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及出路。 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还望见谅!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