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不足 云开始被列入采购清单
2015-11-18 13:52:38对云存储服务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虚拟化环境的存储管理看起来已经如鱼得水;闪存正在快速成为一个基本的商品,每个磁盘阵列都不例外——这些分析都是基于TechTarget存储杂志最近做的第13次年度采购意向调查的分析结果。
对云存储服务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虚拟化环境的存储管理看起来已经如鱼得水;闪存正在快速成为一个基本的商品,每个磁盘阵列都不例外——这些分析都是基于TechTarget存储杂志最近做的第13次年度采购意向调查的分析结果。
在我们的独家调查中,存储人员分享了他们的观点,其中包括有关当前企业的存储技术环境以及他们在未来一年基础设施发展和加强的计划。
我们收集了多个存储相关的主题,这些观点都来自拥有他们公司的存储系统直接决策权的IT决策者。这些公司的平均年收入是10亿美金(比去年的13亿美金有所下降);40%的参与企业都至少拥有1000个以上的员工。
这项调查包括了所有行业-其中比例靠前的行业包括商业服务/咨询(13%),政府(12%),计算机相关服务(11%),健康/医疗(10%),教育(9%),金融/银行(8%)和制造业(6%)。
接受调查的公司各种形式储存的数据量平均值在1.4PB,包括存储在磁盘、磁带、闪存、光盘和云上的数据。这一数字比前两年的报告值略低,但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仍然是一个可怕的海量数据。
随着花费更多的资金 存储经理们对预算有所控制
对于公司的平均存储预算,我们调查结果是230万美金。这与去年相同(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更大的公司更多的花费),但是55%的公司报告存储预算都在一百万美金以下。按公司规模划分,我们可以看到,规模较小的公司会有100万美金的支出预算,中型公司期望在280万美金,大公司的平均预算大概在640万美金。
对比企业去年的预算,他们今年会有2.3%的增长。在过去的三年中,我们已经看到的增长幅度都在1.5%的范围内,所以2.3%的涨幅,已经是2008年经济衰退以来,我们可以看到的***的增量了。
这对于存储经理来说是好消息,因为他们正在管理着一个平均容量为326TB的存储,他们预计容量会以每年25%的增长率增长。大公司(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管理的存储数据在881TB,但即使是小型公司(小于1亿美金的收入)也都需要管理平均152TB的数据量。从我们六年前开始将这个问题列入调查以来,这已经是***数字了。
为了寻求更高的容量和性能 厂商将增加新的存储类型
大多数厂商都会有混合存储系统,但是非结构化数据的急速生长,使得文件存储成了最突出的应用。今年的受访者72%都表示,他们已经安装了NAS系统。对于块存储,我们已经看到了iSCSI存储正在逐步赶超光纤通道存储,而且这种趋势仍在继续,5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目前正在使用基于IP的块存储,而使用FC块存储的比率为44%。在数据中心存储中,最令人吃惊的发展是基于对象的存储的快速使用; 12%的用户指出,今年以来,他们已经安装了这种相对较新的技术。
作为一个群体,我们的受访者预计增加至少40 TB的额外磁盘/闪存容量,与我们已经看到的过去的四五年数据相同。根据公司规模,我们看到小企业将增加22 TB,中型企业增加51 TB,规模较大的企业预计会增加90 TB。
当我们的受访者为他们的新容量进行采购时,一些全新形式的阵列会出现。不过,我们七年前已经发现的趋势仍在持续,存储容量预算***的部分被用于购买已安装系统的额外容量。3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主要存储采购会是购买已有阵列的新驱动器。
随着全闪存阵列的深入人心 闪存变得非常普遍
高达3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公司正在以某种形式采用固态存储,9%的人计划在2015年使用该技术,28%的人会评测该技术。只有24%的人表示他们没有闪存相关的迫切计划,这已经是我们看到的最小的比例了。
闪存实现的***仍然是在混合阵列(76%),这已经是连续五年左右看到的偏好了。超过半数的人(51%)指出,他们直接在 服务器 上安装闪存,并且大约相同数量的人(55%)在他们的个人电脑,高性能台式机/笔记本电脑上享用固态磁盘带来的高性能。在过去的一年中,***的事件之一,就是全闪存阵列的增长。去年,我们的受访者中6%的人表示,他们已经有了全闪存的相关计划;今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令人印象深刻的22%了。
在目前的闪存用户中,平均装机容量为10.5 TB,而我们之前关于2015年的预计量为平均8.3TB。增加更多的闪存最经常提到的原因是,为现有程序提供更高的性能(55%);支持虚拟服务器环境比例为38%,优化/整理项目(35%),为新的应用程序提供足够的性能(31%)紧随其后。
随着数据中心的虚拟化进程 注意力开始转向软件定义存储和超融合
不久前,许多存储经理们最纠结的事情是,他们试图将他们的传统存储系统安装到虚拟服务器基础设施中。今天,在为虚拟机配置和调配存储中流下的汗水和泪水要少得多。这是因为新的存储厂商已经退出了虚拟化专用存储,并且传统存储厂商们终于将他们的系统融入进虚拟服务器应用中。
当虚拟机***次开始席卷整个数据中心时,大多数存储经理人选择使用他们***性能的存储来支持他们,所以FC是***的协议。 FC仍然是***,但已经很勉强了:33%的人认为FC是他们在虚拟服务器中正在使用的主要的存储类型,同时31%受访者将iSCSI作为主要类型。NAS排在第三位且与前两者差距较大(18%)。
很小部分公司已经走上了虚拟桌面基础架构的路径,但在那些已经拥有VDI的公司中,18%使用FC存储来支持虚拟桌面; 14%使用的是iSCSI,12%使用NAS。这些数字在连续5年的调查结果中都相当的一致。
替代的存储架构是以两个最热门的数据中心/存储技术为核心:超融合基础设施和软件定义的存储(SDS)。超融合将存储,服务器和网络融合在一个服务器中,然后在规划好的网格中组合和共享资源;SDS将所有的智慧都融入到软件中,并且避开使用存储特定的硬件。受访者中有一些尝鲜者——11%的人表示他们已经部署了SDS和8%的人已经部署了超融合系统。不过,另外8%和7%,正在积极评估这些替代品并进行有计划的实现。
虽然还是有点谨慎 企业正在扩大其云存储服务的使用

去年,有近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还没有使用云存储服务,前年的比例更高,在78%。而在今年,56%的人说他们还不是云存储用户——已经有超过20个百分点的浮动了。
对于使用云存储用于非数据保护服务的公司,***的用途是用于存储主数据(26%);1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云迁移走近线数据。增长最快的云存储应用程序是归档:15%的人说他们正在使用云归档,对比两年前,这个比例还只有3%。
目前云存储的用户说,他们有平均15 TB的数据存储在云上面,去年这个数字是13TB。这些用户似乎确信云存储的可行性,并计划在2015年增加相应的容量或服务:47%将用于主数据扩容,33%用于归档和32%用于近线数据。
随着移动设备数量的迅速增长,文件同步和共享越来越受关注。1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公司正在使用的公共同步和共享服务,12%的人说,他们已经安装了内部的同步和共享系统。
数据保护采取多种形式、格式和形式因素
磁盘到磁盘(D2D)备份系统的支出仍然是健康的,有31%的人说他们会在2015年增加他们的支出,近一半的人(47%)指出,他们今年的花费将维持去年的水平。
***的备份基础设施(59%)是将磁盘系统配置成一个备份目标——基于磁盘的备份,是10年来我们的主要选择方案。 31%的受访者在他们的备份过程中,会使用某种备份重复数据删除硬件,而25%的人表示,他们正在采用连续数据保护(CDP)的某种形式。 CDP增长已经停滞了很多年,但在过去的四年里却一直稳步上升。对于企业在2015年将要添加的备份技术,重复数据删除技术(19%)和CDP(16%)居于首位。
云存储服务***提出了自己的理念,即提供便捷、低成本的备份。我们报告中的公司有41%都使用云备份,至少会有一些数据在上面。最常见的备份到云的数据是电子邮件应用,紧随其后的是需要进行灾难恢复的数据。基于云的灾难恢复是一个快速增长的领域,有23%受访者指出,他们将在今年增加云DR服务开支。
平均而言,云备份/灾难恢复的用户有14 TB存储在云备份服务的数据;这些用户中的41%存储在云中的备份数据量在10 TB以上。21%的人预计在今年增加云备份的支出,25%的人说他们会维持2014年时的开支水平。
仅来自“磁带已死”的部门中:只有45%的人表示,他们将最终剥离一些自己的数据备份到磁带(在五年前,该比例是79%)。而另一方面,39%的人说他们会将部分或全部可能的备份数据转移到云中。
存储管理软件仍然不确定 效率相关的技术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对于存储管理软件的消费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而购买行为的发生是因为在虚拟环境中使用新工具来管理存储的需要。今年,3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增加他们的管理工具支出,比过去两年高了大概四个百分点。他们想使用相同数量的员工来帮助管理更多的存储资源(30%),这个是传统的最重要的理由。17%的人希望用软件来简化管理混合存储环境,一个类似比例是希望更加有效的使用已安装的存储。
多年来,存储用户推动他们的供应商提供更有效率的应用——像自动精简配置——厂商大都进行了良好的回应。
自动精简配置是最广泛的使用的效率技术,有46%的人说他们现在正在使用自动精简配置,6%的人计划在今年使用,16%的人正在评测。固态存储已帮助推动了一批效率相关的技术,包括分层、压缩和主存储的重复数据删除。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所有的技术。另外11%到13%的人打算购买这些技术,26%到29%的人今年进行评测。
怎样学好装饰预算
1、自学工程预算的专业,比如土建、装饰装修、给排水、电气、市政等等,先选择一个入门,如果一起学就太多了,比较乱,先学好一个,其他的触类旁通。 2、土建和装修主要是施工图烦琐、工序也多复杂,工程量不号算。 3、书目:工程量计价规范,工程量计算规则,施工验收规范、当地的预算定额、取费表等等。 还有就是一些预算员手册之类的。 4、工地要经常去,主要看施工工艺,对照图纸和规范,使工程实物和设计图纸对上号。 工程量现场测量、清点和图纸对照,看是否相符。 5、一边学、一边做,对照并多问问身边的人。 6、学计算机的软件操作应没问题,学鲁班、神机妙算、广联达等软件都行。
建筑有哪五大员?
施工员 《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检查员《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质量事故分安全管理员《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预算员《建筑识图》、《房屋构造》、《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材料员《建筑材料》、《房屋构造》、《建筑企业经管管理 》
如何编制iso9001内审检查表
企业认证之前应具备的材料 一、文件和记录的管理: 1. 办公室要有全部文件和记录空白表格清单; 2. 外来文件(质量管理方面、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标准、技术文件、资料等)清单特别是国家强制性的法律法规的文件及控制发放的记录; 3. 文件发放记录(各部门都要有) 4. 各部门受控文件清单。 含: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各部门的支持性文件、外来文件(国家、行业、等标准;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资料等); 5. 各部门质量记录清单; 6. 技术文件清单(图纸、工艺规程、检验规程及发放记录); 7. 各种类文件的都要进行审核批准及日期; 8. 各种质量记录签字要齐全; 二、管理评审: 9. 管理评审计划; 10. 管理评审会议的“签到表”; 11. 管理评审记录(管理者代表的报告、与会者的讨论发言或书面的材料); 12. 管理评审报告(其中的内容见《程序文件》); 13. 管理评审后的整改计划和措施;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记录。 14. 跟踪验证记录。 三、内审方面: 15. 年度内审计划; 16. 内审计划及日程安排 17. 内审小组长的任命书; 18. 内审成员资格证书复印件; 19. 首次会议记录; 20. 内审检查表(记录); 21. 末次会议记录; 22. 内审报告; 23. 不符合报告及纠正措施验证记录; 24. 数据分析的有关记录; 四、销售方面: 25. 合同评审记录; 26. 顾客台帐; 27. 市场调查结果、顾客满意程度调查结果、顾客投诉、抱怨及反馈的信息,台帐,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是否完成质量目标; 28. 售后服务记录; 五、采购方面: 29. 合格供方评定记录(包括外协代方的评定记录);以及对供货的业绩评价的材料; 30. 合格供方评质量台帐(在某个供方采购了多少材料,是否合格),采购质量统计分析,是否完成质量目标; 31. 采购台账(包括外协产品台帐) 32. 采购清单(应有审批手续); 33. 合同(应经部门负责人批准); 六、库房: 34.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名细台帐; 35. 工具名细台帐; 36. 量具明细台帐(应包括量具检定状态、检定日期、复检日期)及检定的证书的保存; 37. 不合格量具、工具的控制(报废手续); 38. 量具检定记录; 39.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标识(包括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 40. 入、出库手续; 七、设备方面: 41. 设备清单; 42. 检修计划; 43.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44. 特殊过程设备认可记录; 45. 标识(包括设备标识和设备完好状态标识); 八、生产方面: 46. 年度生产计划;及生产、服务过程实现的策划(会议)记录; 47. 完成生产计划的项目清单(台帐); 48. 不合格品台账; 49. 不合格品的处理记录; 50. 半成品、成品的检验记录及统计分析(合格率是否达到质量目标); 51. 产品的防护、仓储的各项规章制度、标识、安全等; 52. 各部门的培训(业务技术培训、质量意识培训等)计划、记录; 53. 作业文件(图纸、工艺规程、检验规程、操作规程到现场); 54. 关键过程一定要有工艺规程; 55. 现场标识(产品标识、状态标识、设备标识); 56. 生产现场不能出现未经检定的量具; 57. 各部门的每一类工作记录要装订成册,便于检索; 九、产品交付: 58. 发货计划; 59. 发货清单; 60. 对运输方的评定记录(也属于合格供方的评定); 61. 顾客收到货物的记录; 十、人力资源: 62. 岗位人员任职要求; 63. 各部门培训需求; 64. 年度培训计划; 65. 培训记录(包括:内审员培训记录、质量方针和目标培训记录、质量意识培训记录、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培训记录、技能培训记录、检验员上岗培训记录,均应有相应的考核评价结果) 66. 特殊工种名单(经有关负责人批准上岗的、及有关证件); 67. 检验员名单(经有关负责人任命,并规定职责和权限); 十一、 安全管理: 68. 安全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关国家、行业及本企业的法规等); 69. 消防设备、设施清单; 说明: 1. 以上内容必须准备完善; 2. 强调各个部门的质量记录一定要完备; 3. 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一定掌握本部门的质量职责; 4.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各部门的分解目标要掌握; 5. 岗位责任要求每一员工都要掌握。 6. 以上内容,按各个专项负责人/班组的职责分工准备好材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