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照还是消费习惯,什么才是国外云厂商进军中国市场时要面对的叹息之墙?
2017-11-27 13:41:12庞大的中国云服务市场引得中国的云服务商大力布局。纵观中国云服务厂商,阿里云作为业内领头羊,市场份额占据着中国市场半壁江山,并且近几年逐渐开始云业务的国际扩张,随后是腾讯、华为、浪潮等一众服务商。
前些日子大名鼎鼎的亚马逊AWS被光环新网以不超过20亿元的金额(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收购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收购的业务是亚马逊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基于AWS云服务的特定经营性资产(包括不限于 服务器 等IT设备),并利用这些资产在中国境内提供并运营基于亚马逊云技术的云服务。对此光环新网给出的原因就是为了遵守我国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公司运营的AWS云服务的安全性和服务品质。
光环新网所言应该不虚,中国对国外云服务落地中国有着明确的规定,而这也正是AWS等国外云服务商难以在中国大张旗鼓地开展业务的主要原因,成为挡在这些云服务商进军中国路上的拦路虎。而另一方面,蓬勃兴起的中国云服务市场又让这些云服务商垂涎欲滴。
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云计算行业的总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6866亿元人民币(约合1036亿美元)。自2010年以来,中国云计算行业经历了强劲增长,2016年市场规模达到1782亿元,年均增长18.8%。
庞大的中国云服务市场引得中国的云服务商大力布局。纵观中国云服务厂商,阿里云作为业内领头羊,市场份额占据着中国市场半壁江山,并且近几年逐渐开始云业务的国际扩张,随后是腾讯、华为、浪潮等一众服务商。然而,在中国的云服务商寻求海外扩张的同时,对于起步较早的”外资云”却仍难以在中国市场上难以落地。
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中国与外国企业的贸易往来越发频繁,外资企业对进入中国云服务市场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但如何面对中国政府对云计算及数据安全的监管,信息共享、文化差异等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运作成功并在国内落地正式商用的仅有微软Windows Azure,以及亚马逊AWS中国区有限预览服务。
事实上,外资企业提供公有云服务最主要的问题在于难以获得数据中心等电信业务增值牌照,此类牌照多为国内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商持有,并一度停发。自2012重启之后,阿里、华为、浪潮等一批国内互联网和IT厂商也相继获得了持牌资格。但对于国外企业,牌照管理和发放一直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定。根据《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外方投资者在企业中的出资比例,最终不得超过50%,意味着外资企业需在国内成立合资公司,而实际执行中即使是合资公司能获取此类牌照的只是国内的互联网中心服务企业,且***。
针对此类问题,国外企业的普遍争议在于,基于互联网提供的公有云服务在中国是否应归属电信管理范畴,因为这与美国相对开放的云服务市场形成差异。
此外,中国数据中心牌照前面已经提到,更侧重于强调基于互联网数据中心、IT设备以及带宽资源的基础服务,但对PaaS和SaaS尚没有明确规定,对于更多层次的云计算服务管理是否应由单一牌照统一管辖也成为外资企业关注的重点。***,外资企业也在寻求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和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渠道,来促使中国监管部门开放相应的云服务市场。
在今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正式执行,这部法律对于网络基础设施、网络信息和网络运营企业进行了严格监管,原则上禁止外国企业在华直接经营数据中心和网络新闻服务。
换句话说,外资企业想在中国落地云服务并没有那么容易,由于政府的安全措施和对互联网流量的积极监管政策,要充分考虑数据治理、法律法规问题的限制,因此,在中国使用云计算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
不过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云供应商都应该提供指导和自动化系统的供应商,以方便在限制之内工作。其实,随着目前科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云供应商正逐渐成为在中国开展业务时的主要”中介”机构,自动化的合规系统便于双方交易,这就意味着应该使用和合作伙伴相同的云供应商,或者借助国内公有云服务商出海契机,开展多边探讨,以争取更多国内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
我们知道,当下不少国内云服务商也在海外提供云计算服务,同样将面临着各个不同地区的市场监管和数据跨境流动问题,不过美国市场对云服务的监管相对宽松,虽然有针对电信服务运营牌照限制,而对于互联网市场则较为开放。
国外品牌的汽车为什么如此价高?
骑自行车不用缴税,开汽车缴税就厉害了。

最棘手的是,买车时要缴一笔数量不小的购置税。 这税约为车价10%左右,动辄上万元。 人们对这个税很在意。 您看,今年购1.6升及以下的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消费者就踊跃得很。 明年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征为7.5%,虽比今年高2.5%,但还算优惠。 而那些买大排量车的,税就不会减轻;至于购买进口大排量车的主儿,更甭说了。
在中国,无论销售商怎么促销,进口车价都大大高于国外。 我在美、欧、澳看车市,名牌车价格之低令人吃惊。 “奔驰”在美国只卖三四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0多万元,而这里最便宜的入门级合资奔驰C级车,也得卖人民币30-40万元;有款宝马在欧洲售价3万多欧元,约合人民币30多万,而这里要卖人民币近50万元;Z4在欧洲售价不到4万欧元,这里卖到人民币近60万……
原因何在?税多。 一般的大排量车,从进入海关到消费者手里,得缴三道税:25%的进口关税;25%的消费税;10%左右的购置税。 这些税最终都是由消费者来买单。 这样的车怎会不贵!加上牌照费、车船税、燃油税、贷款道路通行费、交强险,说进口车“一车八费”,并不为过。
什么车的车牌标志是T字
现代酷派的专用车标,为的是提升车的档次,但进入中国时为了先提高知名度,把车标换成一般的现代车标,后来市场接触得多了以后才逐步换回T字的专用标志
如果把刚买的新车卖了赔多少钱
购买一辆新的汽车从付款提车的时候,车辆折旧率开始递减的过程,新车前几年折旧的比较快,后面折旧比例就会逐渐降低,主要是看汽车的保值率。 如果刚刚只是开了一段时间就买出去,可能会亏汽车购买时原车价值的10%到15%的折价,具体需要看什么品牌的汽车。 比如:一辆帝豪GL,1.8L自动精英型售价为元,落地价格在元左右,驾驶一年转让出去价格,*15%=(元),就减少了元的价格,也就是说用几万块钱租一辆车开一年一样,所以在一段时间转让出去一点都不划算。 注意事情:如果不是土豪想换车就换车,也不是买一辆车就开到报废的情况,是想在汽车最划算的时候转让出去重新购买汽车。 新车购买的前三年都大概在15%的折价,如果才开三年就卖出去购置税就亏了,3年后到6年每年大概在10%的折价,如果车况良好先留着自己开。 开了6年后就需要越早转让越好,这时的折价只有5%了,越早转让就更加的划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