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Linux驱动开发-让你的设备运行更加高效稳定-linux驱动笔记-Linux驱动笔记 (掌握linux要多久)

教程大全 2025-07-09 14:56:10 浏览

linux驱动开发是控制外围设备的连接方式之一,无论是将智能手机连接到电脑,还是连接HID输入设备,Linux驱动程序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Linux驱动开发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一、开发需求分析

首先,在开发Linux驱动时,需要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开发人员需要了解硬件设备的外围配置及接口,并对外围设备的功能、机制及其与Linux操作系统之间交互的方式进行详细分析。

### 二、流程设计

经过硬件设备的需求分析之后,开发人员需要设计Linux驱动程序的开发流程,根据硬件需求指定接口,并准备好最终将流程翻译成程序语言的框架结构。

### 三、代码编写

接下来是实现流程的关键步骤——代码的实际编写。开发人员要根据建立的流程框架,编写代码,实现Linux系统和外围设备之间的交互。开发人员可以使用多种语言,如C或 Linux 内核提供的标准API,来编写这类代码。

例如,使用Linux内核提供的标准API来编写代码,可以用下面这段代码来创建一个驱动程序:

#include#include#include#includestatic int __init my_driver_init(void) { printk(KERN_INFO "Hello World!return 0; } static void __exit my_driver_exit(void) { printk(KERN_INFO "Goodbye World!} module_init(my_driver_init); module_exit(my_driver_exit); MODULE_LICENSE("GPL"); MODULE_DESCRIPTION("Hello World LDD Module"); MODULE_AUTHOR("LDD");
驱动笔记

### 四、测试

最后,在代码实现基本功能之后,开发人员需要对Linux驱动进行测试,以确保其性能可靠,稳定,可扩展性强。建议在测试中模拟多种各种外部因素,通过经过精心构建的测试案例,来检验Linux驱动的正确性、稳定性及性能。

通过正确遵循以上流程,将有助于让Linux驱动在开发过程中表现良好,更加高效可靠。此外,开发者也可以加入其他因素,如性能优化,平台移植等,再加以优化,让你的设备运行更加高效稳定。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树叶云(shuyeidc.com)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 服务器 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linux的驱动怎么下载·1 支持驱动精灵吗

驱动精灵只支持xp和win7,不支持linux的linux的驱动一般是通过内核支持,如果内核不支持,才需要驱动。 主流的linux发行版基本上是装好就能用,不需要安装额外驱动。

编写Linux网络驱动程序需要注意些什么

1 中断共享Linux系统运行几个设备共享同一个中断。 需要共享的话,在申请的时候指明共享方式。 系统提供的request_irq()调用的定义: int request_irq(unsigned int irq,void (*handler)(int irq, void *dev_id, struct pt_regs *regs),unsigned long irqflags,const char * devname,void *dev_id); 如果共享中断,irqflags设置SA_SHIRQ属性,这样就允许别的设备申请同一个中断。 需要注意所有用到这个中断的设备在调用request_irq()都必须设置这个属性。 系统在回调每个中断处理程序时,可以用dev_id这个参数找到相应的设备。 系统在回调每个中断处理程序时,可以用dev_id这个参数找到相应的设备。 一般dev_id就设为device结构本身。 系统处理共享中断是用各自的dev_id参数依次调用每一个中断处理程序。 2 硬件发送忙时的处理主CPU的处理能力一般比网络发送要快,所以经常会遇到系统有数据要发,但上一包数据网络设备还没发送完。 因为在Linux里网络设备驱动程序一般不做数据缓存,不能发送的数据都是通知系统发送不成功,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机制在硬件不忙时及时通知系统接着发送下面的数据。 一般对发送忙的处理在前面设备的发送方法(hard_start_xmit)里已经描述过,即如果发送忙,置tbusy为1。 处理完发送数据后,在发送结束中断里清tbusy,同时用mark_bh()调用通知系统继续发送。 但在具体实现我的驱动程序时发现,这样的处理系统好象并不能及时地知道硬件已经空闲了,即在mark_bh()以后,系统要等一段时间才会接着发送。 造成发送效率很低。 2M线路只有10%不到的使用率。 内核版本为2.0.35。 我最后的实现是不把tbusy置1,让系统始终认为硬件空闲,但是报告发送不成功。 系统会一直尝试重发。 这样处理就运行正常了。 但是遍循内核源码中的网络驱动程序,似乎没有这样处理的。 不知道症结在哪里。 3 流量控制(flow control)网络数据的发送和接收都需要流量控制。 这些控制是在系统里实现的,不需要驱动程序做工作。 每个设备数据结构里都有一个参数dev->tx_queue_len,这个参数标明发送时最多缓存的数据包。 在Linux系统里以太网设备(10/100Mbps)标明发送时最多缓存的数据包。 在Linux系统里以太网设备(10/100Mbps)tx_queue_len一般设置为100,串行线路(异步串口)为10。 实际上如果看源码可以知道,设置了dev->tx_queue_len并不是为缓存这些数据申请了空间。 这个参数只是在收到协议层的数据包时判断发送队列里的数据是不是到了tx_queue_len的限度,以决定这一包数据加不加进发送队列。 发送时另一个方面的流控是更高层协议的发送窗口(TCP协议里就有发送窗口)。 达到了窗口大小,高层协议就不会再发送数据。 接收流控也分两个层次。 netif_rx()缓存的数据包有限制。 另外高层协议也会有一个最大的等待处理的数据量。 发送和接收流控处理在net/core/dev.c的do_dev_queue_xmit()和netif_rx()中。 4 调试很多Linux的驱动程序都是编译进内核的,形成一个大的内核文件。 但对调试来说,这是相当麻烦的。 调试驱动程序可以用module方式加载。 支持模块方式的驱动程序必须提供两个函数:int init_module(void)和void cleanup_module(void)。 init_module()在加载此模块时调用,在这个函数里可以register_netdev()注册设备。 init_module()返回0表示成功,返回负表示失败。 cleanup_module()在驱动程序被卸载时调用,清除占用的资源,调用unregister_netdev()。 模块可以动态地加载、卸载。 在版本里,还有kerneld自动加载模块,但是中已经取消了kerneld。 手工加载使用insmod命令,卸载用rmmod命令,看内核中的模块用lsmod命令。 编译驱动程序用gcc,主要命令行参数-DKERNEL -DMODULE。 并且作为模块加载的驱动程序,只编译成obj形式(加-c参数)。 编译好的目标文放/lib/modules//misc下,在启动文件里用insmod加载。 Linux程序设计资料可以从网上获得。 这就是开放源代码的好处。 并且没有什么“未公开的秘密”。 我编写驱动程序时参阅的主要资料包括:Linux内核源代码《The Linux Kernel Hackers Guide》by Michael K. Johnson《Linux Kernel Module Programming Guide》by Ori Pomerantz《Linux下的设备驱动程》by olly in BBS水木清华站可以选择一个模板作为开始,内核源代码里有一个网络驱动程序的模板,drivers/net/skeleton.c。 里面包含了驱动程序的基本内容。 但这个模板是以以太网设备为对象的,以太网的处理在Linux系统里有特殊“待遇”,所以如果不是以太网设备,有些细节上要注意,主要在初始化程序里。 最后,多参照别人写的程序,听听其他开发者的经验之谈大概是最有效的帮助了。

怎样编写Linux设备驱动程序?

Linux是Unix操作系统的一种变种,在Linux下编写驱动程序的原理和思想完全类似于其他的Unix系统,但它dos或window环境下的驱动程序有很大的区别。 在Linux环境下设计驱动程序,思想简洁,操作方便,功能也很强大,但是支持函数少,只能依赖kernel中的函数,有些常用的操作要自己来编写,而且调试也不方便。 本人这几周来为实验室自行研制的一块多媒体卡编制了驱动程序,获得了一些经验,愿与Linux fans共享一、Linux device driver 的概念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内核和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设备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内核和机器硬件之间的接口。 设备驱动程序为应用程序屏蔽了硬件的细节,这样在应用程序看来,硬件设备只是一个设备文件, 应用程序可以象操作普通文件一样对硬件设备进行操作。 设备驱动程序是内核的一部分,它完成以下的功能:1.对设备初始化和释放。 2.把数据从内核传送到硬件和从硬件读取数据。 3.读取应用程序传送给设备文件的数据和回送应用程序请求的数据。 4.检测和处理设备出现的错误。 二、实例剖析我们来写一个最简单的字符设备驱动程序。 虽然它什么也不做,但是通过它可以了解Linux的设备驱动程序的工作原理。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