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头上已悬“达摩克利斯之剑”
2019-08-13 21:38:24在过去几年时间内,云计算领域成为科技行业新宠,亚马逊、微软、谷歌等一线巨头无不将此视为重要战略,国内的阿里、腾讯以及华为、联通、中国电信也是竭尽全力抢占市场。
在过去几年时间内,云计算领域成为科技行业新宠,亚马逊、微软、谷歌等一线巨头无不将此视为重要战略,国内的阿里、腾讯以及华为、联通、中国电信也是竭尽全力抢占市场。
截至2018年末,全球云计算年产值已经超过800亿美元大关,业内外对此也是寄予了厚望,“向云端要增量”也成为相当部分企业的共识,但殊不知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正悬在头顶。
正进入换挡期的云计算行业
在第三方机构Canalys连续几个季度的行业报告中显示,整个行业的增速变缓已经是不可更改的事实:2018年全行业完成804亿美金产值,同比增长46.5%,但到了2019年Q2,该数字已经变为37.6%。
2019年Q2,马逊的AWS增速由上年同期的41%降为37%,微软虽仍有64%的增速,但2018全年该数字有82.4%之多。
云计算几大巨头的增速仍然高于行业平均值,这意味着行业的集中度将不断提高,IBM、甲骨文、英特尔、思科等老牌企业的地位不断下降,有些甚至要退出市场,在2018年全球5大云计算名单中,IBM仅有3.8%的份额,而上年尚有4.7%,是唯一一个市场收缩的厂商。
再看国内,在云计算初期,由于腾讯和百度高层对云计算的错误估计,为阿里云的发展赢得了极佳的行业环境,阿里云的增速也连续多个季度增速在100%以上,根据资本市场估值,阿里云当今估值在390亿美金左右,占阿里总市值的8%左右。
此前有评论认为阿里云对提振资本市场对阿里的定价,有着极高的价值,也并非空穴来风。
但在2018年,阿里云开始告别三位数增速,2019财年(2018年3月-2019年3月)增速为84%,全年实现了247亿元营收,以Canalys的自然年统计为口径,2018自然年,阿里云总营收为32亿美金,同比增长92%。
2019年Q1,阿里云同比增长77%,较之过去也是一个低点。
今年初,《金融时报》曾预测中国云计算的发展趋势,见下图
摘自金融时报
至2023年,中国云计算总规模会在2500亿元左右,其增速也会由高峰的40%左右回调至20%,结合当今国外云计算行业已经出现的下行迹象,不难发现,未来中国将会是云计算行业的一大热土。
迄今为止来看,腾讯云、阿里云为代表的头部厂商增速均是平均值的数倍,从正常发展轨迹看,中国云计算的集中度也将会是一大趋势。
若对比中美头部厂商增速情况,我们也发现双方的增速差距也在逐渐缩小,下图为截至到2018年末彭博社之前所做AWS和阿里云在近8个季度以来的同比增速情况。
可以较为直观看出:
总结本部分:国内外云计算行业集中度加强,但增速均在变缓,中美的增长差距也在缩小,若无外因,市场总量恒定,较大获利者大致为本市场的头部企业。
那么,开篇所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究竟是什么呢?
“达摩克利斯之剑”究竟是何?
在今年初,彭博社和华尔街日报等媒体都在披露一个消息,即:中美在进行云计算开放的谈判。
今年3月,有媒体披露,中方可能会允许美国云计算厂家在自贸区进行云计算服务,而美方也在要求更为开放的市场。
在此之前,美国云计算厂家若要在中国落地,在IDC建设,股权结构(如不能超过50%)均有不同的限制,这也相当大程度限制了AWS、谷歌和微软为代表厂商在华的进取程度,如AWS选择与国内厂商光环新网进行合作。
如前文所言,国外云计算厂商普遍进入瓶颈期,若要突破就要寻找新兴市场,中国这块将要达到2500亿元大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国外厂商在中国市场也仍有较大的竞争力,以与AWS合作的光环新网为例,2018全年云计算收入为44亿元,同比增长52%,在团队、商业化以及市场化团队都相对较小规模处境下取得此成绩,可见AWS对部分客户仍有较大吸引力。
随着中美谈判的破裂,该项讨论进展也不得而知,且云计算事关国家数据安全,其中难度不言而喻。
7月22日,四部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公告,对为党政机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提供服务服务的厂商进行严格评估。
结合前文,在尚不明确开放程度之时,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加强立法,以法律来确保一旦开放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也可视为一旦开放,国家宏观管理如何应对。
这对于中国云计算厂商可谓是悲喜交加。
先看悲的一方,阿里云在2018年完成247亿元销量,其中蚂蚁金服、微博为代表的关联公司大概有10亿,天猫、淘宝为代表的阿里生态采购,亦有阿里投资类企业的支持,还有智慧城市项目,阿里云宣称A股一半上市公司均为其客户,大致在1800家左右。
排除非上市公司的交易量,平均每家A股公司与阿里云的订单量在1000万元左右,这只能是一笔起点数字,阿里云在此之前进行了制造云的业务拓展,也将钉钉纳入其体系内,其打通企业环节,将云贯穿运营的目的已经相当明显,但此时,若一开放,新增竞争对手,会打乱此前定好的运营节奏。
腾讯亦是如此,2018年通过企业架构调整,强化产业互联网,2018年云计算增长超过100%达到91亿元,腾讯云的一大优势在于游戏云、此外向微信以及投资生态的拓展也极为明显(如滴滴、永辉均是其客户)。
迄今为止,虽然腾讯云和阿里云都推出了种种金融云业务,但合作机构实属寥寥,传统四大行并未选择这两大头部云计算厂商。
我们在中国电信天翼云的名单里发现:上海证券交易所、工商银行、中国保信、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南京银行、招商局、中国铁塔等知名企业。
关乎国计民生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国资背景的云计算厂商。
对于阿里云和腾讯云为代表企业而言,接下来要面临:其一,与外来对手之间的市场争夺,尤其在行业大环境进入调整期的关键时刻,此前资本对阿里云估值已经达到390亿美金之多,守好市场也是守好阿里的大盘;其二,对内一些优质客户面临与电信、联通甚至是华为的竞争,而这部分客户是可以提高当下单位客户付费相对较低的状态的。
亚太和中国地区公有云排行榜,亚马逊AWS都不容忽视(摘自Synergy)
无论国外,亦是国内,云计算的第一轮红利,即,业务的初级阶段上云正被消耗,其后无论是客户开拓难度以及竞争程度都将是现在的数倍,如果开放也只是诱因,而非根本。
即便目前政策上对国外云计算厂家有诸多限制,但AWS在国内市场仍然取得了不可小视的成绩,足够说明这些国外云计算厂商对于国内市场用户的吸引力之大。所以对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这些厂商来说,如果政策放开国外云计算厂商的冲击不可小觑,此其一。其二,对于我们上述所提到国内优质客户目前更青睐选择国资背景的云计算厂商,这也是阿里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
无论政策开放与否,无论国内云计算行业未来的潜力如何,对于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来说,它们可能都要面临一个增长的天花板。
当然对于云计算厂商,当今仍处于投入期,如google的资本性支出在2018年增加了80%,达到68亿美金,其中大部分被用在云计算领域,腾讯的资本性支出也由2017年的136亿,暴增至2018年的239亿元,阿里的资本性支出在2019财年更达到了355亿元,云计算均是重要支出业务。
从品牌性、客户服务、再到现金储备等因素通盘考虑,云计算行业集中度是无可更改的事实,但谁能真正赢得大盘迄今尚难以有定论。
变数过多,无论大小企业均要考虑好这柄已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了。
世界科技化的几大趋包括哪些
世界科技化的八大趋势:一、科技发展呈现交叉融合的态势。 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人口增长以及能源与粮食安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需要跨学科协作才能解决,而且不仅需要依靠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更需要从民生和社会角度着手,这种变化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不断走向综合,使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内部的交叉融合变得更加紧密。 二、大数据的科学方法正在为众多行业所应用。 大数据、智能制造和无线革命被认为是能够改变21世纪科技发展趋势的三大动力。 大数据浪潮、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融合,以及能源、材料、生物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将催生新的产业,引发产业革命性变革。 三、以智能制造为特征的信息网络领域的新时代正在到来。 云计算、物联网、宽带等技术的兴起促使信息技术的渗透方式和应用模式正在发生变革。 人-机-物融合的新趋势,将使消费者在更大程度上参与设计和制造过程,甚至会成为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无线革命中,信息技术失去的只是缆线。 未来无线装置将完全看不见,其芯片将内置于日常物品内部。 这样的芯片以及链接它们的网络,将成为最强有力的无线装置。 未来10年,无线充电和无线传输技术将成为支撑无线革命的关键技术。 无线充电已在实验室获得成功,该技术的实用化对电动汽车的普及意义重大。 无线电力传输将为人类带来“无线电源”,9年前,人们就已成功利用无线电力传输装置,点亮了约2米以外的60W灯泡。 将来,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将有效解决物联网中各种传感器的供电问题,摆脱大量电池更换的烦恼。 四、能源与资源领域正在发生转型。 近年全球能源领域在能源输送效率、安全性和智能化等诸多方面取得进展,多种能源形式将实现互补与系统融合,特别是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的结合将产生新型工业模式。 同时,目前迅猛发展的新型制造技术将极大地改变传统集约式的生产模式和传统的规模经济效应,还将改变现有的商业模式和生产关系。 换言之,新型制造技术的发展将促使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分布化,这种变化给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化利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建设分布化可再生能源供给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保证个体能够生产和分享能源,如同当今人类在互联网上生产和分享信息一样方便。 五、材料与制造领域的绿色和智能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全球材料设计与性能预测科技发展迅速,环境协调和低成本合成制备技术倍受重视,材料制造工艺以及结构与性能关系方面的研发取得进展,材料更加绿色、节能、可循环利用。 六、绿色化学(又称绿色技术、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的兴起是上述领域的重要进展。 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其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得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因此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 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绿色化学利用生物质代替当前广泛使用的石油,将废生物质转化成动物饲料、工业化学品和燃料,是保护环境的一个长远的发展方向。 七、农业和人口健康领域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正在推动农业基础科学快速发展,表现在,一是农业生物组学和动植物分子设计育种已成为农业科技的前沿和热点,农产品供给日益丰富,食品和粮食安全倍受重视;二是人类基因组及其在生命过程中的功能调控,特别是细胞命运调控机制等基本问题面临重大理论突破,传统医学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健康医学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八、空间与海洋领域向纵深发展。 空间探测向更深更遥远的宇宙迈进,持续探索宇宙起源、演化、暗物质暗能量的本质;国际空间站主体建造完成,将不断产生新的科学认知和效益;围绕国家安全与海洋权益、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深海探索三大方向,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近海管理体系和走向深海大洋,多功能水下缆控机器人、高精度水下自航器、深海海底观测系统、深海空间站等海洋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将为深海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核心支撑,催生新型蓝色经济的兴起。
大数据云计算毕业刚进入工作岗位都是干啥的?
1、云计算企业架构师云计算架构师有两条非常好的途径可供选择:公共云解决方案架构师和安全架构师。 传统架构技术对于以云作为基础的IT企业来说不够具体化,而且大多数企业寻找的是熟悉特定品牌的云的内容专家(SME),例如亚马逊网络服务、谷歌和微软。 所以,如果你在IT架构或安全拥有一个较为一般化的职位,你需要集中将注意力放在特定的云服务上,包括安全服务。 2、云计算开发人员软件开发是一门用途最为广泛的技术,因为你可以在几乎任何平台上编码。 但是在云上,你需要费些心思去深入了解特定的公共云,因为了解之后,你需要创造在云上原生的应用程序。 “云上原生的”意味着要将云平台的命令直接植入应用程序,例如安全服务、队列、I/O服务,和资源供应的管理。 运用这些命令需要你同时细致的了解所用编程的语言,以及在什么地方该使用哪一个界面、怎么使用、为什么使用。 3、云系统管理员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云职业之路要从转移到云运算,做一名cloudop开始。 这是云运算中的一个新职位,主要负责备份、恢复、检测运行、管理SLA以及其他在云基础虚拟服务器的运算设置方面很有趣的工作。
人工智能的前景怎么样?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大量的人工智能公司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国际的大型IT企业在不断收购新建立的公司,网络行业内的顶尖人才试图抢占行业制高点。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的出现,比如智能机器人、手势控制、自然语言处理、虚拟私人助理等。 2016年,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对全球超过900家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1世纪,人工智能行业已经成为各国重要的创业及投资点,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融资金额超过48亿美元。
在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市场对于人工智能产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不少科技公司都陆续开始在人工智能领域实施战略布局,由于人工智能人才相对比较短缺,所以人才的争夺也比较激烈。 另外,由于相关人才的数量比较少,而且培养周期比较长,所以人工智能人才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有一定的缺口。
未来人工智能的就业和发展前景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智能化是未来的重要趋势之一。
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相关技术会陆续普及应用,在这个大背景下,智能化必然是发展趋势之一。
2、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将首先在互联网行业开始应用,然后陆续普及到其他行业。 所以,从大的发展前景来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二是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1、互联网当前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产业互联网将综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来赋能广大传统行业。
2、人工智能作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必然会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就业岗位。
三是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职场人的必备技能之一。

1、随着智能体逐渐走进生产环境,未来职场人在工作过程中将会频繁的与大量的智能体进行交流和合作,这对于职场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2、未来需要掌握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 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相关技能的教育市场也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四是人工智能取代人力,对全球的经济产生影响
1、说到人工智能,大多数人都是比较期待的,当然也有少数人会怀着担忧的心态看到它,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的高效和服从。
2、在未来,当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阶段,它是不是就能够取代现在一些行业所需要的人工劳动呢?如果是的话,那么将会有大面积的失业问题出现。
3、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量产,这样就会有很多人下岗,对全球的经济和社会来说,影响都是巨大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