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危机的阴影似乎正在逐渐淡去,企业、政府和各种机构的日常业务也在步入正轨,尽管道琼斯指数还会时不时的出现一些小问题,但全球经济复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在这个“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的安全危险面临着哪些变化趋势?企业又如何去做好IT安全工作呢?在2010年IDC亚太区IT安全会议上,IDC中国行业研究和咨询服务部研究总监武连峰结合IDC的调研报告,为我们分析了在当下,企业安全的一些发展趋势以及安全服务供应商与企业应对这些威胁的正确方法。
武连峰表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IT领域内主要将会出现三大主流。首先是新常态,在金融危机期间,大部分企业主要考虑的都是削减企业各方面的预算,控制企业运营成本,随着金融危机的过去,企业关注的核心又回到了用户和业务层面;其次是新技术,这在IT领域并不陌生,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到日新月异的IT技术,而这些技术很多将逐步在企业中使用,比如云计算现在已经服务于很多大型企业机构;***就是逆向创新,这指的是原来,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技术,现在已经逐渐演变成为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新技术、新理念以及新的商业模式。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安全也正在面临着惊涛骇浪般的各类威胁。根据IDC的调研报告显示,现在企业面临的安全威胁多种多样,包括社会化媒体的不断流行、数据爆炸的出现、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企业业务的拓展、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企业中的流行、云服务的出现、虚拟环境、统一通信在企业中的运用,甚至包括自然灾害和恐怖袭击。而这其中,社会化媒体在企业中的使用、智能手机和云服务的流行是企业面临的最严峻的三大安全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企业必然要做出相应的措施来预防悲剧的出现,我们从IDC的报告中了解到,在2010年,继续增加安全支出的企业占到所有调查企业总数的38%,而保持现有投资水平的企业也占到50%,八成以上的企业在这个方面有正确的认识,他们认识到安全防御对企业业务正常运行的重要性。
企业在对待安全防御上有着较为统一的认知,大部分企业CSO都认为,在安全防御上,最重要的就是确保业务的连续性以及具有灾难恢复的能力,安全成为保障企业业务进行的一个必要工具,如何能够尽量不影响企业正常业务的情况下***化的确保安全成为CSO永恒的问题。而在此之后,企业认为的安全保护重点依次是网络安全、预防数据泄漏、云的安全以及用户身份鉴定。于此对应的是,在认定何种情况能够增加企业安全风险时,大部分企业将社会化网络进入企业排在***位,智能手机的流行、企业的业务扩张、基于Web的网上交易和云服务分列二到五位。
仔细研读以上的IDC调研报告,我们不难看出一些现在正在企业中流行的安全威胁趋势以及企业对其防御的侧重点。对与安全服务供应商而言,武连峰认为,应该要对社会化媒体以及云计算做好准备,研究如何做好这两方面的安全研究,并且,随着以太网容量的不断增加,服务于10G-100G以太网中的安全设备也成为安全服务供应商应该立即着手研发的课题。
而对于企业而言,武连峰认为,做好“4P防护”是关键。所谓4P防护指的是People(人)、Policy & Process(政策与流程)以及Property(资产)。这四个要素同时还具有层次性,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完善的安全防御金字塔。处于金字塔底层的是Property(资产),这里指的是企业对于安全防御的投资,如果没有基础的安全设备和完善的安全解决方案,其他任何安全措施都只是空谈而已;在安全设备之上,就是Policy & Process(政策与流程),有了完善的企业安全投资,再在这个投资之上,制定良好的政策规章以及业务运营流程,以保证其能够符合安全的需求,这是企业能否用好安全设备投资的关键;而金字塔的最顶层则是People(人),企业业务的进行需要人的参与,而企业安全维护也需要企业中每一个雇员的参与,这包括了安全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对于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而言,是否拥有较高的安全素养和安全维护能力是企业安全运维的关键,而对于普通员工而言,企业有必要对其进行培训教育,以提升每一个员工的安全防御能力。4P结合在一起,企业的安全防御才能够得以高效有序的进行。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安全威胁出来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与之对应的,企业的安全防御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对于安全服务供应商和企业而言,都需要去适应这种变化,IDC提出的4P防御体系很可能将成为未来企业安全解决之道。
【编辑推荐】
面对金融风暴,企业如何度过寒冬
面队危机企业要做的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是当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企业和经济发展后劲的有效途径。 企业是经济的主体,是宏观经济的基础。 企业兴则经济兴,企业强则经济强。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根本的是要激发企业的活力,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针对当前部分行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中央已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次中央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为企业应对挑战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现在,当务之急是加快调整结构,加快自主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源泉。 从整体上说,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国企业体制越来越适应市场,企业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技术不断进步,竞争能力大大提高,但也有一些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生产经营粗放,技术落后,产品水平低,不仅缺乏长远发展的后劲,而且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 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这些矛盾和问题暴露得尤为明显。 只有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创新步伐,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水平,增强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才能使企业有效克服危机冲击,保持长期持续发展。 冲击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要利用好当前市场环境趋紧的倒逼机制,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加大对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坚决淘汰消耗高、污染重、水平低的落后生产能力。 要大力加强技术改造,支持工业创新、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品优化升级、节能减排降耗、清洁安全生产,不断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有效激发企业的能动性是加快自主创新的关键。 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要支持自主创新,给企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企业要坚定信心,苦练内功,积极消化不利因素,加强经营管理,加大研发投入,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金融危机下企业应该怎么样做才能生存?
1。 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前奏,现在是金融危机,不是经济危机。 整体来说:金融危机的影响是:1)经济增长放缓;2)出口为主企业严重亏损,倒闭企业也很多。 3)失业增多。 4)建筑行业遭遇严冬,农民工“失业”5)汽车行业受打击惨重6)钢铁等原材料大幅降价,企业亏损7)做公司用品的企业业绩滑坡。 如联想,战略主打商用电脑,金融危机后,公司大幅削减IT采购计划,联想一个季度巨亏9700万美金。 以上是不好影响,还有好的影响:a.楼房降价(替天行道,惩治狼狈组合)b.泡沫经济暴露弊端,给政府提醒c.进口为主企业因外汇贬值而盈利更多特殊地:国家基础建设,军工等特殊行业几乎不受影响。
经济危机下企业组织该如何应对
经济危机下企业组织必须注意一下三点:一、最大限度提升企业内部的“差异性”合作的力度。 二、发挥企业管理的团队优势,已不变应万变。 三、举强避弱,正如上面那位朋友所说的只做强项。 避免高风险的经营项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