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提高网络传输效率-掌握Linux-窗口设置-窗口设置-linux-tcp (tcp提高传输效率)

教程大全 2025-07-14 05:49:36 浏览

LINUX 系统中的 TCP 协议是网络传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负责在网络中传输数据并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正确性。TCP 窗口大小就是 TCP 协议中的一个参数,掌握 TCP 窗口设置可以提高网络传输效率。本文将介绍 Linux TCP 窗口设置的相关知识及其优化方式。

一、TCP 窗口大小的作用

TCP 窗口大小控制每次传输数据的量,窗口越大,每次传输的数据量就越大,传输效率也就越高。但是窗口大小过大也会导致网络拥塞,传输效率反而会下降。因此,在设置 TCP 窗口大小时需要根据网络带宽和传输距离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二、Linux 中的 TCP 窗口设置方式

Linux 中通过修改系统内核参数来设置 TCP 窗口大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打开 /etc/sysctl.conf 配置文件。

2. 在文件末尾添加以下参数:

# 设置 TCP 窗口大小

Net.core.rmem_max = 16777216

net.core.wmem_max = 16777216

net.ipv4.tcp_rmem = 4096 87380 16777216

net.ipv4.tcp_wmem = 4096 65536 16777216

其中,net.core.rmem_max 和 net.core.wmem_max 表示系统中每个 socket 接收和发送缓冲区大小的更大值,单位为字节;net.ipv4.tcp_rmem 和 net.ipv4.tcp_wmem 表示 TCP 协议中接收和发送缓冲区的默认、最小和更大值,单位为字节。

3. 执行命令使配置文件生效:

$ sudo sysctl -p

三、优化 Linux TCP 窗口设置

1. 根据网络带宽和传输距离调整窗口大小

TCP 窗口大小的合理设置需要根据网络带宽和传输距离等因素进行考虑。一般来说,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TCP 窗口大小:

窗口大小 (byte) = 带宽 (bit/s) * 往返延时 (s) / 8

其中,带宽以位每秒 (bit/s) 表示,往返延时以秒 (s) 表示。

2. 启用 TCP 窗口自适应算法

TCP 窗口自适应算法可以自动地调整 TCP 窗口大小,根据网络拥塞情况动态调整传输速率,以保证传输效率和网络容量之间的平衡。Linux 中可以通过修改内核参数启用 TCP 窗口自适应算法,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1. 打开 /etc/sysctl.conf 配置文件。

2. 在文件末尾添加以下参数:

# 启用 TCP 窗口自适应算法

net.ipv4.tcp_window_scaling = 1

net.ipv4.tcp_moderate_rcvbuf = 1

其中,net.ipv4.tcp_window_scaling 表示是否启用 TCP 窗口缩放功能,值为 1 表示启用;net.ipv4.tcp_moderate_rcvbuf 表示是否启用 TCP 窗口自适应算法,值为 1 表示启用。

3. 执行命令使配置文件生效:

$ sudo sysctl -p

四、

TCP 窗口大小是网络传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可以通过设置来提高网络传输效率。Linux 中可以通过修改内核参数来设置 TCP 窗口大小和启用 TCP 窗口自适应算法。在设置 TCP 窗口大小时需要根据网络带宽和传输距离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以充分发挥 TCP 窗口大小的优势。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Linux增加TCP和UDP的本地端口分配范围

ip_local_port_range,TCP和UDP本地端口范围,默认桐瞎冲为神裂,其中,最小值要求大于等于ip_unprivileged_port_start参数。

ip_unprivileged_port_start,非特权端口开始值,默认为1024.如果应局歼用程序需要绑定小于此值的端口号,需要root权限。

临时调整

永久调整

在/etc/sysctl.d目录下,创建配置文件,将需要调整的参数加入其中即可。配置文件名格式为-.conf。appName可以直接用应用系统运行时的os用户名。

执行以下命令,使之生效。替换掉命令中的文件名。

关于linux tcp 窗口设置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树叶云(shuyeidc.com)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 服务器 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网速变慢的解决方法?

如果是宽频上网,那么在注册表中设定适当的TcpWindow值,就可以加快上网速度。 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开始-运行-输入REGEDIT),在其中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 子键,在右边键值区中,找到或新建一个名为“GlobalmaxTcp WindowSize”的DWORD键值项,将其数据值数据设为“”(十进制),关闭注册表编辑器,重新启动电脑即可。 感觉一下是不是速度比以前快多了?这个更改的原理是:通常情况下,TCP/IP默认的数据传输单元接受缓冲区的大小为576字节,要是将这个缓冲区的大小设置得比较大的话,一旦某个 TCP/IP分组数据发生错误时,那么整个数据缓冲区中的所有分组内容,都将被丢失并且进行重新传送;显然不断地重新进行传输,会大大影响ADSL传输数据的效率。 为此,设置合适缓冲区大小,确保ADSL传输数据的效率始终很高,将会对ADSL传输速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呵呵~下面我自己说 网络问题: 第一,中毒了!!!用个杀毒软件杀下 第二,本身网速问题!! 第三,你的电脑是在局域网中的话,有可能是同一个网内的其他机在下载,拖了你的网速!!! 你本身电脑问题: 1.在开机时打开的任务过多造成中央处理器负担过重,而直接影响电脑的速度. 2.电脑中毒,病毒程序占用网络连接端口,影响网速. 2.电脑配置太低,中央处理器老化,工作能力降低,不是内存可以解决的问题. 建议:全盘杀毒.如果不行的话,就换一个中央处理器较高的主板. 还有网上有XP开启20%保留宽带的方法你可以试一下 累死啦~~ 本贴来自ZDNetChina中文社区,本贴地址:

XP提高网速只需要一个协议——xp的一个秘密武器

有伤害的,给你转篇文章吧

这种方法一直像民间偏方一样流传于众,大小杂志也有相关报道,这次曱甴君亲自试验了下这种方法到底有没有效果;

经过简单的测试,用迅雷先后下载一个500多MB的文件,高速通道,离线下载全开,平均速度有减无增,但也只是少几KB/s。

可见这完全是坑爹的!!!其实微软也早已作出官方的解释

关于带宽分配问题,在微软的KB号知识库中有对QoS的问题阐述:

针对 Internet 连接共享的 QoS

当一个网络通过慢速链接或连接(如拨号线路)连接到另一个网络时,通过慢速链接的通信延迟可能会增加。 发生此延迟是因为,在通信中涉及的终端站所知道的速度与实际的慢速链接的速度之间存在差异。 慢速链接导致了网络路径中的瓶颈。 这只适用于您使用 TCP 时的面向连接的通信。

如果接收客户机运行在一个相对较快的网络(如 100 Mb/s 以太网)上并且位于一台运行着带有 Internet 连接共享服务的 Windows XP 的计算机后面,而与此接收方通信的服务器位于快速网络上的远程访问服务后面,则存在不匹配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方的接收窗口被设置为较大的值,此值基于接收客户机连接到的链接的速度。 发送方开始时以低速率发送,但是,如果数据包没有丢失,发送方最终将发送几乎占满整个窗口的数据包。

掌握Linux

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跨同一网络的其他 TCP 连接的性能。 数据包排在一个可能会很大的队列中,等待通过慢速网络传送出去。 如果发生数据包丢失,就必须重新传送数据,这会造成链接拥塞。

此问题的解决方法是,让在网络边缘运行 Internet 连接共享的计算机自动将接收窗口设置为与慢速链接相适应的较小的尺寸。 此设置将覆盖接收方指定的设置。 此设置不会对通信产生不利影响,这是因为,设置窗口尺寸时就好像接收方与慢速链接直接相连一样。 运行在 Internet 连接共享计算机上的 QoS 数据包调度程序组件执行此窗口调整。

用于调制解调器和远程访问的 QoS

在 2002 年 1 月之前,很多人还在通过慢速链接连接到 Internet,例如速度为每秒 56 Kb 的连接。尽管链接速度有限制,但很多用户仍要同时运行多个访问网络的程序。例如,用户可能会同时下载、发电子邮件、聊天甚至使用音频或视频流。这些程序大部分使用 TCP 作为基本传输协议,每个程序都使用其自己的连接。
第一个使用链接的程序以独占方式使用链接,直到连接达到一种稳定状态。稳定状态导致传输的数据占满整个 TCP 窗口。当下一个程序开始传输数据时,它使用的连接受慢启动算法的制约,此算法限制可以传输的未确认数据的数量。由于已建立的程序正在传输一定数量的数据,因此第二个程序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要长得多,并且同样大小的数据传输速度会慢得多。
Windows XP 在慢速链接上运行时执行一种“不足额循环 (DRR)”合理分配方案。Windows 2000 也使用了此方案。在 Windows XP 中,当检测到慢速链接时,将默认打开此方案。此方案分配若干数据流,并为这些流分配新的应用程序数据流。这些数据流以循环方式得到服务。此配置为网络通信提供了较好的响应速度和性能,而且不要求手动配置。

而且就谣言还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

对运行 Windows XP 的终端计算机中 QoS 的使用的澄清

像在 Windows 2000 中一样,程序可以通过 Windows XP 中的 QoS API 利用 QoS。所有程序可以共享百分之百的网络带宽,除非有某一程序特别要求带宽优先权。其他程序也可以使用此“保留”的带宽,但请求此带宽的程序正在发送数据时除外。默认情况下,程序在终端计算机的每一个接口上可以预留基本链接速度的 20% 的聚合带宽。如果保留带宽的程序发送的数据量没有完全用完带宽,则保留带宽的未用部分可用于同一主机上的其他数据流。
有关 QoS 数据包调度程序的更多信息,请参考 Windows XP 帮助。Windows 2000 技术库提供了有关 Windows 2000 QoS 的其他信息。

纠正关于 Windows XP QoS 支持的一些不正确的说法

许多发表的技术文章和新闻组消息中都说,Windows XP 总是将 20% 的可用带宽预留给 QoS。 这些说法是错误的。 本文“对运行 Windows XP 的终端计算机中的 QoS 的使用的澄清”部分正确描述了 Windows XP 系统的行为。

从上面这些微软对QoS的解释我们可以知道通过在组策略编辑器中把QoS的20%修改为0%达不到优化网络性能的目标。 而在组策略里面的修改的20%参数是指当使用了QoS API编写程序需要访问网络时能够使用的最大带宽量,如果我们设置为0%,那就意味着使用QoS API编写的应用程序不得不和其他应用程序争夺有限的带宽,可能产生的后果就是需要优先通信的数据没有得到优先权。 从这一点来说把QoS的20%修改为0%不但没有好处还会产生使得某些实时网络应用程序不能有效使用网络带宽的问题。 所以这个所谓的优化技巧可以说是一个误导。

结论:谣言被破解,请大家不要轻信网上流传的偏方

TCP,UDP,ICMP是什么意思啊?

ICMP英文原义: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中文释义:(RFC-792)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注解:该协议是TCP/IP协议集中的一个子协议,属于网络层协议,主要用于在主机与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信息,包括报告错误、交换受限控制和状态信息等。 当遇到IP数据无法访问目标、IP路由器无法按当前的传输速率转发数据包等情况时,会自动发送ICMP消息。 我们可以通过Ping命令发送ICMP回应请求消息并记录收到ICMP回应回复消息,通过这些消息来对网络或主机的故障提供参考依据。 应用:要使用该协议,我们可以进行相应的ICMP设置,比如在Windows XP中,首先打开“网络连接”,右键单击启用Internet连接防火墙的“网络连接”,选择“属性”打开属性窗口。 接着,选择“高级”选项卡,单击右下角“设置”按钮。 然后,在高级设置窗口中选择“ICMP”选项卡,在其中就可以进行相应的设置,包括允许传入的回显请求等。 ICMP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的缩写。 它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 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 这些控制消息虽然并不传输用户数据,但是对于用户数据的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网络中经常会使用到ICMP协议,只不过我们觉察不到而已。 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用于检查网络通不通的Ping命令,这个“Ping”的过程实际上就是ICMP协议工作的过程。 还有其他的网络命令如跟踪路由的Tracert命令也是基于ICMP协议的。 ICMP的重要性ICMP协议对于网络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ICMP协议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非常容易被用于攻击网络上的路由器和主机.比如,可以利用操作系统规定的ICMP数据包最大尺寸不超过64KB这一规定,向主机发起“Ping of Death”(死亡之Ping)攻击。 “Ping of Death” 攻击的原理是:如果ICMP数据包的尺寸超过64KB上限时,主机就会出现内存分配错误,导致TCP/IP堆栈崩溃,致使主机死机。 此外,向目标主机长时间、连续、大量地发送ICMP数据包,也会最终使系统瘫痪。 大量的ICMP数据包会形成“ICMP风暴”,使得目标主机耗费大量的CPU资源处理,疲于奔命。 应对ICMP攻击虽然ICMP协议给黑客以可乘之机,但是ICMP攻击也并非无药可医。 只要在日常网络管理中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就可以有效地避免ICMP攻击造成的损失。 对于“Ping of Death”攻击,可以采取两种方法进行防范:第一种方法是在路由器上对ICMP数据包进行带宽限制,将ICMP占用的带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即使有ICMP攻击,它所占用的带宽也是非常有限的,对整个网络的影响非常少;第二种方法就是在主机上设置ICMP数据包的处理规则,最好是设定拒绝所有的ICMP数据包。 设置ICMP数据包处理规则的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在操作系统上设置包过滤,另一种是在主机上安装防火墙。 Vista系统常用英文专业词语ICMP,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用于错误报告和调试。 ICMP回应请求,并回应流行的Ping命令所使用的回复信息。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