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常用的硬盘类型及其特点简介-linux-硬盘类型 (linux中文叫什么)

教程大全 2025-07-15 12:27:21 浏览

在Linux系统中,硬盘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在硬盘的选择上,不同的硬盘类型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Linux中常用的硬盘类型及其特点。

1. SATA硬盘

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硬盘是一种串行接口硬盘,它代替了以前的Idea接口硬盘。SATA硬盘的更大特点是传输速度快,数据传输速度可以达到6GB/s。同时,SATA硬盘的安装和拆卸也非常方便,只需要通过SATA数据线和SATA电源线连接即可。

2. SCSI硬盘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硬盘是一种高端硬盘,适用于需要大量数据传输的场合,如 Linux中常用的硬盘类型及其特点简介 服务器 和工作站。SCSI硬盘的传输速度快,同时支持多个设备的并联。此外,SCSI硬盘还有着较高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3. SAS硬盘

SAS(Serial Attachted SCSI)硬盘是一种高性能的硬盘,它将SCSI接口与SATA接口相结合。SAS硬盘的传输速度快,同时还可支持多个设备的并联。此外,SAS硬盘还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和容错性,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 IDE硬盘

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硬盘是一种传输速度较慢的硬盘,通常用于家庭和办公环境中。与SATA硬盘不同,IDE硬盘需要通过IDE数据线和IDE电源线进行连接。虽然IDE硬盘的传输速度较慢,但其价格相对较便宜,适合一般用户使用。

5. SSD硬盘

SSD(Solid State Drive)硬盘是一种采用闪存芯片作为存储介质的硬盘,与机械硬盘相比,SSD硬盘的传输速度更快,能够提供更高的读写性能。此外,SSD硬盘还有着较高的耐用性和可靠性,可以支持较长时间的使用。

在选择Linux系统中的硬盘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不同类型的硬盘。对于需要高性能和可靠性的服务器和工作站,可以选择SCSI或SAS硬盘;对于普通用户,可以选择便宜实惠的IDE硬盘或高速的SSD硬盘;而对于需要大量数据传输的用户,则可以选择SATA硬盘。需要注意的是,Linux系统的安装和使用需要注意操作细节,以免因硬件问题导致系统出现问题。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安装linux系统对硬盘分区时,必须有的两种分区类型是什么?

应当不需要,除非有特殊用途。

安装Linux系统对硬盘分区时,必须有两种分区类型:根分区和交换分区。

根分区就是root分区,所有的东西都在这个分区内。/swap分区禅散是交换分区,是一定磁盘空间(分区或文件),用于将部分内存中的数据换下来,以腾出内存空间用于其他需求。在一个系统中,物理内存快使用完时,操作系统会使用交换分区。

当系统内存紧张时,操作系统根据一定的算法规则,将一部分最近没使用的内存页面保存到交换分区,从而为需要内存的程序留出足够的内存空间;在swap中的内存页面被访问时,系统会将其重新载入到物理内存中去运行。

扩展橘猜资料

磁盘分区格式说明

linux分区不同于windows,linux下硬盘设备名为(IDE硬盘为hdx(x为从a—d)因为IDE硬盘最多四个,SCSI,SATA,USB硬盘为sdx(x为a—z)),硬盘主分区最多为4个。

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所以主分区从sdb1开始到sdb4,逻辑分区从sdb5开始,(逻辑分区永远从sdb5开始…)设备名可以使用fdisk–l查看。

在分区表所在的64bytes容量中,总共分为四组记录区,每组记录区记录了该区段的起始与结束的柱面号码。

假设上面的硬盘设备文件名为/dev/hda时, 那么这四个分区在Linux系统中的设备文件名如下所示,重点在于文件名后面会再接贺伍氏一个数字,这个数字与该分区所在位置有关:

1)、P1:/dev/hda1

2)、P2:/dev/hda2

3)、P3:/dev/hda3

4)、P4:/dev/hda4

由于分区表只有64bytes而已,最多只能容纳四个分区,这四个分区被称为主或扩展分区。

ext 或者ext3 还有交换分区 linux swap 交贺谈竖换分区,必不可少,前者是侍敬安装系统文件的,后者则是Linux缓存磁盘禅大所必需的。

/ 根分区,和 交换分区

根目录分区 /

SWAP分区 swap

linux 硬盘类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linux 硬盘类型,Linux中常用的硬盘类型及其特点简介,安装linux系统对硬盘分区时,必须有的两种分区类型是什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树叶云(shuyeidc.com)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服务器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硬盘有几种格式?

FAT16 FAT32 NTFS1. 同FAT16相比FAT32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支持的磁盘大小达到2TB(2047GB),但是不能支持小于512MB的分区。 基于FAT32的Win 2000可以支持分区最大为32GB;而基于 FAT16的Win 2000支持的分区最大为4GB。 2. 由于采用了更小的簇,FAT32文件系统可以更有效率地保存信息。 如两个分区大小都为2GB,一个分区采用了FAT16文件系统,另一个分区采用了FAT32文件系统。 采用FAT16的分区的簇大小为32KB,而FAT32分区的簇只有4KB的大小。 这样FAT32就比FAT16的存储效率要高很多,通常情况下可以提高15%。 3. FAT32文件系统可以重新定位根目录和使用FAT的备份副本。 另外FAT32分区的启动记录被包含在一个含有关键数据的结构中,减少了计算机系统崩溃的可能性。 1. NTFS可以支持的分区大小可以达到2TB。 而Win 2000中的FAT32支持分区的大小最大为32GB。 2. NTFS是一个可恢复的文件系统。 在NTFS分区上用户很少需要运行磁盘修复程序。 NTFS通过使用标准的事物处理日志和恢复技术来保证分区的一致性。 发生系统失败事件时,NTFS使用日志文件和检查点信息自动恢复文件系统的一致性。 3. NTFS支持对分区、文件夹和文件的压缩。 4. NTFS采用了更小的簇,可以更有效率地管理磁盘空间。 在Win 2000的FAT32文件系统的情况下,分区大小在2GB~8GB时簇的大小为4KB;分区大小在8GB~16GB时簇的大小为8KB;分区大小在16GB~32GB时,簇的大小则达到了16KB。 而Win 2000的NTFS文件系统,当分区的大小在2GB以下时,簇的大小都比相应的FAT32簇小;当分区的大小在2GB以上时(2GB~2TB),簇的大小都为4KB。 相比之下,NTFS可以比FAT32更有效地管理磁盘空间,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磁盘空间的浪费。 5. 在NTFS分区上,可以为共享资源、文件夹以及文件设置访问许可权限。 6. 在Win 2000的NTFS文件系统下可以进行磁盘配额管理。 7. NTFS使用一个“变更”日志来跟踪记录文件所发生的变更。 FAT32与NTFS的区别在推出FAT32文件系统之前,通常PC机使用的文件系统是FAT16。 像基于MS-DOS,Win 95等系统都采用了FAT16文件系统。 在Win 9X下,FAT16支持的分区最大为2GB。 我们知道计算机将信息保存在硬盘上称为“簇”的区域内。 使用的簇越小,保存信息的效率就越高。 在FAT16的情况下,分区越大簇就相应的要增大,存储效率就越低,势必造成存储空间的浪费。 并且随着计算机硬件和应用的不断提高,FAT16文件系统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系统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推出了增强的文件系统FAT32。 同FAT16相比,FAT32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 同FAT16相比FAT32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支持的磁盘大小达到2TB(2047GB),但是不能支持小于512MB的分区。 基于FAT32的Win 2000可以支持分区最大为32GB;而基于 FAT16的Win 2000支持的分区最大为4GB。 2. 由于采用了更小的簇,FAT32文件系统可以更有效率地保存信息。 如两个分区大小都为2GB,一个分区采用了FAT16文件系统,另一个分区采用了FAT32文件系统。 采用FAT16的分区的簇大小为32KB,而FAT32分区的簇只有4KB的大小。 这样FAT32就比FAT16的存储效率要高很多,通常情况下可以提高15%。 3. FAT32文件系统可以重新定位根目录和使用FAT的备份副本。 另外FAT32分区的启动记录被包含在一个含有关键数据的结构中,减少了计算机系统崩溃的可能性。 NTFS FAT FAT32推荐最小的容量为 10 MB,推荐实际最大的容量为 2 TB,并可支持更大的容量。 无法用在软盘上。 容量可从软盘大小到最大 4 GB。 不支持域。 容量从 512 MB 到 2 TB。 在 Windows 2000 中,可以格式化一个不超过 32 GB 的 FAT32 卷。

linux分区

/boot分区,它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建这个分区是有必要的,因为目前大多数的PC机要受到BIOS的限制, 况且如果有了一个单独的/boot启动分区,即使主要的根分区出现了问题,计算机依然能够启动。 这个分区的大小约在60MB—120MB之间。 /usr分区,是 Linux系统存放软件的地方,如有可能应将最大空间分给它。 /home分区,是用户的home目录所在地,这个分区的大小取决于有多少用户。 如果是多用户共同使用一台电脑的话,这个分区是完全有必要的,况且根用户也可以很好地控制普通用户使用计算机,如对用户或者用户组实行硬盘限量使用,限制普通用户访问哪些文件等。 /var/log分区,是系统日志记录分区,如果设立了这一单独的分区,这样即使系统的日志文件出现了问题,它们也不会影响到操作系统的主分区。 /tmp分区,用来存放临时文件。 这对于多用户系统或者网络服务器来说是有必要的。 这样即使程序运行时生成大量的临时文件,或者用户对系统 进行了错误的操作,文件系统的其它部分仍然是安全的。 因为文件系统的这一部分仍然还承受着读写操作,所以它通常会比其它的部分更快地发生问题。 /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实用程序。 上面介绍了几个常用的分区,但记住至少要有两个分区,一个SWAP分区,一个/分区。 ---------------------------- 对于个人来说,一般可以划分为:/分区,swap分区,/home分区,/var/www/分区(web开发用) 可参考:

关于硬盘分区的基础

一、关于硬盘种类、物理几何结构及硬盘容量、分区大小计算;

1、硬盘种类、物理几何结构硬盘的种类主要是SCSI 、IDE 、以及现在流行的SATA等;任何一种硬盘的生产都要一定的标准;随着相应的标准的升级,硬盘生产技术也在升级;比如 SCSI标准已经经历了SCSI-1 、SCSI-2、SCSI-3;其中目前咱们经常在服务器网站看到的 Ultral-160就是基于SCSI-3标准的;IDE 遵循的是ATA标准,而目前流行的SATA,是ATA标准的升级版本;IDE是并口设备,而SATA是串口,SATA的发展目的是替换IDE;硬盘的物理几何结构是由盘、磁盘表面、柱面、扇区组成,一个张硬盘内部是由几张碟片叠加在一起,这样形成一个柱体面;每个碟片都有上下表面;磁头和磁盘表面接触从而能读取数据;

2、硬盘容量及分区大小的算法;我们通过fdsik -l 可以发现如下的信息:

Disk /dev/hda: 80.0 GB,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9729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 512 = bytes

Device BootStartEndBlocks Id System/dev/hda1 * 7 HPFS/NTFS/dev/hda c W95 FAT32 (LBA)/dev/hda 5 Extended/dev/hda+ 83 Linux/dev/hda 83 Linux/dev/hda7153+ 82 Linux swap / Solaris/dev/hda 83 Linux/dev/hda+ 83 Linux/dev/hda+ 83 Linux其中 heads 是磁盘面;sectors 是扇区;cylinders 是柱面;每个扇区大小是 512byte,也就是0.5K;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发现此硬盘有 255个磁盘面,有63个扇区,有9729个柱面;所以整个硬盘体积换算公式应该是:

磁面个数 x 扇区个数 x 每个扇区的大小512 x 柱面个数 = 硬盘体积 (单位bytes)所以在本例中磁盘的大小应该计算如下: 255 x 63 x 512 x 9729 = bytes 提示:由于硬盘生产商和操作系统换算不太一样,硬盘厂家以10进位的办法来换算,而操作系统是以2进位制来换算,所以在换算成M或者G 时,不同的算法结果却不一样;所以我们的硬盘有时标出的是80G,在操作系统下看却少几M;上面例子中,硬盘厂家算法 和 操作系统算数比较:硬盘厂家: bytes = .120 K = . M (向大单位换算,每次除以1000)操作系统: bytes = .5 K = . M (向大单位换算,每次除以1024)我们在查看分区大小的时候,可以用生产厂家提供的算法来简单推算分区的大小;把小数点向前移动六位就是以G表示的大小;比如 hda1 的大小约为 6.G ; 二、关于硬盘分区划分标准及合理分区结构;

1、硬盘分区划分标准硬盘的分区由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组成;所以我们在对硬盘分区时要遵循这个标准;主分区(包括扩展分区)的最大个数是四个,主分区(包含扩展分区)的个数硬盘的主引导记录MBR(Master Boot Recorder)决定的,MBR存放启动管理程序(GRUB,LILO,NTLOARDER等)和分区表记录。其中扩展分区也算一个主分区;扩展分区下可以包含更多的逻辑分区;所以主分区(包括扩展分区)范围是从1-4,逻辑分区是从5开始的;比如下面的例子:

Device BootStartEndBlocks Id System/dev/hda1 * 7 HPFS/NTFS/dev/hda c W95 FAT32 (LBA)/dev/hda 5 Extended/dev/hda+ 83 Linux/dev/hda 83 Linux/dev/hda7153+ 82 Linux swap / Solaris/dev/hda 83 Linux/dev/hda+ 83 Linux/dev/hda+ 83 Linux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主分区有3个,从 hda1-hda3 ,扩展分区由 hda5-hda10 ;此硬盘没有主分区4,所以也没有显示主分区hda4 ;但逻辑分区不可能从4开始,因为那是主分区的位置,明白了吧; 2、硬盘设备(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在Linux或者其它类Unix系统的表示;IDE 硬盘在Linux或者其它类Unix系统的一般表示为 hd* ,比如hda、hdb ... ... ,我们可以通过 fdisk -l 来查看;有时您可能只有一个硬盘,在操作系统中看到的却是 hdb ,这与硬盘的跳线有关;另外hdc 大多表示是光驱设备;如果您有两块硬盘,大多是 hda和hdb。在这方面说的太多也无用,还是以fdisk -l 为准为好; SCSI 和SATA 硬盘在Linux通常也是表示为 sd* ,比如 sda 、sdb ... ... 以fdisk -l 为准移动存储设备在linux表示为 sd* ,比如 sda 、sdb ... ... 以fdisk -l 为准 3、合理的规划分区;关于一个磁盘的分区,一个磁盘应该有四个主分区,其中扩展也算一个主分区;存在以下情况:

1)分区结构之一:四个主分区,没有扩展分区;

[主|分区1] [主分|区2] [主|分区3] [主|分区4]这种情况,如果您想在一个磁盘上划分五个以上分区,这样是行不通的; 三个主分区 一个扩展分区;

[ 主 | 分区1 ] [ 主 | 分区2 ] [ 主 | 分区3 ] [扩展分区]|[逻辑|分区5] [逻辑|分区6] [逻辑|分区7] [逻辑|分区8] ... ... 这种情况行得通,而且分区的自由度比较大;分区也不受约束,能分超过5个分区;这只是举一个例子; 2)最合理的的分区方式;最合理的分区结构:主分区在前,扩展分区在后,然后在扩展分区中划分逻辑分区;主分区的个数+扩展分区个数要控制在四个之内;比如下面的分区是比较好的;

[主|分区1] [主|分区2] [主|分区3] [扩展分区]|[逻辑|分区5] [逻辑|分区6] [逻辑|分区7] [逻辑|分区8] ... ... [主|分区1] [主|分区2] [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5] [逻辑|分区6] [逻辑|分区7] [逻辑|分区8] ... ... [主|分区1] [扩展分区]|[逻辑|分区5] [逻辑|分区6] [逻辑|分区7] [逻辑|分区8] ... ...

最不合理的分区结构: 主分区包围扩展分区;比如下面的;

[主|分区1] [主|分区2] [扩展分区] [主|分区4] [空白未分区空间]| [逻辑|分区5] [逻辑|分区6] [逻辑|分区7] [逻辑|分区8] ... ... 这样 [主|分区2] 和 [主|分区4] 之间的 [扩展分区] 是有自由度,但[主|分区4]后的[空白未分区空间]怎么办?除非把主分区4完全利用扩展分区后的空间,否则您想在主分区4后再划一个分区是不可能的,划分逻辑分区更不可能; 虽然类似此种办法也符合一个磁盘四个主分区的标准,但这样主分区包围扩展分区的分区方法实在不可取;我们根据这个标题,查看一下我们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个标准呢?

Device BootStartEndBlocks Id System/dev/hda1 * 7 HPFS/NTFS/dev/hda c W95 FAT32 (LBA)/dev/hda 5 Extended/dev/hda+ 83 Linux/dev/hda 83 Linux/dev/hda7153+ 82 Linux swap / Solaris/dev/hda 83 Linux/dev/hda+ 83 Linux/dev/hda+ 83 Linux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