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类型赋初值异常研究
Redis是一个高性能的键值存储数据库,具有出色的读写速度和稳定性。在Redis中,数据都是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的,而键的类型包括字符串、哈希、列表等多种类型。通常情况下,我们在Redis中操作数据时,需要给键赋初值才能进行后续操作。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有时会遇到Redis类型赋初值异常的情况,本文将尝试探究其异常原因及解决方式。
1. String类型赋初值异常
String是Redis中最常用的数据类型之一,常常用来存储一些基本类型的数据,如数字、布尔值等。在操作String类型数据时,我们通常需要先给键赋初值,例如:
set key value
set命令可以为键key设置初始值value。但是,有时候会出现在赋初值时或后续操作时,value值出现异常情况,导致数据存储异常甚至报错。这时可以考虑拆分赋初值过程,例如:
setnx key value
setnx命令仅在键(key)不存在时才能设置初始值(value)。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同名键的覆盖和初值异常问题。
2. Hash类型赋初值异常
Hash是Redis中另一种常用的数据类型,通常用于存储多个字段和值的数据。在操作Hash类型数据时,我们同样需要为键赋初值,例如:
hset key field value
hset命令可以为键key的子字段field设置初始值value。然而,有时候会遇到初值异常的情况,例如:
hmset key field1 value1 field2 value2 ... fieldN valueN
hmset命令可以同时设置多个子字段的初始值,但如果值不规范或者数据结构有误,会导致部分或全部初值写入失败。这时需要“逐个设置”或“分步骤设置”,即:
hset key field1 value1hset key field2 value2...hset key fieldN valueN
或
hmset key field1 value1hset key field2 value2...hset key fieldN valueN
这样能够避免初值异常问题,但会增加操作时间和流量负担。
3. List和Set类型赋初值异常
List和Set是Redis中常用集合类型,前者常常用于存储列表数据,后者常常用于存储唯一数据。在操作List和Set类型数据时,我们同样需要为键赋初值,例如:
lpush key value1 value2 ... valueN
lpush命令可以为键key的列表类型赋初值,valueN可以是多个值的列表。同样地,我们需要注意初值规范和数据结构,避免异常情况:
lpush key value1lpush key value2...lpush key valueN
Set类型可以使用类似命令,如:
sadd key member1 member2 ... memberN
sadd命令可以为键key的Set类型赋初值,memberN可以是多个成员。同样需要注意初值规范和数据结构,避免异常情况:
sadd key member1sadd key member2...sadd key memberN
4. 解决方式
在实际开发中,为避免类型赋初值异常,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解决:
– 规范初值数据结构和格式,确保初值合法;
– 拆分或分步骤进行赋初值操作,确保初值准确性;
–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数据存储结构和访问方式,避免数据冗余和重复计算。
Redis作为一个高性能的键值存储数据库,能够有效地缓存热点数据和减轻数据库负担。但是在开发中,需要认真对待数据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以免出现类型赋初值异常等情况。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树叶云(shuyeidc.com)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 服务器 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要点有哪些?
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要点为:1、勘探孔布置见附图,勘探单位可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但应满足:控制性孔占勘察孔总数约1/3,取土样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察孔在平面上均匀分布,其数量占勘探孔总数为1/3~1/2。 2、钻孔深度:因没有提供初勘报告,一般勘察孔的深度,由勘察单位根据当地土层情况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2001》和《高层建筑岩石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定,控制孔深度宜到满足沉降计算要求。 如预定的孔深未见良好持力层时,钻孔应加深,直至进入良好持力层。 查明基岩面起伏状况,钻孔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5m。 3、应判定各土层的成因时代,对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评价;提供场地土类别及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4、查明各土层的类别、厚度、坡度、土性参数。 并对地基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作出评价。 提供各土层的一般物理力学指标、抗剪(固结快剪、快剪)强度指标等设计要素。 提供桩基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要求提供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桩端极限阻力标准值并推荐指标,建议桩的类型、长度及施工方法,提供桩的垂直极限承载力设计推荐值。 5、提供地基土的变形参数,建议基础的合理形式并估算相应的沉降值。 6、提供基坑开挖所需岩土技术参数。 7、钻孔取样间距一般为1.0m,当土层变化大时,应加取土样或连续取样。 8、查明浅层地质的小螺孔间距及孔深根据当地土层情况,由勘察单位自定,若遇地质不良(软土及液化砂土、溶洞等)或场地土层复杂(岩层起伏)时应适当增加布孔数量或孔深。
关于低碳的地理征文
浅谈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地球表面约有70%以上被水覆盖,其余约占地球表面30%的陆地也有水存在,地球上总水量为13.8亿立方千米,其中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最密切的湖泊,河流和浅层地下淡水资源,只占淡水总量的0.34%,为104.6万亿立方米,还不到全球总储量的万分之一。 在这种全球水资源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已脱不了厄运。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使得本来水资源丰富的大国人均拥有水量明显不足,人均值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 面对中国严峻的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中国更加令人棘手的是水污染,这更加剧了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1.何谓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指天然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特性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污染一般是指水中污染物数量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污染物数量达到了破坏水的原有用途的程度;污染物含量已超过水中该物质的本底值,从而影响水的用途。 2.水污染的类型按照水的存在形式划分,可由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按污染物属性划分可有物理水污染、化学水污染;按水域分类则有河流污染、湖泊污染、水库污染和海洋污染等;按污染物分可有金属污染、酸碱污染、有机污染、热污染等。 在这里只举几类作讨论。 2.1金属污染金属污染是指污染水体的重金属,主要是汞、镉、铅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元素,也包括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 这里简单介绍以下几种重要毒性重金属的危害。 2.1.1汞污染及其危害汞污染主要来自化工厂、氯碱厂、农药厂、冶炼厂和汞仪表等工厂排出的废水。 金属汞形式的汞毒性不是很大,大多数汞能通过消化道而不被吸收。 汞及其化合物对植物的叶、芽和花瓣均造成伤害,可是鸟类的繁殖功能下降严重的可导致鸟类死亡,可损害人体内酶的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造成致畸和遗传性危害,可以使人患水俣病、肝炎和血尿等。 汞及其化合物也能通过胎盘使胎儿发生先天性汞中毒,亦通过母乳使婴儿中毒,使他们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畸形甚至脑瘫痪。 2.1.2铅及其化合物的危害铅能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地进行,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铅又能损害人和动物肝脏和心脏,使发育变得迟缓,使头部肌肉、关节、脾、骨髓和神经系统患病,严重时可导致动物和人死亡。 2.1.3砷及其化合物的危害砷能使植物改变颜色,使叶片枯萎,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 他又能破坏动物和人体酶功能,引起神经系统和毛细血管发生器性质病变,使动物和人患癌症。 2.2酸碱污染酸碱污染是指水体中酸碱浓度异常的一种水污染现象。 天然水的PH为6.5 ~8.5,当PH值小于6.5或大于8.5时表示水体受到了酸碱类污染。 水中酸性物质主要来自制酸厂,化工厂,粘胶纤维厂,酸洗车间等含酸污水以及矿山排水和酸雨等。 水中碱性物质主要来自制浆厂,造纸厂,制碱厂,印刷厂,制革厂和炼油厂等碱性物质的废水。 当水体PH小于6.5或大于8.5时,水中微生物的生长就会受到抵制。 酸碱污染会使水的含盐量增加,对工业,农业,渔业和生活用水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严重的酸碱污染还会腐蚀船只,桥梁及其他水上建筑。 2.3有机污染水中所含有机物种类繁多。 2.3.1耗氧有机物耗氧有机物可引起水体融氧含量大幅度下降。 水中有机物大多数能够被微生物分解和利用,这类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中溶解氧,故称为耗氧污染物。 溶解氧大幅下降是水体遭受有机物污染后的显著特征。 大量需氧有机物进入水体,被好氧微生物分解,使水体溶解氧大幅下降,甚至造成缺氧状态,危害水体生物有时使鱼类大批死亡。 溶解氧耗尽时,有机物即转入厌氧分解过程,其中产生甲烷、硫化氢、氨等还原性物质和恶臭使水质变坏。 2.3.2难降解有机物难降解有机物是指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难以被降解的有机物,其大多数为人工合成化学品,其特点是在水中能长期稳定存留在食物链之中进行生化积累,其中一部分化合物即使在十分低含量下仍然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 3.水污染的防治对策3.1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不仅可以增加水资源,而且可以减少污染水排放量,减轻水污染。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水的利用率。 3.1.1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农业灌溉用水利用效率从整体上决定着全国水资源的使用。 效率近年来我国农业节水工作有相当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入增加,二是研究推广新的节水灌溉设备和技术的力度大大增加。 据估算,如果科学发展节水农业,到2030年我国改革水的利用系数可达0.6~0.7,水分生产率可达到1.5千克每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提高0.3,按现状4000亿立方米计算,则可节水1200亿立方米,可增产1.2亿吨粮食。 3.1.2提高工业用水利用率我国工业用水利用率不高,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我国沿海城市利用海水冷却已有60多年历史,但目前利用量并不大,相对浪费了大量水资源一般来讲,工业用水利用率愈高,节水投资就愈大,几乎呈指数递增。 提高工业利用率最重要经济和财力的制约而无潜力可挖。 我国已经把到2010年城市工业(不含电力)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作为我国工业用水利用率远期控制目标之一。 3.2因地制宜发展污水处理技术鉴于我国水资源紧缺,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平衡,加之各地在经济发展上的差异,在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上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在南方地区,根据水环境容量相对充沛的特点,应科学的利用大江大海的自然净化能力通过论证,在初级处理基础上发展城市污水排海排江工程。 可以利用南方小河,小湖纵横交错的优势合理规划科学布局,适当发展一些氧化塘、氧化沟、氧化湖和脱氮除磷技术。 在北方和中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是突出的矛盾,应以污水资源化为重点,发展污水资源的二次利用,多次利用,重复利用。 以污水回用为目标,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设置应作相应调整并发展以二级生物处理为主的处理工艺。 在西部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发展改善生态的措施发展一些污水资源化技术和土地处理技术。 鉴于世界水资源短缺加上水污染严重的状况,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让这个地球变得更加美丽!!
企业设备管理制度
一、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的制订、修改与执行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是根据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和生产工艺要求制定,用来指导正确操作使用和维护设备的法规。 各大公司所属厂矿、公司都必须建立、健全设备使用规程和维护规程。 □ 规程制定与修改的要求 1.厂(矿)首先要按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规定的原则,正确划分设备类型,并按照设备在生产中的地位、结构复杂程度以及使用、维护难度,将设备划分为:重要设备、主要设备、一般设备三个级别,以便于规程的编制和设备的分级管理。 2.凡是安装在用的设备,必须做到台台都有完整的使用、维护规程。 3.对新投产的设备,厂(矿)要负责在设备投产前30天制订出使用、维护规程,并下发执行。 4.当生产准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时,在改变工艺前10天,生产厂(矿)要根据设备新的使用、维护要求对原有规程进行修改,以保证规程的有效性。 5.岗位在执行规程中,发现规程内容不完善时要逐级及时反映,规程管理专业人员应立即到现场核实情况,对规程内容进行增补或修改。 6.新编写或修改后的规程,都要按专业管理承包制的有关规定分别进行审批。 7.对使用多年,内容修改较多的规程,第三年要通过群众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由厂(矿)组织重新修订、印发,并同时通知原有规程作废。 8.当设备发生严重缺陷,又不能立即停产修复时,必须制定可靠的措施和临时性使用、维护规程,由厂(矿)批准执行。 缺陷消除后临时规程作废。 □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 (一)设备使用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 1.设备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如最大负荷、压力、温度、电压、电流等; 2.设备交接使用的规定,两班或三班连续运转的设备,岗位人员交接班时必须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交接,内容包括: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原有缺陷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 3.操作设备的步骤,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和操作顺序; 4.紧急情况处理的规定; 5.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非本岗位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操作本机,任何人不得随意拆掉或放宽安全保护装置等; 6.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二)设备维护规程应包括的内容: 1.设备传动示意图和电气原理图; 2.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 3.定时清扫的规定; 4.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检查要求,包括路线、部位、内容、标准状况参数、周期(时间)、检查人等; 5.运行中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6.设备主要易损件的报废标准; 7.安全注意事项。 □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的贯彻执行 1.新设备投入使用前,要由厂(矿)专业主管领导布置贯彻执行设备使用、维护规程,规程要发放到有关专业、岗位操作人员以及维修巡检人员人手一册,并做到堆积不离岗。 2.生产单位要组织设备操作人员认真学习规程,设备专业人员要向操作人员进行规程内容的讲解和学习辅导。 3.设备操作人员须经厂级组织的规程考试及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4.生产单位每周都要组织班组学习规程,车间领导及设备管理人员,每月要对生产班组规程学习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抽查情况纳入考核。 二、设备管理内容 □ 设备技术状况的管理 对所有设备按设备的技术状况、维护状况和管理状况分为完好设备和非完好设备,并分别制订具体考核标准。 各单位的生产设备必须完成上级下达的技术状况指标,即考核设备的综合完好率。 专业部门,要分别制订出年、季、月度设备综合完好率指标,并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岗位。 □ 设备润滑管理 (一)对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要求: 1.各单位机动部门设润滑专业员负责设备润滑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厂矿或车间机动科(组)设专职或兼职润滑专业员负责本单位润滑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修理车间(工段)设润滑班或润滑工负责设备润滑工作。 2.每台设备都必须制订完善的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并认真执行。 3.各厂矿要认真执行设备用油三清洁(油桶、油具、加油点),保证润滑油(脂)的清洁和油路畅通,防止堵塞。 4.对大型、特殊、专用设备用油要坚持定期分析化验制度。 5.润滑专业人员要做好设备润滑新技术推广和油品更新换代工作。 6.认真做到废油的回收管理工作。 (二)润滑“五定”图表的制订、执行和修改。 1.厂矿生产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必‘须逐台制订,和使用维护规程同时发至岗位。 2.设备润滑“五定”图表的内容是: 定点:规定润滑部位、名称及加油点数; 定质:规定每个加油点润滑油脂牌号; 定时:规定加、换油时间; 定量:规定每次加、换油数量; 定人:规定每个加、换油点的负责人。 3.岗位操作及维护人员要认真执行设备润滑“五定”图表规定,并做好运行记录。 4.润滑专业人员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润滑“五定”图表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随时注意设备各部润滑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三)润滑油脂的分析化验管理。 设备运转过程中,由于受到机件本身及外界灰尘、水份、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使润滑油脂变质,为保证润滑油的质量,需定期进行过滤分析和化验工作,对不同设备规定不同的取样化验时间。 经化验后的油品不符合使用要求时要及时更换润滑油脂。 各厂矿对设备润滑油必须做到油具清洁,油路畅通。 (四)设备润滑新技术的应用与油品更新管理。 1.厂矿对生产设备润滑油跑、冒、滴、漏情况,要组织研究攻关,逐步解决。 2.油品的更新换代要列入厂矿的年度设备工作计划中,并经过试验,保证安全方可加以实施,油品更新前必须对油具、油箱、管路进行清洗。 □ 设备缺陷的处理 1.设备发生缺陷,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能排除的应立即排除,并在日志中详细记录。 2.岗位操作人员无力排除的设备缺陷要详细记录并逐级上报,同时精心操作,加强观察,注意缺陷发展。 3.未能及时排除的设备缺陷,必须在每天生产调度会上研究决定如何处理。 4.在安排处理每项缺陷前,必须有相应的措施,明确专人负责,防止缺陷扩大。 □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各级维护与管理人员能牢牢掌握住设备的运行情况,依据设备运行的状况制订相应措施。 (一)建立健全系统的设备巡检标准。 各厂矿要对每台设备,依据其结构和运行方式,定出检查的部位(巡检点)、内容(检查什么)、正常运行的参数标准(允许的值),并针对设备的具体运行特点,对设备的每一个巡检点,确定出明确的检查周期,一般可分为时、班、日、周、旬、月检查点。 (二)建立健全巡检保证体系。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对本岗位使用设备的所有巡检点进行检查,专业维修人员要承包对重点设备的巡检任务。 各厂矿都要根据设备的多少和复杂程度,确定设置专职巡检工的人数和人选,专职巡检工除负责承包重要的巡检点之外,要全面掌握设备运行动态。 (三)信息传递与反馈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巡检时,发现设备不能继续运转需紧急处理的问题,要立即通知当班调度,由值班负责人组织处理。 一般隐患或缺陷,检查后登入检查表,并按时传递给专职巡检工。 专职维修人员进行的设备点检,要做好记录,除安排本组处理外,要将信息向专职巡检工传递,以便统一汇总。 专职巡检工除完成承包的巡检点任务外,还要负责将各方面的巡检结果,按日汇总整理,并列出当日重点问题向厂矿机动科传递。 机动科列出主要问题,除登记台帐之外,还应及时输入计算机,便于上级大公司机动部门的综合管理。 (四)动态资料的应用 巡检工针对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隐患,提出应安排检修的项目,纳入检修计划。 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立即处理的,由当班的生产指挥者即刻组织处理;本班无能力处理的,由厂矿领导确定解决方案。 重要设备的重大缺陷,由厂级领导组织研究,确定控制方案和处理方案。 (五)设备薄弱环节的立项处理。 凡属下列情况均属设备薄弱环节: 1.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停机而反复处理无效的部位; 2.运行中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的设备、部位; 3.运行达不到小修周期要求,经常要进行计划外检修的部位(或设备); 4.存在不安全隐患(人身及设备安全),且日常维护和简单修理无法解决的部位或设备。 (六)对薄弱环节的管理 各大公司机动处要依据动态资料,列出设备薄弱环节,按时组织审理,确定当前应解决的项目,提出改进方案; 厂矿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改进方案进行审议,审定后列入检修计划; 设备薄弱环节改进实施后,要进行效果考察,作出评价意见,经有关领导审阅后,存入设备档案。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