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粗光标问题解决方法-在linux光标很粗 (linux小红帽系统)

教程大全 2025-07-18 07:43:00 浏览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操作系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而Linux作为一种自由、开放的操作系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但是,尽管Linux有很多优点,也有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粗光标问题。

在Linux下,有时候会发现光标变得异常粗大,这给用户的视觉体验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个问题很常见,但是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法。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Linux下粗光标问题的诱因,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原因

光标的大小是由终端控制器驱动程序决定的。Linux终端驱动程序可以从用户级进程中获得字符和命令,然后将它们显示在终端模拟器中。光标的大小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可能会有所不同,但粗光标问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普遍的。

粗光标问题一般就是光标显示区域的背景色和前景色相同,导致光标不易被用户看到。因此,需要让背景色和前景色不同,或者禁用背景色,或者通过改变图形终端的某些属性来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方法

下面具体介绍一些解决粗光标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禁止背景色

可以使用 “tput” 命令,将背景色强制设置为透明,这样就可以解决光标显示过程中的粗化问题。具体命令如下:

tput setab 0

之一条命令用于隐藏光标,第二条命令将背景色设置为透明。如果想要恢复正常的光标和背景,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方法二:更改终端外观

图形终端的大小和外观可以通过如下命令进行设置:

stty cols rows

其中 “width” 和 “height” 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方法三:更改光标属性

使用如下命令,可以更改光标的属性:

echo -n -e ‘\x1b[6 q’

其中 ‘6’ 是光标属性的代码,‘q’ 是光标属性的命令。在这个例子中,光标属性被改为了实线黑色。

结语

在linux光标很粗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我打字时光标太粗,请问怎么样才能变细一点?

从控制面板→辅助功能选项→显示 在光标选项里可调整宽度。

另外:

从控制面团谈板→鼠标→指腔或吵针 的“自定义”控制窗口里伍侍,选 选定文本,再按 浏览 按钮,可以找到很多文本输入控制光标,自己挑。

关于在linux光标很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树叶云(shuyeidc.com)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 服务器 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linux的ext2格式跟ext3格式有啥区别

Linux ext2/ext3文件系统使用索引节点来记录文件信息,作用像windows的文件分配表。 索引节点是一个结构,它包含了一个文件的长度、创建及修改时间、权限、所属关系、磁盘中的位置等信息。 一个文件系统维护了一个索引节点的数组,每个文件或目录都与索引节点数组中的唯一一个元素对应。 系统给每个索引节点分配了一个号码,也就是该节点在数组中的索引号,称为索引节点号。 linux文件系统将文件索引节点号和文件名同时保存在目录中。 所以,目录只是将文件的名称和它的索引节点号结合在一起的一张表,目录中每一对文件名称和索引节点号称为一个连接。 对于一个文件来说有唯一的索引节点号与之对应,对于一个索引节点号,却可以有多个文件名与之对应。 因此,在磁盘上的同一个文件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去访问它。 Linux缺省情况下使用的文件系统为Ext2,ext2文件系统的确高效稳定。 但是,随着Linux系统在关键业务中的应用,Linux文件系统的弱点也渐渐显露出来了:其中系统缺省使用的ext2文件系统是非日志文件系统。 这在关键行业的应用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本文向各位介绍Linux下使用ext3日志文件系统应用。 Ext3文件系统是直接从Ext2文件系统发展而来,目前ext3文件系统已经非常稳定可靠。 它完全兼容ext2文件系统。 用户可以平滑地过渡到一个日志功能健全的文件系统中来。 这实际上了也是ext3日志文件系统初始设计的初衷。 Ext3日志文件系统的特点 1、高可用性 系统使用了ext3文件系统后,即使在非正常关机后,系统也不需要检查文件系统。 宕机发生后,恢复ext3文件系统的时间只要数十秒钟。 2、数据的完整性: ext3文件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文件系统的完整性,避免了意外宕机对文件系统的破坏。 在保证数据完整性方面,ext3文件系统有2种模式可供选择。 其中之一就是“同时保持文件系统及数据的一致性”模式。 采用这种方式,你永远不再会看到由于非正常关机而存储在磁盘上的垃圾文件。 3、文件系统的速度: 尽管使用ext3文件系统时,有时在存储数据时可能要多次写数据,但是,从总体上看来,ext3比ext2的性能还要好一些。 这是因为ext3的日志功能对磁盘的驱动器读写头进行了优化。 所以,文件系统的读写性能较之Ext2文件系统并来说,性能并没有降低。 4、数据转换由ext2文件系统转换成ext3文件系统非常容易,只要简单地键入两条命令即可完成整个转换过程,用户不用花时间备份、恢复、格式化分区等。 用一个ext3文件系统提供的小工具tune2fs,它可以将ext2文件系统轻松转换为ext3日志文件系统。 另外,ext3文件系统可以不经任何更改,而直接加载成为ext2文件系统。 5、多种日志模式Ext3有多种日志模式,一种工作模式是对所有的文件数据及metadata(定义文件系统中数据的数据,即数据的数据)进行日志记录(data=journal模式);另一种工作模式则是只对metadata记录日志,而不对数据进行日志记录,也即所谓data=ordered或者data=writeback模式。 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系统的实际工作要求,在系统的工作速度与文件数据的一致性之间作出选择。 实际使用Ext3文件系统 创建新的ext3文件系统,例如要把磁盘上的hda8分区格式化ext3文件系统,并将日志记录在/dev/hda1分区,那么操作过程如下: [root@stationxx root]# mke2fs -j /dev/hda8 mke2fs 1.24a (02-Sep-2001) Filesystem label= OS type: Linux Block size=1024 (log=0) .. .. .. Creating journal (8192 blocks):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30 mounts or 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 在创建新的文件系统时,可以看到,ext3文件系统执行自动检测的时间为180天或每第31次被mount时,实际上这个参数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节。 以下将新的文件系统mount到主分区/data目录下: [root@stionxx root]# mount -t ext3 /dev/hda8 /data 说明:以上将已格式化为ext3文件系统的/dev/hda8分区加载到/data目录下。 ext3 基于ext2 的代码,它的磁盘格式和 ext2 的相同;这意味着,一个干净卸装的 ext3 文件系统可以作为 ext2 文件系统重新挂装。 Ext3文件系统仍然能被加载成ext2文件系统来使用,你可以把一个文件系统在ext3和ext2自由切换。 这时在ext2文件系统上的ext3日志文件仍然存在,只是ext2不能认出日志而已。 将ext2文件系统转换为ext3文件系统 将linux系统的文件系统由ext2转至ext3,有以下几处优点:第一系统的可用性增强了,第二数据集成度提高,第三启动速度提高了,第四ext2与ext3文件系统之间相互转换容易。 以转换文件系统为例,将ext2文件系统转换为ext3文件系统,命令如下: [root@stationxx root]# tune2fs -j /dev/hda9 tune2fs 1.24a (02-Sep-2001) Creating journal inode: done 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31 mounts or 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 这样,原来的ext2文件系统就转换成了ext3文件系统。 注意将ext2文件系统转换为ext3文件系统时,不必要将分区缷载下来转换。 转换完成后,不要忘记将/etc/fstab文件中所对应分区的文件系统由原来的ext2更改为ext3。 ext3日志的存放位置 可以将日志放置在另外一个存储设备上,例如存放到分区/dev/hda8。 例如要在/dev/hda8上创建一个ext3文件系统,并将日志存放在外部设备/dev/hda2上,则运行以下命令: [root @stationxx root]#mke2fs -J device=/dev/hda8 /dev/hda2 ext3文件系统修复 新的e2fsprogs中的e2fsck支持ext3文件系统。 当一个ext3文件系统被破坏时,先卸载该设备,在用e2fsck修复: [root @stationxx root] # umount /dev/hda8 [root @stationxx root] #e2fsck -fy /dev/hda8 总而言之,ext3日志文件系统是目前linux系统由ext2文件系统过度到日志文件系统最为简单的一种选择,实现方式也最为简洁。 由于是直接从ext2文件系统发展而来,系统由ext2文件系统过渡到ext3日志文件系统升级过程平滑,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 目前linux系统要使用日志文件系统,最保险的方式就是选择ext3文件系统。

linux echo用法

Linux echo命令不能显示文件中的内容。 功能说明:显示文字。 语 法:echo [-ne][字符串]或 echo [--help][--version] 补充说明:echo会将输入的字符串送往标准输出。 输出的字符串间以空白字符隔开, 并在最后加上换行号。 参 数:-n 不要在最后自动换行-e 若字符串中出现以下字符,则特别加以处理,而不会将它当成一般文字输出: \a 发出警告声; \b 删除前一个字符; \c 最后不加上换行符号; \f 换行但光标仍旧停留在原来的位置; \n 换行且光标移至行首; \r 光标移至行首,但不换行; \t 插入tab; \v 与\f相同; \\ 插入\字符; \nnn 插入nnn(八进制)所代表的ASCII字符; --help 显示帮助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Linux下安装jdk显示javac cannot execute binary file

查看linux位数:#uname -a如果有x86_64就是64位的,没有就是32位的这是64位的# uname -aLinux deskTOP 2.6.35-23-generic #37-Ubuntu SMP Fri Nov 5 19:17:11 UTC 2010 i686 GNU/Linux这是32位的#uname -aLinux backup #1 SMP Wed Nov 7 13:58:04 EST 2007 i686 i686 i386 GNU/Linux注意:Ixxx的全是32位的,有X86—64的全是64位在安装过程中还遇到其他问题及解决方法jdk版本过老(1.4),需要卸载的问题,解决如下:[root@localhost~]# java -versionjava version 1.4.2gij (GNU libgcj) version 4.1.2 (Red Hat 4.1.2-42)[root@localhostsoft]# rpm -qa | grep jdk[root@localhostsoft]# rpm -qa | grep 5java-1.4.2-gcj-compat-1.4.2.0-40jpp.115上面先确认jdk的具体版本号,然后[root@localhostjdk1.6.0_11]# yum -y remove java-1.4.2-gcj-compat-1.4.2.0-40jpp.115Setting up Remove ProcessResolving Dependencies………..(开始卸载)resolver.i386 0:1.1-1jpp.12Complete!(卸载完成)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