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硬盘阵列
详解
服务器 硬盘阵列,通常指的是通过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技术将多块硬盘组合成一个逻辑单元,以实现 数据冗余 、性能优化和存储容量扩展,以下是对服务器硬盘阵列的详细解析:
一、基本概念
1、 RAID定义 :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数据冗余的技术。
2、 组成方式 :磁盘阵列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
3、 主要功能 :提高计算机读写数据的速度、实现对数据的冗余保护及保证数据存储的可靠性。
二、RAID级别
RAID有多种级别,每种级别都有其特定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以下是几种常见的RAID级别:
特点 :无冗余备份,将数据同时写入多个硬盘,提高读写速度。
优缺点 :成本低,读写性能极高,但安全性低,任意一块硬盘损坏都会导致数据丢失。
特点 :镜像存储,将数据完全复制到另一个硬盘上。
优缺点 :安全性高,技术简单,管理方便,但硬盘利用率只有50%,成本较高。
特点 :至少使用三块硬盘,其中一块用于存储奇偶校验信息。
优缺点 :兼顾了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但写损失较大,适用于小数据块和随机读写的数据。
特点 :在RAID 5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二个独立的奇偶校验信息块。
优缺点 :数据可靠性更高,即使两块磁盘同时失效也不会影响数据使用,但写性能较差,实施复杂。
5、 RAID 10(或称为RAID 1+0) :
特点 :结合了RAID 0和RAID 1的优点,先做镜像再做条带化。
优缺点 :读写性能出色,安全性高,但构建成本高,数据空间利用率低。
三、分类与应用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服务器硬盘阵列可以分为外接式磁盘阵列柜、内接式磁盘阵列卡和利用软件仿真三种形式,外接式磁盘阵列柜常用于大型服务器,具有热交换特性;内接式磁盘阵列卡适合技术人员操作;软件仿真方式则因消耗处理器资源而不适合大数据流量的服务器。
四、配置步骤
对于支持RAID功能的服务器主板,可以通过BIOS设置来创建磁盘阵列,具体步骤可能因主板型号而异,但一般包括进入BIOS设置、选择“advanced”选项卡、更改硬盘模式为“RAID mode”等步骤。
五、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RAID 5阵列中最多允许多少块硬盘同时损坏而不影响数据完整性?
答:RAID 5阵列中最多允许一块硬盘同时损坏而不影响数据完整性,因为RAID 5是通过奇偶校验信息来恢复数据的,当一块硬盘损坏时,可以利用剩余的硬盘和奇偶校验信息来重构丢失的数据,如果同时损坏两块硬盘,则无法恢复数据。
问题2:如何选择合适的RAID级别?
答:选择合适的RAID级别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决定,如果追求高性能且不考虑数据冗余,可以选择RAID 0;如果需要高数据安全性且不介意成本,可以选择RAID 1;如果需要在成本和性能之间取得平衡,可以选择RAID 5或RAID 6;如果既需要高性能又需要高数据安全性,可以选择RAID 10,在选择时还需要考虑硬盘数量、预算、维护难度等因素。
以上内容就是解答有关“ 服务器硬盘阵列 ”的详细内容了,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解决一些疑惑,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反馈,谢谢阅读。
怎么做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简称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pDisks),有“价格便宜且多余的磁盘阵列”之意。 其原理是利用数组方式来作磁盘组,配合数据分散排列的设计,提升数据的安全性。 磁盘阵列主要针对硬盘,在容量及速度上,无法跟上CPU及内存的发展,提出改善方法。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便宜、容量较小、稳定性较高、速度较慢磁盘,组合成一个大型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的加成效果来提升整个磁盘系统的效能。 同时,在储存数据时,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一颗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故障硬盘内的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硬盘模式IDE,RAID,AHCI有什么区别
主要区别如下:1、传输速度不同。 AHCI的传输速度最快。 2、传输方式不同。 3、工作原理不同。 RAID能叠加硬盘容量,避免浪费。 IDE只可以内置使用。 4、价格相差较大。 IDE价格最为低廉。 扩展资料磁盘阵列其样式有三种,一是外接式磁盘阵列柜、二是内接式磁盘阵列卡,三是利用软件来仿真。 外接式磁盘阵列柜最常被使用大型服务器上,具可热交换(Hot Swap)的特性,不过这类产品的价格都很贵。 内接式磁盘阵列卡,因为价格便宜,但需要较高的安装技术,适合技术人员使用操作。 硬件阵列能够提供在线扩容、动态修改阵列级别、自动数据恢复、驱动器漫游、超高速缓冲等功能。 它能提供性能、数据保护、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的解决方案。 阵列卡专用的处理单元来进行操作。 利用软件仿真的方式,是指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自身提供的磁盘管理功能将连接的普通SCSI卡上的多块硬盘配置成逻辑盘,组成阵列。 软件阵列可以提供数据冗余功能,但是磁盘子系统的性能会有所降低,有的降低幅度还比较大,达30%左右。 因此会拖累机器的速度,不适合大数据流量的服务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RAID
scsi和raid控制器是什么?
SCSI的全名是: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翻译过来是小型计算机系统专用接口,它主要用来连接外设设备以提高系统性能或增加新的功能,例如硬盘、光驱、ZIP、MO、扫描仪、磁带机、JAZ、打印等等。 因为SCSI接口卡和设备非常昂贵所以SCSI接口的机种主要以工作站、服务器等中高档设备为主。 但随着PC技术的逐渐成熟,SCSI设备被广泛地使用,支持SCSI接口的外设产品从原本仅有硬盘、磁带机,增加到扫描仪、光驱、刻录机、MO等各种设备,再加上制造技术的进步,SCSI卡与外设的价格都已经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SCSI在个人PC的应用日渐增多。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磁盘阵列。 可以把RAID理解成一种使用磁盘驱动器的方法,它将一组磁盘驱动器用某种逻辑方式联系起来,作为逻辑上的一个磁盘驱动器来使用。 一般情况下,组成的逻辑磁盘驱动器的容量要略小于各个磁盘驱动器容量的总和。 RAID的具体实现可以靠硬件也可以靠软件,Windows NT操作系统就提供软件RAID功能。 硬件也就是要依靠RAID卡来实现RAID功能。 现在市场上流行的IDE RAID卡使用的芯片多数是Promise、AMI、HighPoint这几家公司出品的。 RAID常用的功能包括三种:RAID 0、RAID 1和RAID 0+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