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临时表的几种好用方案介绍 (oracle数据库)

教程大全 2025-07-18 15:21:53 浏览

以下的文章主要介绍的是Oracle临时表中的几种好用的用法以及相关意义,我们大家都知道Oracle临时表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提高数据库的处理性能的有用的方法,在没有必要存储时,只存储在Oracle临时表空间中。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前言

目前所有使用 Oracle 作为数据库支撑平台的应用,大部分数据量比较庞大的系统,即表的数据量一般情况下都是在百万级以上的数据量。

当然在 Oracle 中创建分区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当你发现你的应用有多张表关联的时候,并且这些表大部分都是比较庞大,而你关联的时候发现其中的某一张或者某几张表关联之后得到的结果集非常小并且查询得到这个结果集的速度非常快,那么这个时候我考虑在 Oracle 中创建“临时表”。

我对临时表的理解:在 Oracle 中创建一张表,这个表不用于其他的什么功能,主要用于自己的软件系统一些特有功能才用的,而当你用完之后表中的数据就没用了。 Oracle 的临时表创建之后基本不占用表空间,如果你没有指定临时表(包括临时表的索引)存放的表空的时候,你插入到Oracle临时表的数据是存放在 ORACLE 系统的临时表空间中( TEMP )。

2 、临时表的创建

创建Oracle 临时表,可以有两种类型的临时表:

会话级的临时表

事务级的临时表 。

1) 会话级的临时表因为这这个Oracle临时表中的数据和你的当前会话有关系,当你当前SESSION 不退出的情况下,临时表中的数据就还存在,而当你退出当前SESSION 的时候,临时表中的数据就全部没有了,当然这个时候你如果以另外一个SESSION 登陆的时候是看不到另外一个SESSION 中插入到临时表中的数据的。即两个不同的SESSION 所插入的数据是互不相干的。当某一个SESSION 退出之后临时表中的数据就被截断(truncate table ,即数据清空)了。会话级的临时表创建方法:

举例:

2) 事务级临时表是指该临时表与事务相关,当进行事务提交或者事务回滚的时候,临时表中的数据将自行被截断,其他的内容和会话级的临时表的一致(包括退出SESSION 的时候,事务级的临时表也会被自动截断)。事务级Oracle临时表的创建方法:

举例:

3) 两中类型临时表的区别

会话级临时表采用 on commit preserve rows ;而事务级则采用 on commit delete rows ;用法上,会话级别只有当会话结束临时表中的数据才会被截断,而且事务级临时表则不管是 commit 、 rollback 或者是会话结束,临时表中的数据都将被截断

4 )什么时候使用Oracle临时表

1 )、当某一个 SQL 语句关联的表在 2 张及以上,并且和一些小表关联。可以采用将大表进行分拆并且得到比较小的结果集合存放在临时表中

2 )、程序执行过程中可能需要存放一些临时的数据,这些数据在整个程序的会话过程中都需要用的等等。

3 . 例子:略

4 .临时表的不足之处

1 )不支持 lob 对象,这也许是设计者基于运行效率的考虑,但实际应用中确实需要此功能时就无法使用临时表了。

2 )不支持主外键关系

所以,由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自己创建临时表,以弥补 oracle 临时表的不足之处

Oracle临时表的几种好用方案介绍

上面的都是本人经过测试的,但下面是在网上搜索到的方法,本人具体没有测试过,不过觉得可行性很强,有时间测试下。

创建方法:

1 、以常规表的形式创建临时数据表的表结构,但要在每一个表的主键中加入一个 SessionID 列以区分不同的会话。(可以有 lob 列和主外键)

2 、写一个用户注销触发器,在用户结束会话的时候删除本次会话所插入的所有记录 (SessionID 等于本次会话 ID 的记录 ) 。

3 、程序写入数据时,要顺便将当前的会话 ID(SessionID) 写入表中。

4 、程序读取数据时,只读取与当前会话 ID 相同的记录即可。

功能增强的扩展设计:

1 、可以在数据表上建立一个视图,视图对记录的筛选条件就是当前会话的SessionID 。

2 、数据表中的SessionID 列可以通过Trigger 实现,以实现对应用层的透明性。

3 、高级用户可以访问全局数据,以实现更加复杂的功能。

扩展临时表的优点:

1 、实现了与Oracle 的基于会话的Oracle临时表相同的功能。

2 、支持SDO_GEOMETRY 等lob 数据类型。

3 、支持表间的主外键连接,且主外键连接也是基于会话的。

4 、高级用户可以访问全局数据,以实现更加复杂的功能

【编辑推荐】


oracle中 select * From xx where yy in(……),其中in里面可以有多少个东西?

in中最多能放1000个以,分开的数据。 如果要放5万笔显然不可能。 1.如果这些yy有特定的规律,那么 select * from xx where yy in (select yy from xx where yy=...)2.如果yy没有特别的规律,那么将yy 插入一个临时表,然后select * from xx where yy in (select yy from 临时表)

如何在oracle中用SQL创建临时表

beginexecute immediate create global temporary table t as select 1 as id from dual ;end ;/

ORACLE 常用操作语句规范和注意事项

规范: i. 尽量避免大事务操作,慎用holdlock子句,提高系统并发能力。 ii. 尽量避免反复访问同一张或几张表,尤其是数据量较大的表,可以考虑先根据条件提取数据到临时表中,然后再做连接。 iii. 尽量避免使用游标,因为游标的效率较差,如果游标操作的数据超过1万行,那么就应该改写;如果使用了游标,就要尽量避免在游标循环中再进行表连接的操作。 iv. 注意where字句写法,必须考虑语句顺序,应该根据索引顺序、范围大小来确定条件子句的前后顺序,尽可能的让字段顺序与索引顺序相一致,范围从大到小。 v. 不要在where子句中的“=”左边进行函数、算术运算或其他表达式运算,否则系统将可能无法正确使用索引。 vi. 尽量使用exists代替select count(1)来判断是否存在记录,count函数只有在统计表中所有行数时使用,而且count(1)比count(*)更有效率。 vii. 尽量使用“>=”,不要使用“>”。 viii. 注意一些or子句和union子句之间的替换 ix. 注意表之间连接的数据类型,避免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连接。 x. 注意存储过程中参数和数据类型的关系。 xi. 注意insert、update操作的数据量,防止与其他应用冲突。 如果数据量超过200个数据页面(400k),那么系统将会进行锁升级,页级锁会升级成表级锁。 b) 索引的使用规范: i. 索引的创建要与应用结合考虑,建议大的OLTP表不要超过6个索引。 ii. 尽可能的使用索引字段作为查询条件,尤其是聚簇索引,必要时可以通过index index_name来强制指定索引 iii. 避免对大表查询时进行table scan,必要时考虑新建索引。 iv. 在使用索引字段作为条件时,如果该索引是联合索引,那么必须使用到该索引中的第一个字段作为条件时才能保证系统使用该索引,否则该索引将不会被使用。 v. 要注意索引的维护,周期性重建索引,重新编译存储过程。 c) tempdb的使用规范: i. 尽量避免使用distinct、order by、group by、having、join、cumpute,因为这些语句会加重tempdb的负担。 ii. 避免频繁创建和删除临时表,减少系统表资源的消耗。 iii. 在新建临时表时,如果一次性插入数据量很大,那么可以使用select into代替create table,避免log,提高速度;如果数据量不大,为了缓和系统表的资源,建议先create table,然后insert。 iv. 如果临时表的数据量较大,需要建立索引,那么应该将创建临时表和建立索引的过程放在单独一个子存储过程中,这样才能保证系统能够很好的使用到该临时表的索引。 v. 如果使用到了临时表,在存储过程的最后务必将所有的临时表显式删除,先truncate table,然后drop table,这样可以避免系统表的较长时间锁定。 vi. 慎用大的临时表与其他大表的连接查询和修改,减低系统表负担,因为这种操作会在一条语句中多次使用tempdb的系统表。 d) 合理的算法使用: 根据上面已提到的SQL优化技术和ASE Tuning手册中的SQL优化内容,结合实际应用,采用多种算法进行比较,以获得消耗资源最少、效率最高的方法。 具体可用ASE调优命令:set statistics io on, set statistics time on , set SHOWplan on 等。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