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性能分析与调优-Linux性能分析与调优-提高系统效率的关键步骤 (linux性能测试工具)

教程大全 2025-07-20 19:07:41 浏览

Linux 的性能分析与调优是提高系统效率的关键步骤,是关系重大,也是复杂又有技术挑战的任务。它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框架,在Linux系统架构下使用性能分析工具提高系统效率、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在Linux系统架构下,性能分析与调优一般从四个方面(硬件分析、内存分析、存储分析和网络分析)入手。

首先,要进行性能分析,需要使用一些硬件分析工具,如监视虚拟机(MON-V)、监视系统(MON-S)、指令帧大小(IFC)和硬件资源管理(HVRM)。这些工具的作用是分析系统中的硬件资源利用情况,比如内存、CPU、I/O设备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以及这些资源的性能和可用性。

其次,根据硬件分析的结果,内存分析可以更精确地分析内存中的进程、堆栈和对象,以了解内存使用状况。为此,可以使用内存分析工具,如heapscan、memstat和memwatch来帮助分析和调优。

第三,在性能分析与调优中,存储分析针对的是系统存储设备,如硬盘、移动硬盘、固态硬盘和RAID阵列的性能,它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分析工具和调优方法,如iostat和iozone等。

最后,网络分析可以分析和调优网络应用在系统上的执行情况,帮助开发人员更加准确地预估网络应用在Linux系统中的性能。在此,可以使用netstat、arp、tcpdump等工具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分析和调优网络应用。

总的来说,Linux的性能分析与调优一般从硬件分析、内存分析、存储分析和网络分析4个方面入手,下面的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top命令查看系统中运行的进程:

topPID USERPRNIVIRTRESSHR S%CPU %MEMTIME+ COMMAND1 root2001237615601164 S0.00.10:00.03 init2 root200000 S0.00.00:00.00 kthreadd3 root200000 S0.00.00:00.02 ksoftirqd/04 root200000 S0.00.00:00.01 kworker/0:0H5 root200000 S0.00.00:00.01 kworker/u2:06 root200000 S0.00.00:00.00 kdevtmpfs

此外,优化任何系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收集数据和运行分析程序本身也是一项重要且耗时的工作,尤其是当你的系统负担沉重的任务时更是如此。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Linux系统提高性能、安全性和可用性,最重要的是可以省去一定的时间、精力和trouble。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树叶云(shuyeidc.com)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 服务器 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top命令中哪个参数是查看正在运行进程数

Runningtotal 进程总数running 正在运行的进程数sleeping 睡眠的进程数stopped 停止的进程数zombie 僵尸进程数Cpu(s): 0.3% us 用户空间占用CPU百分比1.0% sy 内核空间占用CPU百分比0.0% ni 用户进程空间内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百分比98.7% id 空闲CPU百分比0.0% wa 等待输入输出的CPU时间百分比0.0%hi:硬件CPU中断占用百分比0.0%si:软中断占用百分比0.0%st:虚拟机占用百分比

CMS动态网站建设过程(800以上的)

CMS是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的缩写,意为“内容管理系统”。

CMS具有许多基于模板的优秀设计,可以加快网站开发的速度和减少开发的成本。 CMS的功能并不只限于文本处理,它也可以处理图片、Flash动画、声像流、图像甚至电子邮件档案。 CMS其实是一个很广泛的称呼,从一般的博客程序,新闻发布程序,到综合性的网站管理程序都可以被称为内容管理系统。

CMS建站的优点

1、简单易学 作为一个网站新手来说,想要建站那是相当困难,代码、数据库、设计这些统统都不懂,这些成为了站长的烦恼,而cms强大的后台管理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不需要你懂太多的东西,只要用户名和密码登陆,你就可以很快的操作起来。

2、安全性 大家都知道,程序一旦被入侵,整个网站就要完蛋了,而cms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它提高了网站的安全性,动态页面暴露较少,受到的安全威胁就小得多,网站也就不怕被黑客入侵了。

3、稳定性 稳定性对于一个网站来说,还是相当重要的,总是出错的网站是不会有人喜欢的。

提高系统效率的关键步骤

4、网站运行快 cms主张生成静态页面,包括主页、分类页,静态的输出大大的减少了网站运行的速度,静态的页面不需要服务器做什么处理,所以访问起来也是很快的。

5、采集功能 cms可以提供采集的功能,只要做好采集规则就可以,再也不用为了手动添加网站内容而闹心了。 在采集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其他操作,实现了“一心二用”的效果。

6、搜索引擎友好 采用DIV+CSS布局网页,简单的代码结构有助于网站的优化。

7、风格模板拥有独特的风格模板,只要上传到空间就可以使用。 再也不用为繁琐的代码而头疼了。

下面CMS特工()以最流行的织梦CMS(dedecms)为例讲解CMS的建站安装过程:

我们完成了环境的准备之后,下面就可以通过在浏览器中输入安装向导的网址开始进行DedeCMS的安装,在安装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的站点。

我们下载下来通常是一个压缩包,将其解压,然后将upload文件夹中的文件上传到网站的根目录中。

提示:安装包解压后,一般含有使用协议、安装说明及版本说明几个文件,新人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希望阅读下相关的说明。

1. 在浏览器中打开 http:// 你的网址/install/ ,开始进行安装。

2. 选中“我已经阅读并同意此协议”点击继续,这里系统跳转到环境检测页面。

这里我们对系统环境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DedeCMS是基于PHP和MySQL技术开发,可以同时使用在Windows、Linux、Unix平台,其具体环境如下:

◆Windows 平台 IIS/Apache + PHP4/PHP5 + MySQL3/4/5

如果在windows环境中使用,建议用DedeCms提供的DedeAMPZ套件以达到最佳使用性能。

◆Linux/Unix 平台 Apache + PHP4/PHP5 + MySQL3/4/5 (PHP必须在非安全模式下运行) 建议使用平台 Linux + apache2.2 + PHP5.2 + MySQL5.0

◆PHP必须环境或启用的系统函数 [√]allow_url_fopen [√]GD扩展库

[√]MySQL扩展库 [√]系统函数(phpinfo、dir)

3. 如果环境检测全部正确([√]),我们点击“继续”进入“参数配置”

4. 首先我们配置“数据库设定”部分的参数,这里我们涉及到几个概念“数据库主机”、“数据库名称”、“数据库用户”、“数据库密码”、“数据表前缀”、“数据库编码”。

如果您使用的是虚拟主机或者合租服务器,一般空间商都会提供给你相关的数据,如果你是自己配置服务器或者本地测试,一般在环境架设时候会有相关的信息提示。

以DedeAMPZ为例,因为Apache和MySQL共同安装在一台计算机上,所以数据库主机地址为“localhost”,数据库名称我们这是设置为默认“dedecmsv53”,数据库用户名为“root”、密码为MySQL数据库默认密码“”,表前缀为“dede_”。

说明:数据表前缀是为了方便一个数据库中存放多个程序的数据库,例如你一个数据库需要安装两个DedeCMS系统,第一个系统数据表前缀可以设置为“dedea_”,第二个数据表可以设置为“dedeb_”,因为表前缀不同,数据表在数据库中存在的表名也不相同,例如第一个系统的管理员账号存放的数据表则为“dedea_admin”,第二个数据表名为“dedeb_admin”,这样他们两个系统的数据库就可以共存在一个Mysql数据库中。

5. 网站设置中需要注意的是填写你的“网站网址”和“CMS安装目录”,其中“CMS安装目录”如果你安装在网站根目录不需要去理会,如果你安装在根目录的某个文件夹下需要进行相关的设置(程序会自动检测)。

6. 点击“继续”,完成DedeCMS的安装,到这里为止,我们的安装已经完成了,下面就是我们开始使用DedeCMS了。

7. 点击[登陆网站后台],网址自动转向到(yoursite代表你的网站),输入我们安装时候填写的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以超级管理员身份登陆系统。

提示:系统默认管理路径是dede,登陆管理后台可以通过地址进行访问,但是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建议新人在安装完成之后修改后台的管理路径,例如:myadmin,这样你可以通过登陆,别人就不容易猜到你的后台地址。(CMS特工告诉你:这条很重要!)

Linux系统下常用性能分析工具top命令,怎么详解

举个例子: top - 01:06:48 up 1:22, 1 user, load average: 0.06, 0.60, 0.48 Tasks: 29 total, 1 running, 28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0.3% us, 1.0% sy, 0.0% ni, 98.7% id, 0.0% wa, 0.0% hi, 0.0% si Mem: k total, k used, k free, k buffers Swap: k total, 0k used, k free, k cached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1379 root 16 0 7976 2456 1980 S 0.7 1.3 0:11.03 sshd root 16 0 2128 980 796 R 0.7 0.5 0:02.72 top 1 root 16 0 1992 632 544 S 0.0 0.3 0:00.90 init 2 root 34 19 0 0 0 S 0.0 0.0 0:00.00 ksoftirqd/0 3 root RT 0 0 0 0 S 0.0 0.0 0:00.00 watchdog/0前五行是系统整体的统计信息。第一行是任务队列信息,同 uptime 命令的执行结果。其内容如下:01:06:48 当前时间 up 1:22 系统运行时间,格式为时:分 1 user 当前登录用户数 load average: 0.06, 0.60, 0.48 系统负载,即任务队列的平均长度。 三个数值分别为 1分钟、5分钟、15分钟前到现在的平均值。

第二、三行为进程和CPU的信息。 当有多个CPU时,这些内容可能会超过两行。 内容如下:

Tasks: 29 total 进程总数 1 running 正在运行的进程数 28 sleeping 睡眠的进程数 0 stopped 停止的进程数 0 zombie 僵尸进程数 Cpu(s): 0.3% us 用户空间占用CPU百分比 1.0% sy 内核空间占用CPU百分比 0.0% ni 用户进程空间内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百分比 98.7% id 空闲CPU百分比 0.0% wa 等待输入输出的CPU时间百分比 0.0% hi 0.0% si

最后两行为内存信息。内容如下:

Mem: k total 物理内存总量 k used 使用的物理内存总量 k free 空闲内存总量 k buffers 用作内核缓存的内存量 Swap: k total 交换区总量 0k used 使用的交换区总量 k free 空闲交换区总量 k cached 缓冲的交换区总量。 内存中的内容被换出到交换区,而后又被换入到内存,但使用过的交换区尚未被覆盖, 该数值即为这些内容已存在于内存中的交换区的大小。 相应的内存再次被换出时可不必再对交换区写入。进程信息区

统计信息区域的下方显示了各个进程的详细信息。 首先来认识一下各列的含义。

序号 列名 含义 a PID 进程id b PPID 父进程id c RUSER Real user name d UID 进程所有者的用户id e USER 进程所有者的用户名 f GROUP 进程所有者的组名 g TTY 启动进程的终端名。不是从终端启动的进程则显示为 ? h PR 优先级 i NI nice值。负值表示高优先级,正值表示低优先级 j P 最后使用的CPU,仅在多CPU环境下有意义 k %CPU 上次更新到现在的CPU时间占用百分比 l TIME 进程使用的CPU时间总计,单位秒 m TIME+ 进程使用的CPU时间总计,单位1/100秒 n %MEM 进程使用的物理内存百分比 o VIRT 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总量,单位kb。VIRT=SWAP+RES p SWAP 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中,被换出的大小,单位kb。 q RES 进程使用的、未被换出的物理内存大小,单位kb。RES=CODE+DATA r CODE 可执行代码占用的物理内存大小,单位kb s DATA 可执行代码以外的部分(数据段+栈)占用的物理内存大小,单位kb t SHR 共享内存大小,单位kb u nFLT 页面错误次数 v nDRT 最后一次写入到现在,被修改过的页面数。 w S 进程状态。 D=不可中断的睡眠状态 R=运行 S=睡眠 T=跟踪/停止 Z=僵尸进程 x COMMAND 命令名/命令行 y WCHAN 若该进程在睡眠,则显示睡眠中的系统函数名 z Flags 任务标志,参考 sched.h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