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问云存储:与存储虚拟化有何不同
2010-04-27 13:58:09有人说云存储是一种技术,有人说云存储是一种服务,究竟云存储是什么?
有人说云存储是一种技术,有人说云存储是一种服务,究竟云存储是什么?在今天的HP存储技术趋势暨产品发布会上,由业内专家杜国强主持,存储SNIA工业协会龚伟兵、计算机世界报副总编辑朱晓兵,以及惠普 服务器 、存储及网络产品事业部存储产品总监范圣俭就云存储的话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云存储的价值在于生活模式创新
问题一: 什么是云存储,存储虚拟化与云存储有何不同?
龚伟兵:云存储是通过网络提供的可配置虚拟化存储和相关数据服务,这个服务级别是可以按需要来保证的。云存储的***个涵义是网络,最早我们通过云的图示表示网络,这是云存储的由来。“云存储”实际上借助了网络的概念,所以它有网络的意思在里面。
存储专家杜国强,计算机世界报副总编辑朱晓兵,惠普服务器、存储及网络产品事业部存储产品总监范圣俭(从左到右)
再有一个含义就是它的服务,如果没有存储作为服务提供给大家就没有“云存储”这个词。包括虚拟化存储,提供一个存储池,屏蔽后台的所有细节,提供传统的存储很难做到按需服务。包括很多厂商,包括惠普作为领导厂商也提供了很多解决方案。
存储专家杜国强主持讨论
杜国强:云存储等于存储虚拟化加上存储自动化,以存储虚拟化为最基本的核心,上面提供很多自动化的功能就可以达到云存储的效果,这是最简单的公式。
问题二:目前“云存储”有没有标准?
龚伟兵:特别清晰的标准目前还没有,SNIA目前正在着手规范相关标准。
问题三: “云存储”到底有什么好处?
朱晓兵:创新就是对用户***的好处。今天正快速进入到信息化的时代,几乎每一天都要跟因特网、跟手机终端等信息工具打交道,在这样的信息潮流下我们必须适应“云计算”时代的到来。
我理解“云存储”是“云计算”落地的很基础、很底层的保障,带给普通用户和商用用户很直观深刻的改变,涵盖商业模式,客户服务的方式、业务流程,甚至管理模式和理念。
普通用户经常和互联网打交道,目前可能主要还是习惯在PC上写文章,传照片,将来可能都会发生改变。“将来子孙寻找遗产的时候要到网上找一下微博”,云存储最主要的好处就是创新我们的生活模式。
杜国强:二十年前互联网兴起,全世界***个网上电子商务平台发生在加州披萨店,可以通过互联网下披萨订单,也就是二十年前的互联网改变了我们今天的习惯。今天的“云”,不管是“云存储”还是“云计算”也会改变未来所有人应用IT的习惯。
云需要法律法规等配套设施的成熟
问题四:惠普的融合基础设施跟“云存储”有什么关系?
范圣俭:这里有一个从英文翻译到中文的障碍,最重要的词就是“融合”和“基础架构”,所有事情最终都要落地, “云计算”和“云存储”需要解决的***个问题就是基础架构问题。

惠普范圣俭阐述惠普云架构实现方案的特点
这个架构怎样保障“云计算”、“云存储”服务的实现?就需要融合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融合基础架构就是把IT里的服务器、存储、网络、软件还有一些关于能耗管理方面的五大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资源池,基于这个资源池就可以实现“云计算”、“云存储”,融合基础架构是“云计算”、“云存储”形成的前提。
问题五: 云存储分为私有云和公共云,中小企业适合应用云存储吗?
龚伟兵:刚才讲了“云存储”是一个服务,“公有云”是在为所有人提供服务,“私有云”是在企业内部采用了“云存储”,构建了企业内部的“云存储”架构,给内部不同的部门、应用、或者个人提供服务。“公有云”是在互联网上提供的云存储,“私有云”是企业内部的。
“云存储”和中小企业有什么关系?中小企业也有存储的问题,有了“云存储”概念和新的存储模式,同样衍生出很多存储技术的变革和更新,小企业在构建自己存储系统的时候,也需要看“云存储”新的技术到底是什么,中小企业也应该关心“云存储”到底是什么,这是我的一点看法。
龚伟兵阐述公有云和私有云异同
朱晓兵:我理解“公有云”更多是大型第三方服务商,比如像电信这样的公司来提供基础保障服务,从数据中心到存储的一些服务,上面更多是有赖于应用生成,例如前几年热炒的Saas软件即服务,能够把to B和to C牵引上来。用户更关心的还是形成一个产业链条,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服务的质量。
技术上“云存储”可以从等级上进行划分,实际上我们看到 “云计算”以及“云服务”的商业模式还是刚刚开始,用户更多关心数据的安全性,包括长期保存但又需要长期查询的数据,将来用户如何向服务提供商寻求服务,我觉得是比较严峻的挑战,现在只是开始,所以还应该有法律法规配套。
问题六: “云存储”从技术的角度有什么需求?
杜国强:云存储给技术带来三方面的挑战。***个是扩展,包括纵向扩展和横向扩展,但扩展***的问题可能会牺牲可靠性、可用性,因此云存储需要按需提供服务,任何时间易于扩充,但不影响可靠性和可用性。第二个问题,“云存储”环境中80%的数据是非结构化数据,如何处理和管理好80%的非结构化数据数据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问题七:“云存储”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虚拟化,惠普的策略是什么?
范圣俭:云存储的需求包括“扩展性”、“安全”和“管理性”,关于扩展以后的可用性问题,实际上是思路改变的问题,过去传统的存储架构大多数都是基于Scale up(向上拓展)模型,这个模型有一个瓶颈存在,当容量超过可以支持的***空间时候怎么办?这时候会出现性能瓶颈。
现在数据增长非常快,所以存储出现一种全新的架构,就是横向扩展架构,容量扩展的时候性能同样能够得到扩展。另外存储数据的保障可以同步进行扩展,比如我们今天要发布的P4000、P2000、X9000都有支持横向拓展的架构。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保障我们企业和用户需要数据在扩充的同时,性能也需要提升,同时可用性级别也同步提升。
关于非结构化数据管理,IDC报告显示全世界每18个月数据涨一倍,数据量可能到PB级别,很大的诱因来自非结构化数据的扩展,非结构化数据还有一个特点,它变冷的速度非常快,例如很多数据采集了以后就不怎么使用了,大部分的数据是“CoolDate”,需要另一种方式来存储。今天推出的X9000产品就是为了解决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我们有很多智能化的功能可以使得用户享受到容量、性能以及不同的服务级别。
杜国强:我***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不管是“云存储”还是“云计算”,提供的是业务模式的改变,提供创新、创意的改变,也可能是未来IT运营模式的改变,这个改变不是今天到此为止,明天将会有更多新的东西出来。为什么我们提到网络虚拟化而没有提到网络云,提到服务器虚拟化,但是没有人提服务器云,只有存储有提到存储虚拟化跟云存储呢?这个原因是因为存储现在百家争鸣,有很多新的公司涌现。网络和服务器的厂商经过并购都只剩下几家厂商,而存储新技术、新理念、新概念、新思路一直都推陈出新,未来“云存储”还将带给我们更多的创新。
【编辑推荐】
雷网主机 存储虚拟化与云存储有何不同?
云存储究竟是什么?在HP存储技术趋势暨产品发布会上,由业内专家杜国强主持,存储SNIA工业协会龚伟兵、计算机世界报副总编辑朱晓兵,以及惠普服务器、存储及网络产品事业部存储产品总监范圣俭就云存储的话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云存储的价值在于生活模式创新 问题一:什么是云存储,存储虚拟化与云存储有何不同? 龚伟兵:云存储是通过网络提供的可配置虚拟化存储和相关数据服务,这个服务级别是可以按需要来保证的。 云存储的第一个涵义是网络,最早我们通过云的图示表示网络,这是云存储的由来。 “云存储”实际上借助了网络的概念,所以它有网络的意思在里面。 再有一个含义就是它的服务,如果没有存储作为服务提供给大家就没有“云存储”这个词。 包括虚拟化存储,提供一个存储池,屏蔽后台的所有细节,提供传统的存储很难做到按需服务。 包括很多厂商,包括惠普作为领导厂商也提供了很多解决方案。 杜国强:云存储等于存储虚拟化加上存储自动化,以存储虚拟化为最基本的核心,上面提供很多自动化的功能就可以达到云存储的效果,这是最简单的公式。 问题二:目前“云存储”有没有标准? 龚伟兵:特别清晰的标准目前还没有,SNIA目前正在着手规范相关标准。 问题三:“云存储”到底有什么好处? 朱晓兵:创新就是对用户最大的好处。 今天正快速进入到信息化的时代,几乎每一天都要跟因特网、跟手机终端等信息工具打交道,在这样的信息潮流下我们必须适应“云计算”时代的到来。 我理解“云存储”是“云计算”落地的很基础、很底层的保障,带给普通用户和商用用户很直观深刻的改变,涵盖商业模式,客户服务的方式、业务流程,甚至管理模式和理念。 普通用户经常和互联网打交道,目前可能主要还是习惯在PC上写文章,传照片,将来可能都会发生改变。 “将来子孙寻找遗产的时候要到网上找一下微博”,云存储最主要的好处就是创新我们的生活模式。 杜国强:二十年前互联网兴起,全世界第一个网上电子商务平台发生在加州披萨店,可以通过互联网下披萨订单,也就是二十年前的互联网改变了我们今天的习惯。 今天的“云”,不管是“云存储”还是“云计算”也会改变未来所有人应用IT的习惯。 云需要法律法规等配套设施的成熟 问题四:惠普的融合基础设施跟“云存储”有什么关系? 范圣俭:这里有一个从英文翻译到中文的障碍,最重要的词就是“融合”和“基础架构”,所有事情最终都要落地,“云计算”和“云存储”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基础架构问题。 这个架构怎样保障“云计算”、“云存储”服务的实现?就需要融合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融合基础架构就是把IT里的服务器、存储、网络、软件还有一些关于能耗管理方面的五大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资源池,基于这个资源池就可以实现“云计算”、“云存储”,融合基础架构是“云计算”、“云存储”形成的前提。
关于云计算和云存储的意思?
云计算具体指的是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也可是其他服务。 这是云计算的一个核心的概念,其实简单的理解就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 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 这种“云”服务,我们可以随时的享用,只是这种服务有偿的。 云存储官方定义是一个以数据存储和管理为核心的云计算系统。 即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机房集中监控系统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 坚果云企业网盘云存储不同于传统的“网盘”和“云存储”服务,坚果云为用户提供随着时间推移,增大空间的云存储服务。
为什么烘焙后的咖啡豆那么香
咖啡生豆中含有多达200种的芳香成分,但是这些都不是平时我们感受到的那种令人心情愉悦的香味。 只有火,才会赋予咖啡豆令 人着迷的味道。 只有经过烘焙,咖啡生豆才会散发出充满魅力的香味 (据研究表明,已知的芳香成分有700种之多)。 虽然说赋予咖啡味道 的成分是很微小的,但是影响却是巨大的,即使有人说这就是让咖啡风靡世界的因素,我觉得也不过分。 烘焙时,咖啡豆的颜色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美拉德反应,实际上除了颜色外,就连咖啡豆香味的成因,也和美拉德反应 密切相关。 味噌、酱油、烤肉或烤面包所拥有的独特香味,都是在美拉德反 应下产生的,与咖啡香味的成因一样。 但是,具体形成什么样的香味,香味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些就要由氨基酸以及加热条件来决定了。 咖啡中含有很多种类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的组成又会因咖啡树的种 类、栽培条件、精选时加工方法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也就是说,选择不同的咖啡生豆来烘焙,产生的香味是不一样的。 另外,即使是同一 种咖啡生豆,如果烘焙时的升温方法不同、烘焙程度不同,产生的香 味也不同。 在Q14中,我还介绍了焦糖化现象,这是形成咖啡香味的另外一种化学反应。 在焦糖化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挥发性的酸,这种酸会 散发出一种又香又甜的味道,这也是咖啡香味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生豆中包含的绿原酸类等多种物质,遇热后也会产生各种 香味。 烘焙时产生的这些芳香成分,会由于烘焙程度的不同而变化。 变 化的模式大致有3种:1、 变化很小;2、 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减少;3、 随着烘焙的深入不断增加。 变化1中的香味,大多是咖啡生豆中本来就含有的成分;变化3中的香味,是伴随着烟熏味或刺激性味道产生的成分;变化2中的香 味,就是通常让我们感到愉悦的那种酸甜味或类似烧烤的香味。 随着 咖啡烘焙程度的变化,香味的质感会发生变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