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Linux系统的广泛应用,许多开发人员对Linux内核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在Linux内核中,模块文件是所有人都关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整个 Linux 内核中的一种机制,用于加载和管理内核模块,并使模块可以和其他组件(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交互。

Linux 内核模块文件以.ko文件的形式保存在Linux内核源代码目录中,例如,/lib/modules/ 目录包含了所有当前系统支持的模块。Linux模块可以分为静态模块和动态模块,在使用到时候就可以动态加载了,比如说USB驱动模块,只有当用户插入USB设备的时候,才加载,都不用的时候,就不加载了。
每个模块都遵循着标准的Linux模块文件结构,一般包括一个包含Linux内核接口的头文件,一个模块的定义文件,一个初始化和终止C函数,一个模块的Makefile文件。头文件定义了模块的描述信息,用来管理和提供API给其它模块使用。这个Makefile文件定义了模块编译的规则,用户可以编写这个文件,根据系统要求设置一些参数,再编译内核的时候,就会将编译好的模块文件保存在内核源代码的/lib/modules/ 目录下面。
将模块文件编译好后,将编译好的.ko文件加入到Linux内核中,并且使用insmod加载,使用rmmod卸载模块:
/*加载模块*/insmod /lib/modules/xxx.ko/*卸载模块*/rmmod xxx
模块文件是Linux内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Linux内核运行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对Linux内核中运行机制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帮助我们改进内核代码,让内核变的更加的强大,从而满足我们的使用需求。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树叶云(shuyeidc.com)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 服务器 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为什么linux内核要压缩
Linxu的内核压缩主要原因是用在嵌入式系统环境里面的。 在嵌入式系统的存储空容量一般都比较小,内核要常驻内存,采用zImage可以占用较少的存储空间,因此牺牲一点性能上的代价也是值得的,所以一般嵌入式系统均采用压缩的内核映像文件,即zImage。 这里说下Linux的内核影像文件:Linux 内核映像文件有两种:一种是非压缩版本,叫Image;另一种是它的压缩版本,叫zImage。 zImage是Image经过压缩形成的,所以它的大小比Image小。 为了能使用zImage这个压缩版本,必须在它的开头加上解压缩的代码,将zImage 解压缩之后才能执行,因此它的执行速度比Image要慢。
安卓手机如何打开.so文件?
安卓手机想要查看文件就需要下载Native Libs Monitor。
这个应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手机上安装的APK用到了哪些文件,以及文件来源于哪些函数库或者框架。 我们也可以自己对app反编译来获取这些信息。
so文件是手机的一些运行库文件,在系统lib的文件夹下,置换移植其他系统的程序也需要修改更换相关so文件。
没有它系统软件不能运行,哪部分损坏就影响相对功能,电话接打,通讯录,相机等等都是要依赖so文件使用的。
关于linux内核分哪几个部分,详解是?
进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定时器(timer)中断管理(interrupt management) 内存管理(memory management)模块管理(module management)虚拟文件系统接口(VFS layer)文件系统(file system)设备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进程间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网络管理(network management)系统启动(system init)等操作系统功能的实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