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网络钓鱼很-用户屡屡中招却为何 (任性 网络术语)

教程大全 2025-07-15 07:32:54 浏览

如今,垃圾邮件早已为人所熟知。这种邮件往往给某种产品做广告,其发送者利用从各种源头获得的邮件地址清单,发送大量的垃圾邮件。它一般都没有特定的目标,发送者依靠接收者的绝对数量为其提供收入。

垃圾邮件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业务方案,但它一般并无恶意,且其内容一般并不涉及到恶意软件或病毒。

网络钓鱼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交工程。网络钓鱼者一般不会盲目地将成千上万的邮件发送给随机用户,而是往往有着具体目标。钓鱼一般是通过电子邮件或恶意网站来发起的,其意图是通过扮演某个用户已经认识或信任的人来获得用户信任。其获取用户信任的手段是使用用户已经认识的人的邮件地址或姓名,或是使用有名望的机构的名称来取得用户的信任。其扮演的机构可包括银行、电子商务网站(如京东),或是其它公司或企业。“这些机构”的邮件消息可能要求用户的账户信息去验证其身份,或者可能提示用户:你的账户或货物发生了问题。钓鱼攻击也可以由即时消息通信、文本通信、打电话等来发起,但其基本伎俩却是类似的。

钓鱼攻击还可以利用慈善机构或企业的名称或声誉,甚至可以利用当前发生的事件(如埃博拉病毒的暴发)、灾难(如地震、洪水泛滥)等。

钓鱼邮件或网站往往利用恶意软件、病毒或其它恶意代码来破坏用户的计算机,并获取关于用户的进一步的信息。其发出的消息可能指出用户的名字,看起来就如同来自亲朋、同事,或是来自企业正在合作的伙伴。换句话说,这类邮件可能在多个方面看都是合法、合情、合理的。

虽然今天钓鱼攻击的基本概念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其实施和利用漏洞的手段已经发生了变化。在2014年下半年以来,一种新型的攻击开始利用常见的钓鱼技术,并部署银行恶意软件。这种钓鱼邮件的目的是欺骗接收者打开附件中的PDF文件(如标题为“未付款发票”的文件)。

这种攻击的有效手段为银行恶意软件,它利用的是一个新的Adobe漏洞。虽然此漏洞并不是零日漏洞,但补丁的部署和更新往往姗姗来迟。攻击者就是利用这种延迟,部署其钓鱼机制,并耐心等待,在发现新漏洞时,就可以快速发动攻击。

还有另一种形式的钓鱼威胁也值得一提,因为它依赖的是一种不同类型的东西,即欺诈软件。这种恶意软件不会窃取或检索用户的个人信息(姓名、银行信息凭证等等),这种恶意软件可以加密受感染的计算机上的文件,并要求用户付款。

用户为何屡屡中招

钓鱼攻击早已横行多年,而且其伎俩具有相当的连续性,但用户仍屡屡中招。为什么?三个主要的因素可概括如下:

信任:IT领域之外的人们,特别是IT安全领域之外的人更容易相信别人。如果这些用户收到了一份电子邮件消息,告诉其信用卡信息遭到泄露,或是忘记了付款,这些用户就有轻信的倾向。如果用户收到了某个认识的人的邮件,就很容易相信。

恐惧:为什么说恐惧是这类钓鱼攻击成功的因素?信用卡信息遭到泄露的新闻屡屡见诸各种媒体,还有一些大型企业遭到黑客攻击,成千上万的客户记录被泄露。人们一般都担心自己会有财务损失,或者其信用受到负面影响。钓鱼邮件就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要求用户快速做出响应。

缺乏认识:教育一直是信息安全的首要工作。多年以来,安全专家们都知道人员是防御阵线中的最薄弱环节。在网络钓鱼问题上,尤其如此。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势必会出问题。许多人至今都不理解与使用互联网及其资源有关的各种风险。电子邮件及其附件、网站、文件下载等每天都有可能给员工和企业带来各种风险。


什么是“网络钓鱼”?

网络钓鱼(Pishing)是常见的网络欺诈手段,起源于1996年左右。 黑客利用欺骗性电子邮件和伪造网站诱骗用户泄露个人信息,如信用卡号、账户名、密码和社会保险编号等。 受骗者中有高达5%的人会响应诈骗信息。 网络钓鱼攻击通过仿冒知名品牌的网站或电子邮件,对程序代码进行篡改。 一旦用户点击链接并填写个人重要信息,这些数据将被诈骗者获取。 不法分子常采用多手法交织配合,如通过短信、QQ、MSN进行诈骗。 常见的网络钓鱼手段包括:发送欺诈性邮件引诱用户输入敏感信息;建立假冒网站骗取账号密码;利用电子商务网站发布虚假商品信息;传播木马和黑客技术窃取用户信息;利用用户弱口令等漏洞猜测账号和密码。 对网络钓鱼的防范包括:不理会可疑邮件;使用电话而非链接验证信息;留意网址,合法网站网址通常较短,以或结尾;避免开启不明邮件及文件;安装专业反间谍/反木马产品;使用网络凭证和约定账户进行转账;在安全环境下进行在线交易;警惕英文网络钓鱼信件;将可疑软件转发给网络安全机构或上传至专业软件。 企业用户应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加强电脑安全管理,及时更新软件和补丁,培训员工网络安全知识,屏蔽有害网络,加大制作网站难度。 这能有效防止“网络钓鱼”攻击。 一旦中招,应尽快更换密码和取消信用卡,或安装专业的反钓鱼软件。 避免被冒名的关键是提高网站制作难度,如不使用弹出式广告、不隐藏地址栏、不使用框架等。

QQ被盗原理及对应防范措施来了!码住!

【警报】你的QQ安全吗?揭秘盗号黑科技与防范策略!

6月26日晚,一场大规模的QQ账号被盗事件震惊了众多用户,恶意图片充斥其间,引发热议。 面对这一现象,我们不禁质疑:为何黑客的入侵如此轻易?别担心,今天就让蝙蝠带你深入剖析,了解黑客常用的手法,以及如何筑起坚固的防护墙。

1. 网络钓鱼陷阱

据知乎高赞答主灵剑揭露,不法分子利用登录QQ客户端的二维码实施了欺骗性钓鱼攻击。 他们首先在PC端打开QQ,生成一个看似合法的二维码,引导用户扫描。 实际上,这个二维码指向的是伪造的网站,用户往往因忽视登录提示而中招。 一旦扫描,黑客即可远程控制你的账号,酿成社交尴尬。

因此,蝙蝠强烈建议,避免在未知设备或网站上扫描二维码,时刻留意登录提示,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

术语

2. 密码库破解:加密力量的较量

QQ的密码存储在服务器的加密数据库中,但加密方式的优劣至关重要。 非对称加密算法因其更高的安全性,为蝙蝠APP保驾护航。 我们采取双重保障:用户密码在本地手机中加密存储,即使密码泄露,也能通过解锁密码和聊天框加密功能防止他人入侵。

3. 暴力破解与规则限制

暴力破解并非法分子的唯一手段。 蝙蝠APP通过设置8位以上包含数字和字母的复杂密码要求,以及每日登录次数限制,有效抵御了这一攻击方式。

4. 撞库攻击的威胁

密码的一致性是黑客的便利之门。 蝙蝠提醒,务必为每个重要平台设置独立且定期更换的复杂密码,避免账户安全遭受一击即溃的冲击。

5. 避开系统漏洞的保护

系统的漏洞是黑客的黄金通道。 企业和用户都应关注平台的安全更新,企业要强化系统防护,用户则应选择信誉良好的服务,以降低被攻击的风险。

总的来说,保护QQ安全并非易事,但通过了解这些手段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我们可以大大降低被黑的风险。 让我们一起守护我们的网络空间,让社交不再受制于他人。

顶风作案!斗鱼又现大额聚赌,为何总会有人去交“智商税”?

愿意去交“智商税”的人,他们可没认为自己智商不够,他们觉得这是自己发财翻身的好机会,才会试图去以小博大,殊不知他们自己只是被“大鱼”吃掉的“小鱼”。 只要控制不住自己的贪欲,只要无法清楚的认知自我,那么他们就会继续陷入圈套之中。

01、主播主动引诱粉丝,粉丝缺乏防范意识

主播这种职业,其收入来源一般都是观众的打赏,有人戏称他们为“网络乞丐”,但是有些主播利用自己的人气和平台办卡规则,使用了办卡抽奖这种套路来进行变相赌博,其中就连LOL人气女主播“南波儿大魔王”也参与其中,她凭借自己的人气,在短短几天之内就牟利上百万元。

这种主播让观众办卡下注的套路看起来比较新颖,一些粉丝认为自己的偶像不会坑骗自己,搏一搏还能单车变摩托,就疯狂的往里面下注,结果有不少人把自己的几十万积蓄全部砸了进去,还背负上了借贷。

面对这种法理不容的事情,平台其实完全有责任进行专项管理,他们坐享红利,就应该肩负起配合整治网络环境的义务,如果只是一两起事件,那可以解释为主播个人问题,但是如果是平台的多位大主播都参与其中,那么平台绝对难辞其咎。

02、总有人喝着毒鸡汤,抱着侥幸心理

现实之中总有一些赌徒,他们高不成、低不就,没有稳定的生活,总是幻想着一夜暴富,通过以小博大的方式来逆袭自己的人生。

他们想着总有一个人要成功,为什么那个人不能是我呢?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认真钻研规则,下一次好运就会眷顾自己,奇迹就会在自己身上发生。

但是事实证明那个成功的人还真的不是你,失败才是常态,我也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奇迹,但是奇迹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相信奇迹的人是乐观者,依赖奇迹的人是无脑者。

真正的赌王并不是被奇迹和好运眷顾的赌客,而是坐庄的人,只要你下场,那么就是十赌九输,你赢的那一次很有可能还是庄家故意让你赢的,不让你吃点儿小甜头,你又怎么肯继续下赌注呢?

这就如同你钓鱼的时候,也需要找好鱼饵,水下的鱼儿才会咬钩,你的猎物是鱼,而庄家的猎物是你。 你能基因突变成鲨鱼吗?就算是好运的锦鱼,也照样任人们观赏和玩弄。

最后:

过去的人们还需要精心布置圈套,在一个个小地方和角落里寻找“肥羊”,如今网络普及之后,只需要守株待兔就行,会有源源不断的人主动送钱过来,不得不感叹一句,这世道骗子都不够用了。 真诚的奉劝各位一句:莫贪心,不赌为赢。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