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的文章主要介绍的是Oracle数据库中的PL/SQL语句的相关执行的实际应用优化器的介绍,它是一套具有严格的相关的语法规则,我们只要按照其规则写出相应的语句即可,不管数据表和索引的内容是否发生变化,不会影响PL/SQL语句的”执行计划”。
CBO自Oracle 7版被引入,Oracle自7版以来采用的许多新技术都是只基于CBO的,如星型连接排列查询,哈希连接查询,反向索引,索引表,分区表和并行查询等。CBO计算各种可能”执行计划”的”代价”,即cost,从中选用cost最低的方案,作为实际运行方案。
各”执行计划”的cost的计算根据,依赖于数据表中数据的统计分布,Oracle数据库本身对该统计分布是不清楚的,须要分析表和相关的索引,才能搜集到CBO所需的数据。
CBO是Oracle推荐使用的优化方式,要想使用好CBO,使SQL语句发挥最大效能,必须保证统计数据的及时性。
统计信息的生成可以有完全计算法和抽样估算法。SQL例句如下:
完全计算法: analyze table abc compute statistics;
抽样估算法(抽样20%): analyze table abc estimate statistics sample 20 percent;
对表作完全计算所花的时间相当于做全表扫描,抽样估算法由于采用抽样,比完全计算法的生成统计速度要快,如果不是要求要有精确数据的话,尽量采用抽样分析法。建议对表分析采用抽样估算,对索引分析可以采用完全计算。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对Oracle数据库的表和索引及簇表定期分析生成统计信息,保证应用的正常性能。
1. 在系统设置定时任务,执行分析脚本。
在数据库 服务器 端,我们以UNIX用户Oracle,运行脚本analyze,在analyze中,我们生成待执行sql脚本,并运行。(假设我们要分析scott用户下的所有表和索引)
Analyze脚本内容如下:
在UNIX平台上crontab加入,以上文件,设置为每个月或合适的时间段运行。
2. 利用Oracle提供的程序包(PACKAGE)对相关的Oracle数据库对象进行分析。
有以下的程序包可以对表,索引,簇表进行分析。
包中的存储过程的相关参数解释如下:
TYPE可以是:TABLE,INDEX,CLUSTER中其一。
SCHEMA为:TABLE,INDEX,CLUSTER的所有者,NULL为当前用户。
NAME为:相关对象的名称。
METHOD是:ESTIMATE,COMPUTE,DELETE中其一,当选用ESTIMATE,
下面两项,ESTIMATE_ROWS和ESTIMATE_PERCENT不能同
时为空值。
ESTIMATE_ROWS是:估算的抽样行数。
ESTIMATE_PERCENT是:估算的抽样百分比。

METHOD_OPT是:有以下选项,
for TABLE /*只统计表*/
[FOR ALL [INDEXED] COLUMNS] [SIZE N] /*只统计有索引的表列*/
FOR ALL INDEXES /*只分析统计相关索引*/
PARTNAME是:指定要分析的分区名称。
该存储过程可对特定的表,索引和簇表进行分析。
例如,对SCOTT用户的EMP表,进行50%的抽样分析,参数如下:
DBMS_DDL.ANALYZE_OBJECT(‘TABLE’, ‘SCOTT’, ‘EMP’, ‘ESTIMATE’, NULL,50);
其中,ANALYZE_SCHEMA用于对某个用户拥有的所有TABLE,INDEX和CLUSTER的分析统计。
ANALYZE_DATABASE用于对整个Oracle数据库进行分析统计。
3) DBMS_STATS是在Oracle8I中新增的程序包,它使统计数据的生成和处理更加灵活方便,并且可以并行方式生成统计数据。在程序包中的以下过程分别分析统计TABLE,INDEX,SCHEMA,DATABASE级别的信息。
在这里,我们以数据库JOB的方式,定时对Oracle数据库中SCOTT模式下所有的表和索引进行分析:
在SQL*PLUS下运行:
以上作业,每隔一个月用DBMS_UTILITY.ANALYZE_SCHEMA对用户SCOTT的所有表,簇表和索引作统计分析
【编辑推荐】
oracle数据库sql命令怎么改
oracle中修改数据用update语句。语法:UPDATE 表名 SET 字段=XXX WHERE 条件;如,数据库中,test表数据如下:现在要将王五的名字改成王九,可用如下语句:update test set where;commit;执行后结果:
oracle怎么运行cmd命令?
1. 在windows的cmd命令行中执行 sqlplus 用户名/密码@orcl 进入sqlplus命令行2. alter user system identified by systemadmin 为什么结果显示 2sqlplus每个命令应该以 分号结尾,你没有分号,sqlplus程序显示2,表示第二行,等待你的输入。 你输入分号即可。 或者一开始输入:alter user system identified by systemadmin;
oracle学习过程
Oracle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Oracle体系太庞大了,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免会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什么都想学,结果什么都学不好,所以把学习经验共享一下,希望让刚刚入门的人对Oracle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少走一些弯路。 一、定位 Oracle分两大块,一块是开发,一块是管理。 开发主要是写写存储过程、触发器什么的,还有就是用Oracle的Develop工具做form。 有点类似于程序员,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个人觉得会比较辛苦,是青春饭;管理则需要对Oracle数据库的原理有深刻的认识,有全局操纵的能力和紧密的思维,责任较大,因为一个小的失误就会down掉整个数据库,相对前者来说,后者更看重经验。 因为数据库管理的责任重大,很少公司愿意请一个刚刚接触Oracle的人去管理数据库。 对于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可以先选择做开发,有一定经验后转型,去做数据库的管理。 当然,这个还是要看人个的实际情况来定。 二、学习方法 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看书、思考、写笔记、做实验、再思考、再写笔记。 看完理论的东西,自己静下心来想想,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然后把所学和所想的知识点做个笔记;在想不通或有疑问的时候,就做做实验,想想怎么会这样,同样的,把实验的结果记下来。 思考和做实验是为了深入的了解这个知识点。 而做笔记的过程,也是理清自己思路的过程。 Oracle学习过程是使一个问题由模糊到清晰,再由清晰到模糊的过程。 而每次的改变都代表着你又学到了一个新的知识点。 Oracle学习过程也是从点到线,从线到网,从网到面的过程。 当点变成线的时候,你会有总豁然开朗的感觉。 当网到面的时候,你就是高手了。 很多网友,特别是初学的人,一碰到问题就拿到论坛上来问,在问前,你有没有查过书,自己有没有研究过,有没有搜索一下论坛?这就叫思维惰性。 由别人来回答你的问题,会让你在短时间内不费劲地弄懂这个知识点,然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研究它,不但会更深入的了解这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在研究的过程会提高你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没有钻研的学习态度,不管学什么东西,都不会成功的。 当然,初学的人很多时候是因为遇到问题时,无从下手,也不知道去哪里找资料,才会到论坛上提问题的。 但我认为,在提问的时候,是不是可以问别人是如何分析这个问题?从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资料?而不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