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所有企业中 99% 都是中小型企业,每年创造 150 万个工作岗位,占总数的 64%。中小型企业是美国的经济基础,尽管这些公司普遍都认为自己的规模很小,应该不会被网络犯罪分子盯上,但是全球几乎有一半的网络攻击都针对此类公司。
中小型企业与勒索软件
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小型企业在防范勒索软件方面仍然做得不够。Infrascale 采访了中小型企业共计 500 多名高管,调查揭示了该业务部门对勒索软件攻击的态度。
引人注目的是,接受调查的中小企业里有几乎一半(46%)遭遇了勒索软件。具体来说,在 B2B 领域中,有 55% 的公司成为勒索软件攻击的受害者,而在 B2C 的领域中,这一比例下降为 36%。
有 83% 的中小型企业为勒索软件攻击做好了准备,而在 B2B 领域中,这一数字为 87%,在 B2C 领域中,这一数字仅为 77%。对于那些没有为勒索软件做好准备的公司来说,主要的障碍是时间和资源的投入。
调查中共有 32% 的中小企业表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研究应对勒索软件的策略。同样百分比的公司表示,他们的 IT 团队人员非常紧张,以至于他们没有足够的人手来应对勒索软件威胁。
支付赎金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没有准备好应对勒索软件要付出的代价可能非常高昂,尤其是打算支付赎金的话。在 B2B 领域的中小型企业中,有 78% 的公司支付了赎金;在 B2C 领域的中小企业中,有 63% 的公司做了相同的决定。
支付赎金的中小型企业中,有 43% 的公司支付了 1 万美元到 5 万美元不等的赎金,而有 13% 的公司被迫支付了超过 10 万美元的赎金。
在尚未支付赎金的公司中,有 26% 的公司考虑支付一笔赎金,有 60% 的公司表示会考虑支付赎金恢复文件,有 53% 的公司表示愿意避免声誉损失而付费。
但即使公司支付了赎金,也只有 17% 的公司表示仅恢复了一部分攻击中丢失的数据。
如何避免勒索软件
72% 的中小型企业都表示有缓解勒索软件攻击的计划,但是没有计划的人仍然面临巨大的风险,也可能危及客户与合作伙伴。
首先要保护电子邮件的安全,电子邮件是超过九成的网络攻击的媒介。阻止钓鱼邮件导致的勒索攻击,不要打开未知发件人的链接或附件。
另一个则是 RDP 连接,自从远程办公以来,这变得更加重要。RDP 一直都是攻击者的目标,每天都有数以百万计的爆破。与此同时,RDP 也是 63% 的勒索软件攻击的第一步。
陕西渭河现状
渭河流域概况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流经陇东高原、天水盆地、关中平原(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重要城市和杨凌区),至潼关港口入黄河,共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26 个县(市、区),干流全长818km,流域面积13.48 万km2,其中陕西境内河长502.2km,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依秦岭,北至黄龙山,流域面积6.76 万km2。 渭河流域地处陕西中部,包括宝鸡、咸阳、西安、杨凌、铜川、渭南等6个市(区),工业集中,人口密集,农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科技、教育实力雄厚,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及信息中心。 2007 年区内总人口2340万人,集中了陕西省62.7%的人口,85%的工业,81%的国民生产总值,是陕西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1.污水排放现状
渭河横贯关中地区,已经成为关中地区的排污河,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入,使渭河深受其害。 从2007 年监测资料来看,渭河水不仅作为饮用水源己经不可能,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也受到严重的威胁,而且干流水体鱼类等水生生物已经基本绝迹。 渭河不仅基本丧失了它原有的功能,还影响到黄河的水质。 关中地区入渭排污口及排污状况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排污口及排污状况统计表
2.面源污染
区域面源污染主要与降雨径流过程、土地利用、植被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 渭河水系水质污染主要来自点源污染,即城镇工业及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所致。 由于没有对河流面源污染状况做详细调查监测,在此仅对能够产生面源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作出分析。
(1)与该区的水土流失密切相关,经多年治理后,年产沙量5529 万t,占全省7.4%,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998t/km2。
(2)与土壤背景值有关,渭河流域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1%、0.08%、49PPM、7.4PPM、155PPM,含量都稍高于全省的平均值,西安市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最高,依次是宝鸡、铜川、咸阳、渭南等市。
(3)与农药化肥的使用状况有关,据统计,渭河流域农药年总使用量为4728t,亩均使用量0.279kg,高于全省亩均使用量的81.2%;化肥年总使用量341.5 万t,亩均使用量128kg,高于全省亩均使用量70.2%。 农药亩均使用量西安市为最高0.348kg,依次是渭南、咸阳、宝鸡、铜川。
(4)与大气污染和酸雨有关,据监测,1995 年渭河流域7 个市县SO2 年均值为0.085mg/m3,日均值范围为0.003~1.130,超标率14.1%。 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只有铜川市,出现在冬季;1995 年关中地区降水pH 值范围为4.35~9.35,全年采集酸雨总量占采水总量的2.75%,酸雨样品占总雨量的2.0%。 关中仅在西安和渭南两市出现酸雨。
(5)与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有关。 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陡坡地的开垦,森林覆盖率的降低,人类活动的加剧等,都会使面源污染负荷量增大。 目前渭河流域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林地和草地的总面积呈锐减的趋势,由于耕地的减少,坡地开垦增加,关中地区大于25°陡坡耕地有124.94hm2,占到耕地面积5.8%,其中宝鸡地区陡坡耕地占到17.1%,陡坡地开垦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渭河水系水质的恶化,导致渭河流域土壤性能下降等。
渭河流域水质现状
1.河流水质现状
(1)断面选择
选择了渭河干流陕西段的6 个监测断面(拓石、林家村、咸阳、耿镇、华县、潼关吊桥)、支流8 个监测断面(黑河黑峪口、沣河入渭口、灞河马渡王、泾河张家山、景村、北洛河吴起、交口、状头)作为评价断面,控制河长493km。
(2)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
依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 表1 中的24 个指标。
(3)评价结果
北洛河水系:评价河长541.4km。 全年平均Ⅳ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58.8%,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41.2%。 主要超标项目氨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
泾河水系:评价河长为222.5km,全年平均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72.6%,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27.4%。 主要超标项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
渭河水系:干、支流评价河长总计524.7km。 全年平均Ⅰ~Ⅲ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35.0%;Ⅳ~Ⅴ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29.4%;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35.6%;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2.功能区达标评价
渭河流域:2007 年参加评价的水功能区22 段,评价河长1288.6 km。

按个数评价达标率全年平均31.8%;累计河长达标率全年平均14.3%。 见表2。
表2 渭河流域按功能区评价统计表
在评价的22 段水功能区中一级区6 段,河长527.6km。 按个数评价达标率全年平均16.7%;累计河长达标率全年平均13.6%。 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在评价的22 段水功能区中二级区16 段,河长761.0km。 按个数评价达标率全年平均25.0%;累计河长达标率全年平均14.7%;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污染原因分析
1.河道生态水量不足
渭河流域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年内6-10 月集中了全年60%的降水和70%的径流。 渭河流域关中地区自产径流约70 亿m3/a,扣除汛期水量,仅余20亿~30 亿m3/a 水量,从渭河年取地表水约20 亿~25 亿m3,其中,渭河宝鸡峡林家村引渭工程近10 年平均年取水量4.83 亿m3,占河道水量的49.07%(见表3)。 因此平时河道生态水量甚少,河流稀释净化能力较低。
表3 渭河林家村引渭工程近10 年引水量
注:年引水量=年径流量-断面下游实测年径流量.
从表3 看出:1995 年以后,尽管年径流量逐年减少,但年引水量并没有减少,且有增加的趋势,造成河道的生态水量大幅下降,致使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得不到稀释和降解,从而说明河道生态水量的不足是1995 年以后污染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2.化肥农药使用不合理
据资料分析,渭河流域宝鸡市土壤养分失衡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有机肥施用量偏低,而超高量使用氮磷肥料,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板结、耕层变浅、保水保肥性能差等现象日趋严重;且由于大量使用廉价低质的氮肥和农药,以及氮、磷、钾肥施用不成比例,因而使氮肥溶解而被冲入水体造成污染。
3. 用水量加大造成污染型缺水
由于用水量加大而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造成水质型缺水。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用水量的增大,排入江河的废污水量不断增加。 据《陕西省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报告》资料,渭河废污水年排放量达7.71 亿t,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 渭河水资源严重不足,污径比不断增大,自净能力下降,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渭河,大于渭河本身的环境容量,使得渭河几乎失去了自然稀释净化的功能。
4.水土流失问题
渭河流域多年平均输沙量达4.58 亿t,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面污染加剧。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还严重地威胁到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保护对策
1.保证河道生态需水量
从分析可知,渭河宝鸡林家村断面以上引水量与下游断面河流径流量之比不断上升,致使渭河径流量锐减,环境容量丧失,污染加剧。 因此通过农业节水灌溉减少引水量,提高河流径流量,在近期内使河流径流量提高,以改善渭河水质,减轻治污压力。 同时,关中平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南北山地森林、丘陵的补给。 因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营造水源涵养林以增加渭河流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从而保证河道生态需水量。
2.加强面源污染控制
(1) 推广、采用各种类型的“持续农业”耕作法,减少土壤侵蚀,使排入渭河的泥沙沉积物减少,从而减少化肥中N、P 流入水体的量,防止渭河水体富营养化。
(2) 完善农田灌溉方式,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等新技术以及肥料与水混合的灌溉技术,节约灌溉用水,节省肥料,防止水体污染。
(3) 改善施肥方式,减少肥料流失。
(4) 加强土壤和化肥的化验和检测,科学定量施肥。
(5) 调整化肥品种结构,加强开发生态肥料与农药,开发和推广土壤及作物的固氮、固磷技术,鼓励使用有机肥,减少常规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6) 加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增加地表覆盖,实施湿地恢复工程,保护生态环境,避免水土流失及肥料流入水体。
3. 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及其污染控制
渭河流域造纸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是造成COD 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
(1)通过工业布局、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的调整,淘汰排污量大的重点污染企业和产品。
(2)对重大工业污染户严格实行限期治理。 对机械、电力和造纸工业等,其污水必须治理达标后方可允许排放。
4.实施生物生态治理
渭河沿岸的中小城镇和农村排放的城镇生活污水,也是渭河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根据中小城镇和农村的基本现状,首先考虑采用荒地、废地、劣地以及坑、塘、洼,建一废水土地处理系统和废水稳定塘系统等多种形式的处理系统,以低成本、有效的控制水质。 这种经济、简易、节能的处理技术,如果与当地的生态农业相结合,形成污水回收与再用的生态农业就可以实现污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达到生态治理的目的。
5.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保护水环境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综合利用的方针。 对于将来可能产生新污染的新工业,首先要严格控制兴建,污染不重的要从预防为主,是工业污染物要在生产过程中解决;其次对污染物进行综合利用;再次就是进行污水处理,根据河段和行政区域情况把污水处理到一定程度后排放。
6.总量控制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既污水处理设施、生物措施和水利措施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合理利用各种水环境的稀释自净能力,将过去的排放浓度控制改为总量控制。 结合各水功能区、各行政区,及时对流域内的各种水体进行监测,逐渐做到从根本上解决污染。
中企信办服务内容是什么?
你好,我是中企信办的工作人员,中企信办是为全国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管理咨询、投资融资、技术支持、企业信息化、人员培训、人才引进、对外合作、展览展销和法律咨询等服务。 中心的成立是为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提高中小企业的诚信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守信用的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通过政策引导、投融资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技术支持等多种方式致力推动中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倡导诚实守信经营的理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