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UNIX环境下Oracle数据库的自动备份的实际操作步骤感到很是很郁闷时。你就可以浏览下面的文章了,我在一个信誉度很好的网站找到一个关于UNIX环境下Oracle数据库的自动备份 的资料,供大家分享。其中包括修改主机名、设置内核变量,创建用户
等一些准备活动。如何在UNIX下自动备份Oracle数据库
相信为数不少的系统治理员天天都在做着同一样的工作——对数据进行备份。一旦哪一天疏忽了,而这一天系统又恰恰发生了故障,需要进行数据恢复,那么此时就无能为力了。假如天天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系统自动进行备份,那该多好啊!下面笔者结合实践经验,谈一谈UNIX环境下Oracle数据库的自动备份,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们计划让数据库在晚上23点做eXPort导出备份,在凌晨2点将备份文件拷贝到磁带上,在凌晨4点将备份文件拷贝到另一台UNIX机器上,为此我们可进行如下操作:
一、导出数据库
export命令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备份成一个二进制文件,它通常有三种模式:用户模式、表模式和整个Oracle数据库模式。本文拟采用用户模式,备份之前,应先建立一个备份目录,以容纳备份文件,比如可建一个/backup目录。接着我们可在UNIX的Oracle目录下(也可以是其它目录)分别建立两个文件ora—backup,tar—backup。
需要说明的是,前一个文件需要对Oracle的参数进行初始化,为了方便起见,我们不妨将初始化命令放到一个文件中(文件名姑且定为ora—env),再由***个文件调用它。
1. ora—env文件对Oracle的参数进行初始化,其内容如下:
ora—backup文件内容:
初始化Oracle数据库
清空 /backup目录
本命令用于在$提示符下,导出test用户的数据(其口令亦为test),导出文件及日志均放在/backup目录下。
二、磁带备份
tar—backup文件将用export命令导出的数据文件拷贝到磁带上。
tar—backup文件内容:
本命令可将/backup目录下当天产生的文件备份到磁带上。本文件中,tar命令使用了三个参数,其中r选项表示向磁带上拷入文件而不破坏磁带原来内容,v选项表示在拷贝过程中显示文件信息,f选项后面加上磁带设备名,指定文件向何处拷贝,n选项表示磁带机不倒带。/dev/rmt/0表示UNIX主机***个磁带驱动器,同理,/dev/rmt/1则表示UNIX主机第二个磁带驱动器,依此类推。
ora—env、ora—backup、tar—backup文件编写完成后,分别使用下述命令:

这样,三个文件就都变成了可执行文件。
【编辑推荐】
sql数据库如何自动备份和恢复?
一、备份数据库1、打开SQL企业管理器,在控制台根目录中依次点开Microsoft SQL Server2、SQL Server组-->双击打开你的服务器-->双击打开数据库目录3、选择你的数据库名称(如论坛数据库Forum)-->然后点上面菜单中的工具-->选择备份数据库4、备份选项选择完全备份,目的中的备份到如果原来有路径和名称则选中名称点删除,然后点添加,如果原来没有路径和名称则直接选择添加,接着指定路径和文件名,指定后点确定返回备份窗口,接着点确定进行备份二、还原数据库1、打开SQL企业管理器,在控制台根目录中依次点开Microsoft SQL Server2、SQL Server组-->双击打开你的服务器-->点图标栏的新建数据库图标,新建数据库的名字自行取3、点击新建好的数据库名称-->然后点上面菜单中的工具-->选择恢复数据库4、在弹出来的窗口中的还原选项中选择从设备-->点选择设备-->点添加-->然后选择你的备份文件名-->添加后点确定返回,这时候设备栏应该出现您刚才选择的数据库备份文件名,备份号默认为1(如果您对同一个文件做过多次备份,可以点击备份号旁边的查看内容,在复选框中选择最新的一次备份后点确定)-->然后点击上方常规旁边的选项按钮5、在出现的窗口中选择在现有数据库上强制还原,以及在恢复完成状态中选择使数据库可以继续运行但无法还原其它事务日志的选项。在窗口的中间部位的将数据库文件还原为这里要按照你SQL的安装进行设置(也可以指定自己的目录),逻辑文件名不需要改动,移至物理文件名要根据你所恢复的机器情况做改动,如您的SQL数据库装在D:\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那么就按照您恢复机器的目录进行相关改动改动,并且最后的文件名最好改成您当前的数据库名(如原来是,现在的数据库是zw0002,就改成),日志和数据文件都要按照这样的方式做相关的改动(日志的文件名是结尾的),这里的恢复目录您可以自由设置,前提是该目录必须存在(如您可以指定d:\sqldata\或者d:\sqldata\),否则恢复将报错6、修改完成后,点击下面的确定进行恢复,这时会出现一个进度条,提示恢复的进度,恢复完成后系统会自动提示成功,如中间提示报错,请记录下相关的错误内容并询问对SQL操作比较熟悉的人员,一般的错误无非是目录错误或者文件名重复或者文件名错误或者空间不够或者数据库正在使用中的错误,数据库正在使用的错误您可以尝试关闭所有关于SQL窗口然后重新打开进行恢复操作,如果还提示正在使用的错误可以将SQL服务停止然后重起看看,至于上述其它的错误一般都能按照错误内容做相应改动后即可恢复
怎样进行DB2备份
1、离线全备份1)、首先确保没有用户使用DB2:$db2 list applications for db sample2)、停掉数据库并重新启动,以便断掉所有连接:db2stop forcedb2start3)、执行备份命令:(使用TSM作为备份的介质)db2 backup db sample use tsm备份成功,将会返回一个时间戳。 4)、检查备份成功:Db2 list history backup all for sample ,可以看到多了这个备份的纪录。 Db2adutl query命令也可以看到返回值。 5)、备注:首先对主节点(catalog表空间在的节点)执行备份命令,再对另外的节点也做这个操作。 2、 在线备份:1)、首先打开一下支持在线备份的数据库配置参数:db2 upDate db cfg for sample using userexit on 启用用户出口db2 update db cfg for sample using logretain on 启用归档日志db2 update db cfg for sample using trackmod on 启用增量备份功能(需要各个Node都分别做设置)开启这些参数后,数据库处于backup pending状态,要求做数据库的离线全备份。 做一下离线全备份,参考上面的命令。 2)、在线备份命令如下:db2 backup db sample online use tsm备份成功,返回一个时间戳。 3)、同样可以用db2adutl 和db2 list history察看备份纪录。 4)、备注:同样,对每个节点都做这个操作。 3、 在线增量备份1)、在开启了必须的三个参数的情况下,做增量备份:db2 backup db sample online incremental use tsm备份成功,返回一个时间戳。 2)、同样可以用db2adutl 和db2 list history察看备份纪录。 3)、还有一种delta的备份:db2 backup db sample online incremental delta use tsm这两种备份的区别,类似Oracle Exports的Incremental和Cumulative方式,db2的incremental对应oracle的cumulative方式,而db2的delta方式则对应oracle的incremental方式。 4)、备注:同样,对每个节点都做这个操作。
oracle中rman备份的区别?
第一条:
run是作业命令,是用来运行RMAN脚本和批作业的。 像allocate channel c1 type disk;这样的语句不能单独使用。 必须放在run块里执行。
第二条:
单独的备份指令,使用RMAN的当前的设置进行备份(通道的分配、是否自动备份控制文件和服务器参数文件等等都是采用当前的设置,在RMAN提示符下输入 show all 即可看到所有当前的设置)。
发表评论